关于公务员,存在着一定认识误区。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就自动获得了公务员身份,自动成为公务员。其实不然,考上公务员之后,也不一定意味着马上就可以成为公务员,而是要经过公务员登记之后,才能正式成为公务员。那么,具体哪些人员可以登记成为公务员呢?近日,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公务员登记办法,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明确界定,六类人员经过登记之后,才能正式的成为公务员,其他的,一律不得登记为公务员。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公务员登记(除开这六类对象)(1)

第一类: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之后,经过登记可以成为正式的公务员。所以,大家不要以为通过公务考试,到单位上班以后就是公务员。而是要试用期满,经过登记之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公务员。公务员的试用期一般为一年,有的规定边远地区或者乡镇公务员试用期为半年。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公务员登记(除开这六类对象)(2)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公务员登记(除开这六类对象)(3)

第三类:通过调任、聘任、选拔等方式到机关任职的人员。比如事业单位通过提拔调任到公务员机关任领导职务的,那他可以登记为公务员。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调任到公务员机关任领导职务的,也可以登记为公务员。当然也还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比如聘任制的公务员,也会登记成为公务员,但聘任制公务员是有任期的。

第四类:经过选举等方式担任机关领导职务的人员,可以依法登记为公务员。这一点主要是指原来不是公务员,但经过人大选举或者是民主党派按照章程选举等方式产生的领导成员,可以登记为公务员。比如原来是事业单位的人员,但是在乡镇上经过人大选举为副镇长的,就可以登记成为公务员。这个方面是比较多的,特别是省级层面,很多省长、副省长都是国有企业人员经过选举而来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公务员登记(除开这六类对象)(4)

第五类:参公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交流到公务员单位,经过公务员登记之后可以成为正式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单位是可以互相调动的,中间不存在障碍。在现实中参公单位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熟知的群团组织团委、妇联、工会等等都属于参公单位。很多党委政府直属的单位也是参公单位,比如各级的党史研究室。

第六类:其他符合登记条件的人员。这一条属于是兜底条款,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的,也可以依法登记为公务员。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选调生,他就属于特殊的公务员,选调生经过登记之后同样也拥有着公务员身份。因此,对于公务员,并不是哪一种对象都可以登记为公务员,必须是以上六类对象才可以登记为公务员。你清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