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测评了一款网上的便宜金骏眉。

价格呢,就不具体细说了。

反正只要几十块,能买到满满一大盒。

剪开泡袋,将干茶倒出来后,说实话,茶叶品相很糟糕。

条索粗糙,用料不精,茶梗明显。

但凡有经验的茶客,都不会认可这是“金骏眉”。

毕竟,金骏眉在茶圈内的出名之处,在于用数万颗茶芽做成一斤精茶。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2)

而测评的这款,芽头影子寥寥无几,用料极为粗糙。

泡开之后,叶底情况更是明显。

多茶梗、多叶片细屑,颜色偏暗沉。

轻轻摁下,泡开舒展后的叶底,半点弹性也没有。

凭这叶底的表现,这款所谓的“金骏眉”红茶,难登大雅之堂。

正好想起,前段有茶友提问:“红茶的叶底应该是什么颜色好?

单论颜色,最常见的是古铜色。

但观察一泡茶的叶底,不能将目光局限在颜色上。

叶底软亮、匀称、有弹性、留有叶底冷香,不是一捏就烂……

不论红茶、绿茶、白茶、岩茶、普洱,好茶叶底都要具备这6点共性!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3)

《2》

一、颜色匀称。

六大茶类里,绿茶是不发酵茶,绿叶清汤,叶底颜色也以嫩绿为主。

若在绿茶叶底里发现红斑或者黑褐焦点,显然是工艺有问题。

那些焦黑碎屑,多数来源自炒青绿茶杀青不当。

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将茶炒焦所致。

红茶的叶底颜色以古铜色为主,颜色红匀。

色泽红且偏深,稍微带点青褐色。

和其它茶相比,红茶发酵程度偏高。

若是发现某款红茶的叶底,有红有绿,颜色深浅不一致。

色系驳杂,带有明显青条,多半是发酵不足或发酵不均匀导致。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4)

至于白茶的叶底,得结合具体茶类来分析。

白毫银针,叶底偏鹅黄嫩柳色。

白牡丹,芽白叶绿,泡开的叶底里,芽头底色也是以绿为主。

春寿眉,整体是深浅不一的绿色。

秋寿眉,叶片上绿色占据大多数,但也有分布砖红、郝色、土黄等。

新白茶的叶底颜色,大致如上。

若是老白茶,随着年份递增,叶底色系不会彻底颠覆,只不过颜色深浅略有不同罢了。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5)

《3》

二、茶梗柔软,没有麻梗、剥皮梗。

茶叶里该不该保留茶梗?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连梗带叶一齐采摘的白茶寿眉,经萎凋、干燥后,成品茶里保留茶梗,再常见不过。

对武夷岩茶(属乌龙茶)来说,岩茶虽说是“开面采”,茶青采摘时也是连梗采下。

但岩茶加工工艺复杂,初制结束后,还要专门剔除茶梗与老叶,再进行焙火。

因此但凡在岩茶叶底发现茶梗,都是挑拣不精、工艺粗糙的表现。

红茶该不该保留茶梗,得看具体情况。若是金骏眉,只取芽头为原料,何谈茶梗?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6)

另外,即便是“有梗”的茶,对茶梗的要求也不能放松。

泡开的叶底里,茶梗是身段柔软的。

不能像是牙签那样,捏着偏硬,没有半点弹性。

按照《茶叶审评术语》描述,还得另外留意这两类特殊情况。

一是麻梗。

指陈年老梗、粗老梗,偏麻白色。

这样的粗老茶梗,一早就脱离适采范围。若是成品茶内保留过多老茶梗,会导致茶汤滋味偏薄,带粗老味,不耐泡,质量不高。

一是剥皮梗。

个别红茶、岩茶里若发现大量剥了皮的茶梗,证明它在加工时,揉捻不当,用力过猛,是典型制茶败笔。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7)

《4》

三、叶底要有弹性、有韧性。

早些年在上海的茶博会上,见过一泡古怪的熟普。

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盖碗后,先打开往里瞅了瞅叶底。

发现里面是软趴趴的,一点也不鲜活。

见状,对方解释称,这是因为熟普是渥堆茶,渥堆发酵后的茶叶,都是如此。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8)

这番话不可信。

叶底软烂,像烂菜叶那样,一捏就稀巴烂。

用审评术语来看,这属于“丝瓜瓤”。

是渥堆过度,叶底腐烂的表现。

叶片沤烂,留下明显叶脉网络,形似瓜瓤。

这种叶底软烂,没有弹性的茶,慎买!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9)

《5》

四、叶底不能僵化,泡不开。

之前在试茶时,领教过这样的病火岩茶。

一提到病火茶,估计有的茶友会纳闷,病火属于什么火功,它和足火茶又有什么差别?

