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西元前》是我最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也是从这首歌开始粉上了杰伦。这首歌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收录在周杰伦2001年《范特西》这张专辑中。这张专辑还有《双节棍》《爸我回来了》《简单爱》等,可谓是首首经典。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

这首歌刚出的时候,正好是我对文博考古开始有兴趣的时候,所以听到《爱在西元前》,就觉得怎么能有人把这几千年的的文物、历史用这么优美的方式来呈现。

上个月,国家典籍博物馆《邂逅美索不达美亚:叙利亚古代精品文物展》做预告的时候,我脑海中瞬间出现的就是这首歌。

看到有采访说,这首歌是当时方文山在博物馆看展览,在楔形文字展柜旁,看到一个女孩的专注看文物的状态倒映在展柜上,觉得非常美,才有了文字灵感,这也体现在歌词中: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

楔形文字泥板

叙利亚这次展览有将近200件文物,其中最为精美的就属《爱在西元前》这首歌所唱的时间范畴。听着这首歌,看着这些文物,苏美尔文明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歌曲的前奏像极了流淌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位于西亚。范围包括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叙利亚和科威特的部分地区。两条河流冲积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3)

通过考古发现,两河流域差不多是在乌鲁克文化(距今5400—5100年)进入文明。乌鲁克是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位于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史前文化早期,两河流域南部因为比较恶劣的自然条件(气候干旱、洪水氾滥)、比较贫瘠的资源(很多矿藏都在北部山区)而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当人们的生产力进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强时,南部的发展就像打开了加速器一样。

乌鲁克文化时期农田没有增加太多,但人口却增加不少,说明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方式更加集约。这时期同早期相比,陶器器型更大,可以储藏更多的东西。在制作方面,快轮技术广泛应用,流行带流和耳的器物,上面堆塑增多。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4)

交流和商贸是推动两河流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北方山区的矿藏资源,在这个时期可以大量运往南方,促进了整个两河流域在乌鲁克文化时期形成了以铜器加工为核心的金属制造业。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5)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革命”:社会等级更加清晰,且脱离之前的亲属关系;居住区更大,且有专业分区和建筑;产生宗教、政治、军事领袖;科学知识和表演艺术开始形成。

乌鲁克文化轰轰烈烈的城市革命,将两河流域带入文明,形成了两河流域特色的国家形式——城邦国家。乌鲁克文化第四期,苏美尔文明诞生。

乌鲁克可以说是苏美尔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城邦的典范,建造于4400年前。《爱在西元前》中写到“传说成就了永恒不朽的诗篇”,这个诗篇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6)

霍尔萨巴德遗址出土的为“吉尔伽美什像”,现藏于卢浮宫

《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载了乌鲁克城邦国王吉尔伽美什的一生,上面就有吉尔伽美什营建乌鲁克城的记载。《史诗》中的吉尔伽美什拥有神的血统,英勇无比,是个人人称颂的英雄。《史诗》最早在苏美尔各地流传,后被刻写在泥板上,20世纪由学者对比最早的残片(公元前700年左右,伊拉克尼尼微)和各版本记载,基本破译了《史诗》。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7)

伊拉克尼尼微遗址出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

值得一提的是,《史诗》中还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上面的内容和《圣经·旧约》中关于最初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非常接近。发现于伊拉克尼尼微遗址的泥板《吉尔伽美什史诗》制作时间在公元前700年左右,比存世最久的《圣经》古本还早400年,也许《圣经》中所记载的大洪水,就源自于此。而且考古工作者真的在乌鲁克文化层中发现了大洪水的痕迹,虽然不至于每个物种都只剩寥寥,但洪水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上面这句是《爱在西元前》歌词的前三句,可以说是整首歌难得不用看歌词就能听懂的句子。歌词中的历史知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8)

