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3日星期二

打一动物胜败兵家事不期(小儿常作惊人语)(1)

儿子在家看综艺类智力比拼的节目,津津有味。不时抢答一个,往往被验证是正确答案,引起我们真真假假的赞赏和惊叹。这就更引起他抖机灵的积极性,瞪大眼睛盯着屏幕,希望找到更多他知道答案的题目,再博得我们更多的景仰。无奈节目中的题目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艺术科学等,简直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不用说他这么个不到十岁的小屁孩,就是我们这些行走江湖多年的“老司机”,也多有不知,所以实际上,包括儿子在内,我们一家人能答出来的题目,并没有多少。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此为起点,就有关读书看报学知识的话题展开讨论。被问到最近读书的进展时,儿子突然若有所思,像是想起来一个重大课题一样,跟我讲了一个他刚刚想明白的问题。

儿子说:到现在我才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的真正含义。

我问:那你说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儿子说:就是说不管胜败,都是正常的,要保持平常心。

我问:那你原来怎么理解的?

儿子说:我原来一直觉得这句话应该读成“胜败乃-兵-家常事”,觉得很古怪,所以一直没有弄明白原来是现在的这个含义。

我说:那你现在怎么读的?

儿子说:当然是读作“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原来如此。都是断句惹的祸。父子俩哈哈一笑。

看来是儿子把这句话中平时经常见到的“家常事”理所当然地当作一个固定词组了,才导致在理解方面绕了个小弯。本来还想摆摆我这个当爹的架子,装装有学问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抖抖旧书袋,讲几个我小时候从老爸那里听来的那些有关断句的故事,比如关于媒婆介绍某家姑娘的“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著名的引起主客双方误解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以及古代某家私塾先生给东家说的“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萝卜青菜断不可不付学费”等等,顺便给他普及一下中文“句读学”的演变,给儿子来一顿传统教育大餐。不料儿子根本不吃这一套,还没等我在肚子里把那几个故事理顺溜,就话锋一转,接着就跟我说起打电子游戏的心得来,搞得我好比一拳打在棉花垛上,灰头土脸,只好臊眉耷眼地跟着他东扯西聊。

不过却因此想起来我们家的另外一个流传甚久的典故。我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身体硬朗,声若洪钟。老人家小时候没读过书,可以说大字不识一个。但是由于经历过那个火红的年代,年轻的时候又是带着一干人马大搞生产学习的生产队长,至今对著名的“老三篇”爱不释手。更神奇的是,以他目不识丁的本领,竟能把这三篇文章能从头到尾背下来,如果照着本子念,更如行云流水。不过如果你指着“老三篇”中任何一篇的某个字让他告诉你正确读音,他老人家就只好瞪眼摇头了。关于“老三篇”,爷爷在断句方面的一个经典掌故就是,在背诵《为人民服务》的第一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的前半句时,他总是抑扬顿挫地念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常引起我们的哄堂大笑,问他“共产党和共产党”该作何解,而爷爷却懵然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大概当年他那不甚高明的“师傅”(比如村里的会计、老师等“文化人”)教他的时候,就是这样断句的吧——看来儿子能把“胜败乃兵家常事”读破,也是有“家学渊源”的。

仔细想想,成长过程中,类似的问题其实比比皆是,也因人而异,甚至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想起来我本人小时候也经常有诸如此类的经历,比如在儿子这个年龄时,我就对“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一知半解:模模糊糊地明白这句话包含“不可逾越”的意思,但在断句上,我一直没搞清楚“越雷池”和“一步”该怎么分开,并且觉得这个“越”字,根本就没有必要存在,所以一直稀里糊涂。直到有一天,在和其他朋友神侃的时候,兴之所至,用上这个听上去很书面、很有文艺范儿的词,却说成了“不敢雷池一步”,被人家当场纠正,狼狈不堪,汗透衣背,不过终于想明白了不该闭门造车的道理。还有,从小到大,有一些字,我一直读不准正确的注音,比如高中之前的好多年,我都把“联袂”念成“联决”,也是在被人善意提醒后,才脸红耳赤地弄清楚那个“袂”应该读作“你妹”的“妹”!好不尴尬。

现在回想,那时候的我,应该和现在的儿子采取了同样一种策略——心中产生了某种疑问,宁可秘不示人,也不肯曝丑于野,只希望能通过个人的秘密思考最后完成自我解惑。有些问题最终想通了,也会像今天的儿子一样感到如释重负,并在不经意间向别人倾诉从中得到的收获和经验。有些问题后来通过读书、看电视或者上网得到了答案,则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当然,也有些问题,恐怕至今都还没有遇到最好的答案,可惜日久天长,已经连问题本身,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想起来,干嘛这么折磨自己?不明白的,老老实实找个高人问问不就行了?可是偏不。

按老祖宗的说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的就要勇于承认。但为什么要经过漫长的自我觉醒、自我发掘,才侥幸最终达到理解的终点,而不是从产生疑问的那一刻开始,就直接请教于别人,从而痛快利索地解决问题呢?无论从结果还是效率上,“轻启朱唇”看上去都比“憋出内伤”要轻松愉快得多,道理谁都明白,但我们往往都是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典型的两面派。为什么?

不耻下问也好,不耻上问也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成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希望反求诸已,而不是求人,因为这关系到面子和自尊——如果我问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十分简单,那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再说,我要是问了别人,那别人岂不是从此知道我连这种问题都不懂,对自己的形象是多大的打击啊?换个角度看,如果被问的人也不知道,那不是让人家下不来台、有刁难别人的嫌疑?另一方面,总体上看,大多数时候人们相信自己比相信别人更多一些,及自信大于“信他”,所以更倾向于“自力更生”。殊不知,这种关起门来自己解决问题、闭门锁国的“小农”思想,正是成长的巨大障碍,甚至可以说是阻碍成长的桎梏,很多时候还会闹出笑话来。往大里说,这就是我们以何种姿态面对自己“无知”的心态问题,也是如何对待未知世界的方法问题。

多亏现在有了互联网,大家遇到什么事情不明白的时候,还可以一头扎进深不可测的网络世界,独立自主地寻求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谷歌也好,百度也好,维基也好,与其说是因为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服务而取得了成功,不如说是为普遍羞于启齿、唯恐暴露无知的人们隐秘地提供了释疑解惑的解决方案而被心无芥蒂地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