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

花脸是秦腔中的重要行当之一,有俗言曰“十生好找,一净难寻”,说明了花脸的重要性。在秦腔唱腔艺术中,对花脸唱腔要求其嗓音中有 “将音”、“膛音”、“傲音”、“罡音”等音色。对于具体的花脸演员,只有将上述音色掌握纯熟,运用精确到位,才能算是具备了花脸的基本素质。现今活跃在各大秦腔院团的花脸演员,各有特色,无不继承了前辈的一些艺术特色。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2)

下面介绍的三位花脸演员在二十世纪中期号称秦腔三大家花脸,他们承前启后,为秦腔花脸唱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当然他们也各有师承,可惜更早期的师傅们资料散迭,音像难觅,不再介绍。这三大家是中早期田德年和中后期的张健民、周辅国。


田德年:生于1889年,逝世于1978年。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3)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4)

演员,工秦腔大花脸,陕西长安人。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5)

唱腔艺术特点:刚柔相剂,吐字清晰,讲究韵律,余味无穷;将秦腔花脸发音运用得精当自如。高音甜润明亮,中音宽壮浑厚,低音共鸣有力。其唱腔以高昂、柔润、激越、严谨见长,又以饱满、淳朴、豪迈、深情出名,给人以余音绕梁不绝之感。其唱腔调绝妙独特,他人莫及。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6)


张健民:生于1913年,逝世于1964年。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7)

演员,工秦腔大花脸,陕西临潼人。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8)

唱腔艺术特点:根据自身特点创老生发声、花脸行腔的唱腔艺术,韵味独特。将老生的清朗浑厚和净角的刚劲豪爽融为一炉。其道白吐字清晰、喷口有力,抑扬顿挫,发声准稳,慢则悠扬明亮,快则似金石坠地。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驰名的秦腔黑头。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9)


周辅国:生于1925年,逝世于1979年。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0)

演员,工秦腔大花脸二花脸,陕西蓝田人。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1)

唱腔艺术特点:嗓音宽宏高亢,唱腔激越 挺拔,豪放壮美,吐字清晰,神满气足,台风严谨,架口威武洒脱,气势雄宏。其艺术风格受三意社花脸汤秉钟的影响较大,继承了汤氏潇洒帅美的台风。成为继汤氏之后秦坛上的又一位“二门抱”的绝好人才。个人在花脸哭音腔和强音发展上造诣颇深,唱腔艺术备受推崇。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2)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3)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4)


以上三位名家的代表剧目有:

田德年会戏非常多,存世作品有:

《铡美案-扣押》(全折)、《祭灵》(全折)、《黑叮本》(全折)、《二进宫》(全折)、《二进宫》(全折)、《国士桥》(全折)《铡美案》(选段)陈千岁不必太急遽、《铡美案》(选段)龙国太要救驸马命等。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5)

张健民代表剧目有:

《赤桑镇》、《打銮驾》、《铡美案》、《斩单童》、《抱琵琶》、《甘露寺》、《白虎堂》、《黑叮本》、《草坡面理》、《五典坡》、《苟家滩》、《打銮驾》、《观兵书》等,可惜只有部分作品存世。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6)

周辅国代表剧目有:

《火焰驹》、《赤桑镇》、《铡美案》、《斩单童》、《五台会兄》、《过巴州》、《芦花荡》、《铡判官》等,可惜只有部分作品存世。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7)

秦腔三大家是我们秦腔百花园中最为璀璨夺目的青松,他们对秦腔艺术的发扬光大必将流芳后世,泽及世世代代。谨以此小文略致缅怀崇敬之情。(张建民前辈的公开音像资料很少,特别说明)

秦腔的花脸人物(秦腔花脸三大家简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