位于伊拉克的尼布甲尼撒南宫

先说古巴比伦,和我们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它可比我们小多了,也是西亚典型的城邦国家。巴比伦距离伊拉克首都巴克达差不多90公里,在乌鲁克的西北边,但也属于两河流域南部。古巴比伦的建立(约3900年前)预示着苏美尔的时代结束,古巴比伦在之后300年的时间里,成为两河流域的主宰,原本苏美尔文明的一切都得到了发展。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9)

一些学者认为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是商业文明。在某种程度来说,我同意这个观点,和中华文明不同,两河流域“五海之地”的区域位置,让这里很早就开始交流、贸易活动,苏美尔城邦通过幼发拉底河和叙利亚和土耳其交流,通过波斯湾和阿曼联系,通过陆地与伊朗和东边联系。各个通道皆有规模化的商品集散,比如说阿富汗的青金石原料运到伊朗,在伊朗进行初步的加工、切割,送往两河流域。所以两河流域早期很多物品就是集各地所长。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0)

这条收藏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博物馆的项链,就由青金石、费昂斯(埃及盛产)、海贝、红玉髓穿缀而成。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1)

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

交流当然是有来有往,很多两河流域的物品及工艺也向外传播。比如说5000年前,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加工的黄金制品,这里的工匠还不断吸收其他地区的金属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细金工艺”,所谓细金工艺,就是把金银弄成丝或者颗粒,通过焊接等手法粘贴在金器表面的技术。细金技术出现后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黄金加工工艺。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2)

贸易增长、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字的产生。这也是《汉谟拉比法典》产生的基础,《爱在西元前》这首歌的高潮部分就体现了这一点: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6000多年前,两河流域就出现了“文字”,可以说是楔形文字的最初形态。早期,两河流域的文字载体是泥,相比埃及的莎(suo)草纸,可以更好地保存。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3)

我们来看发现于乌鲁克文化的陶球,这种陶球是一般和筹码配合使用,构成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字记录系统,用来记录、管理物品数量(最早的文字就是数字)。中国从事西亚考古研究的学者杨建华在《两河流域:从农业村落走向城邦国家》中把它叫作“三维记录系统”。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4)

这个系统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步:筹码一般是用泥土做成的锥形、筒形等几何形状,形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的数量和物品;第二步:筹码上出现符号,很多都是物品象形符号,用来满足种类、数量更为复杂的记录需求;第三步:筹码系统继续发展,就出现了把若干筹码装入一个空心泥球的记录系统。泥球表面的图案和里面装的筹码和数量相对应。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5)

叙利亚出土的滚印

试想一下,我要给距离我一百公里的人送羊、小麦等物品每样100,为了防止帮我押送物品的人中途偷盗,或者其他情况,我可以提前制作一个这单货物的“泥球”,里面装上筹码,因为这样的泥球只有打碎才能看到里面,所以收货方收到完整泥球,打碎核对后没有问题,那这单生意就完成了,为了让这个泥球的记录更加可信,还可以在里面放入代表个人身份的泥质印章。考古工作者就在很多的泥球中发现印章。

印章是两河流域商贸发展的另一个产物,除了小型可以放在泥球中的印章,这种筒形印章是最具特色的一类物品。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品牌,还可以起到防伪的作用。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6)

随着商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三维系统”逐渐被更加方便的“二维系统”——泥板取代。最初的泥板很小,长、宽也就4~5厘米,上面还保留了前期文字的“象形”形态,但已经有700多个符号。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7)

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字符更加线性化,最终成为楔形文字。

之所以叫做楔形文字,是因为这种文字下笔形成的笔画,一边粗、一边细,有点像那种楔形的木块。制作的时候是用钝的芦苇杆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然后经过火烧烤或日晒而成。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8)

楔形文字产生的原动力是为了便于经济管理。所以原始楔形文字中大部分是经济类的,其次多的是法律类的,大量法律类的文献,促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的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古巴比伦达到强盛。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当时的法典汇编刻在一块高约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成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馆。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19)

