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如果有两个儿子

我们称之为两兄弟

两兄弟先后都娶了媳妇

那这两个媳妇的关系

我们一般在书面语中称之为妯娌

而在新疆很多地方

妯娌被称为“先后”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1)

先后,方言音读为【xiān hou】

是在描述同姓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时

使用的称谓

先,指的是妯娌里年龄较长先娶进门的

后,指的是妯娌里年龄较小后娶进门的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2)

“先后”不是彼此间的称呼

而是对亲戚关系的一种归类和界定

举例来说

一家子有两个兄弟都娶了媳妇

弟弟和他的媳妇称呼哥哥两口子时

称为“阿哥、嫂子”或者“大哥、大嫂”

而哥哥和他的媳妇称呼弟弟两口子时

一般就是直接叫名字,两个媳妇儿之间

偶然会“姐姐妹妹”的互相称呼

但却不会互称对方为“先后”

“先后”这个称谓是间接使用的

如:“老王家弟兄虽多

但先后们关系处得很融洽”

“我们家先后几个都是锅上的能手

家里头请客不用从外面请大师傅”

“他们一门子弟兄一个比一个儾

都是先后们在台面上唱戏呢”

“先后”不仅用来称呼

亲兄弟们媳妇之间的关系

也可用来称呼堂兄弟们媳妇之间的关系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3)

“先后”这个称谓在中原官话、兰银官话

晋语等方言区内至今普遍使用

现代汉语把“先后”归类为方言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古老雅致的称谓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4)

古代称呼妯娌关系的词语有:娣姒[dì sì ]

妯娌、筑里、先后等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管妯娌叫“先后”,直至今日

《史记·孝武本纪》:

“神君者,长陵女子

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

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注为:

“即今妯娌也。孟康以兄弟妻相谓也。

韦昭云:‘先谓姒,后谓娣也。’”

《汉书·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

见神于先后宛若。”唐代颜师古注:

“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

‘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

吴楚呼之为妯娌。’”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5)

汉代刘熙《释名·释亲属》:

“长妇谓少妇曰娣。娣,弟也,以后来也。

或曰先后,以来先后言之也。”

汉《尔雅·释亲》: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

晋·郭璞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

三国《广雅·释亲》:

“妯娌娣姒,先后也。”

宋代《广韵》:“先后犹娣姒。”

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释亲》: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故妇从其夫而亦有先后之称也。

先后,亦长幼也。”

又:“或言娣姒,或言弟长,或言先后,

或言长妇稚妇,其义一也。”

明李实《蜀语》: “嫂与弟媳曰先后。”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6)

李恭《陇右方言发微》:

“今陇右兄弟妻相谓犹为先后。”

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

“今山西太原以南,兄弟妇称先后。”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7)

先后,普通话正音读为【xiān hòu】

指“先和后,早与晚”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楚辞·离骚》: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唐代韩愈 《南山诗》:

“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8)

而“姺姤”一词是后来才出现的

因为“先后”容易引起歧义

人们循音找字

用更形象的会意字“姺”和“姤”

组成“姺姤”一词来代替“先后”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9)

“姺”在读【 xiān】音时指的是

“轻快旋转的样子”

“姤”【gòu】,指“相遇、邪恶、善”

也同“妒”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10)

先后还是姺姤(先后还是姺姤)(11)

这个“姺姤”一不小心

就会读为【xian gou】

一听就能让人联想到“构陷”

活脱脱是宫斗剧里后宫嫔妃们的手段

真不是是啥好词

另:甘肃陇西一带,如在漳县

妯娌间互相称呼为“相花伍”

查遍各种资料,未见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