个中差距,天差地别。

足火茶属于正常火功范畴,而病火茶纯属焙过头,将茶焙焦了。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0)

鉴别病火茶,可从叶底进行分别。

正常的岩茶叶底,不论轻火、中火、足火,干茶条索在经历轮番沸水冲刷后,会慢慢舒展。

而病火茶的条索,颜色炭黑,没有光泽。

比较僵硬,顽固不化。

用手轻轻一捏,毫无弹性。

哪怕闷再久,冲泡次数再多,叶底里的干茶条索仍旧直挺挺的。

像被大火吞噬过的山林,彻底成了焦条,没有半点活力!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1)

《6》

五、叶底留香。

内质充足的好茶,芳香物质积累丰沛。

干茶香、盖香、落水香、挂杯香、以及泡淡后的叶底,无处不香。

冲泡6、7冲,甚至更多次数后,茶味逐渐变淡。

这时,凑近盖碗去闻叶底。

若能闻到清晰的茶香,说明这泡茶的表现可圈可点。

闻香时,要注意温度变化。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2)

绝大部分品质过得去的茶叶,泡茶出汤后,趁热去闻。

感受到茶香的存在,倒也不稀奇。

难能可贵的是,叶底在彻底凉透后,依旧保留丝丝缕缕冷香。

一泡茶喝完后,撂在桌上半小时、一小时再回来收拾。

当你准备倒掉叶底,清洗茶具时,不妨低头闻一下余香。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好茶哪怕在泡淡的、凉透的叶底里。

冷后的茶香依旧清清爽爽,没有半点杂味怪味!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3)

《7》

六、芽叶大小相对匀称。

不同茶叶之间,采摘标准不同。

比如,岩茶要“开面采”,采茶时不含芽头,连梗采下嫰梢的三叶、四叶为原料。

白茶白毫银针的采摘,却要采特定茶树品种的粗壮芽头,并且芽头不能是光秃秃的,芽身旁带有小叶壳,一旗一枪才是标准。

但同种茶叶之间,有等级高低之分。

以白茶白牡丹为例。

虽说同是一芽一叶、二叶,但芽头粗细、叶片宽窄不同,能分出特级白牡丹(牡丹王)、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等差别。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4)

等级标注清晰,归类鲜明的茶叶,芽叶大小要相对匀称。

像买苹果,分特大果、大果、中果、小果等选项。

如果买了5斤大果回来,开箱后却发现果子个头偏小,名不副实,无疑是太吃亏。

买茶也是如此,当你买了半斤牡丹王后,将茶叶泡开,叶底等级混乱。

芽头偏瘦、叶片太宽,根本达不到要求。

花买牡丹王的高价,结果却买到普通白牡丹,实在是白白多花冤枉钱。

红茶白茶普洱哪个最好喝?6点教你认清白茶(15)

《8》

观察叶底,方法不难。

当你在泡茶时,等一泡茶彻底不能泡出味道。

将茶叶倒入平底的盘子里。

加入清水,彻底泡开。

端起盘子,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细致观察,就能清楚看清叶底状态。

先看整体匀称度、叶底颜色、整碎程度。

再感受叶底是否软韧有弹性,摸一摸叶片手感是否粗糙。

最后再嗅闻冷香。

一看二捏三闻,三招就能锁定一泡好茶!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老白茶冲泡过后的叶底,该怎么煮才好喝?系统来说一说!

看叶底辨别茶叶品质,是高手还是“大师”?注意这4个细节就知道

茶叶六两,礼盒三斤,只看包装买茶叶,能挑到高品质的好茶吗?

从茶叶店、到茶馆、再到茶叶会所,你带同行来,是要砸场子吗?

茶友说,茶叶茶叶,叶子做茶,茶芽只是炒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