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学生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学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读书”,尤其是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要想有好出路就要有好文凭,学历越高优势就越大。

由于大学生不断激增,学历的“含金量”被稀释,本科学历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因此就有很多学生不再满足于本科学历,考研成为了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读研读博,以追求更高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1)

大批考研党为了“上岸”而努力拼搏,以为上了岸就可以松一口气,实际上读研也不是那么轻松简单的,除了难度攀升的知识外,还要懂得与导师相处的套路,否则很容易“踩雷”而不自知。

读研也有“潜规则”,和导师相处不要太天真,摸清套路才能不吃亏

都说“学生时代是最单纯的”,实际上只要生活在集体中,就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研究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和导师要处好关系,其中的一些“潜规则”要提前知晓,以免因为自己太天真而吃亏。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2)

首先,要学会“听话”,听从导师的各项安排,尤其是和学术相关的内容,不要擅自做主,也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只有多听多看多感受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可以试着提出来,但不要贸然说话,要学会看导师的眼色行事,恰到好处很重要,否则很容易给导师留下一个“出风头”的印象。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3)

其次,研究生不要将导师想得太伟大,他们也会有小情绪,学生要摸清导师的脾气秉性,不能和导师顶着来,“以柔克刚”才能化解矛盾和冲突,但是导师都会喜欢会说话会做事的学生,所以勤奋努力才是学生的基本准则,不要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最后,学生要严于律己,不要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一旦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容易影响正常毕业,尤其是“学术造假”或者是糊弄差事是最大的忌讳,学生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4)

其实导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合作伙伴,学生相处不要太天真,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尽可能投其所好,能够获得导师的青睐可以为后续发展推波助澜。

导师不同于大学老师,能为学生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能影响未来前途

很多学生在读研之前,一直觉得导师和大学老师一样就是上课,顶多带着自己做些课题项目罢了,但实际上导师和大学老师可不一样,不仅能为学生带来知识,还是成长路上的助推者和引路人。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5)

研究生有固定的学习方向和科研领域,所以一名优秀的导师能够教会你如何做科研,也能引领你去开拓思维,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能力,所以跟着好导师能学到的可不只书本上的那些知识。

而且导师和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可能成为学生的人脉关系,尤其是能够获得老师青睐的话,可以为你和有能力的学长学姐“牵线搭桥”,这样强大的人脉关系网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6)

所以说学生不要小看研究生导师,他们能为自己带来的优势是很多的,而且还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和导师处好关系很重要,但也要守好自己的底线,毕竟并非所有的导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

导师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做到尊师重道,方能找到相处的平衡点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度与两人的行事作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想要共同进步、维护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就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7)

作为导师就要做到“为人师表”,虽然个人喜好有不同,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带着偏见去和学生相处,尽可能帮助学生精进能力并顺利毕业,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去拖学生的后腿,真正负责任的导师才能让学生信服,也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当一名好导师。

作为学生要做到尊师重道,合理正确地看待导师的言行举止,尽量“少说话多做事”,以免因为不会说话触了导师霉头,认真完成好导师交代的任务,并能开阔自己的思维,给导师提供一些思路,互帮互助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8)

【笔者寄语】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和导师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学生要深谙其中的套路才能避免“踩坑”,与导师关系融洽可以为读研提供助力,但是学生也没必要太纠结,努力做好自己,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最根本的。

读研如果导师半路不要了怎么办(读研也有潜规则)(9)

今日话题:你觉得研究生和导师应当如何相处?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