《汉谟拉比法典》局部

玄武岩石柱的下端是法典正文,差不多是3500行、280条,石柱上边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权杖的浮雕。两河流域,神灵、神庙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才有了《爱在西元前》的这句歌词: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两河流域一直都有很浓厚的宗教氛围,这种氛围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显现,在哈夫拉文化(距今7500年-6500年)的聚落里已经有了明确的宗教建筑;欧贝德文化(距今约7500年-5500年)已经有明确的神庙建筑,建筑有坡道和排水沟、中厅祭祀,侧厅可以焚烧东西,放置物品,供人居住,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祭祀阶层。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0)

乌鲁克文化时期,城邦以神庙为核心布局建造,乌鲁克城遗址中,庙宇占据三分之一。神庙周围是官邸,在外围是手工业匠人,最外围是城。神庙大多有巨大的石基和院落,还有防御工事。台基越来越高,上面的建筑也更加高耸宏伟,苏美尔人特有的塔庙在乌鲁克文化时期形成了。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1)

塔庙线图

塔庙是一个城市的最高点,也是城市中装饰最为精美的建筑。有的塔庙在柱子外面使用圆锥体排列各种几何图案,可以说是人类建筑上最早的“马赛克”。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2)

除了建筑外围镶嵌,当时人们还会用沥青、贝壳做这种小型镶嵌画

两河流域文明早期,宗教信仰更多是信奉各种“天神”,每个领域都有“天神”管理。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歌词中的“苏美女神”——伊什塔尔。

伊什塔尔可以说是苏美尔文明,乃至后面巴比伦王国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她负责了农业丰收、战争、爱情诸多方面,还是金星的代名词。在很多的神庙都供奉有伊什塔尔女神。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3)

苏美女神

从史前的女神塑像到文明时期的苏美女神,两河流域早期一直都有比较重的女神崇拜。从事祭祀活动的祭司都由女性担任,这一点已经从已经发现的楔形文字泥板和一些文物形象中得到证实。

这种双手交叠、穿着“宽大裙子”的男性塑像,研究资料把一般把他们叫做“请愿像”,或者“还愿像”。大多在神庙中的墙壁旁的椅子上发现,可能代表着祭司层级下的行政人员,比如说登记员、办事员等。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4)

请愿像

祭祀可以说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时各地进贡的牛羊都要先送往神庙,神庙留下足够的贡牲后,再由王室和各级官吏分发。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5)

表现了当时的献祭场景

除了牛羊等贡牲之外,祭祀还要有主食——面包。考古工作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制作面包以及面包形状的文物。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6)

当时人们制作面包的模具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7)

像甜甜圈一样的陶器

考古工作者还在神庙遗址发现了一些刀片,以及清理鼻孔、耳朵的一些美容工具,可见她们对祭祀活动的重视。

除了对于人形神的崇拜,两河流域的人们还有一些“奇怪”的崇拜。比如说,考古工作者在叙利亚北部的布拉克丘遗址,这里有从史前时期到伊斯兰时期的遗存,其中在乌鲁克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很多眼睛形状的泥块,它们都出自同一个神庙,所以把这个神庙叫做——眼庙。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8)

眼庙中出土的文物,当时的人们还流行画眼线

祭司作为当时社会的最高层级,要负责占卜预测,他们的占卜方式很奇特,可以根据内脏、鸟飞行的轨迹以及一些特殊事件和梦境等进行占卜。比如说这个肝脏占卜法,杀一头牛或者羊,杀死并且取出它的肝脏,通过观察肝脏的血流等情况判断事情的吉凶,并制作“肝脏”样子的泥板做教具或者记录事情。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29)

肝脏样子的楔形文字泥板

当我隔着玻璃看着展柜中“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古文明剩下的难解语言”,那些“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上面所记载并不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和王后米底公主的爱情故事,“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除了誓言,还有苏美尔文明的辉煌和古巴比伦、亚述的历史。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30)

周杰伦威廉古堡音乐鉴赏(看这些两河流域的特色文物)(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