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编辑 姚和平)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每一个特殊教师都是守护天使的精灵,她便是其中一位。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张妮,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她从教二十年,始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她用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母亲的博大胸怀,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让教育之花在校园里芳华绽放。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1)

爱至深处,润心无声

张妮,女,本科学历,2001年参加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能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恳工作,乐于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从教二十年,她的工作受到了学生、家长、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向阳办优秀教师”、“临渭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教育故事在省教育学会、市教育学会、区教育局、中国特殊教育论坛发表并获奖。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2)

2014年8月张妮老师被选到刚刚开办的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了渭南特校第一批教师。直至今天,她刚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报名第一天,看着一群比手划脚、咿咿呀呀不知所云,或走路趔趔趄趄、说话含糊不清的孩子……她的心一下子凉了,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她很快调整好自己,她明白特殊教育学校,就是要让他们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这是造福孩子、造福家庭、造福社会的一项工作。她心想: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折翼天使。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3)

刚开始,学校没有宿管老师,每天晚上教师们轮流值班。她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家里让老人照管,自己在学校照顾这些特殊孩子的晚休。生活上,她总是给予学生慈母般的关心:天冷了,提醒学生添衣裳。对建档立卡家庭困难的个别学生,她也会送去毛衣、棉服等;天热了,督促学生勤洗澡。午休起床,为长头发的小女孩梳辫子;感冒了,给学生端水喂药……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也是她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4)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5)

专业成长,不忘初心

来到特校,她深知在特殊教育战线上自己是一个新手,是个门外汉,要把特殊孩子教育好,光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必须尽快掌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于是,她一头扎进了新的工作中:用僵硬的手指学习手语,她常常找刚毕业的年轻同事练习手语,对着镜子自己打手语,以至于有时在外面买东西对老板打起了手语,让旁人感到莫名其妙,并投去异样的目光。一有时间她就学习《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从网上下载学习各种有关特殊教育的学习资料,她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专业书籍,并做好笔记。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6)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学习,使逐步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有专业教育知识的行内人。2018年,她参加校内教学能力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2020年被评为临渭区优秀教师。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7)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8)

潜心教学,乐于奉献

作为特教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六年的特教生活,每天面对着存在多重障碍的特殊学生,她深深体会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她班上的智力障碍的孩子都来自不同的乡镇,年龄差距特别大,最小的只有六岁,最大的十岁,有的还伴随着其它残疾状况:有的视力不好,看不清楚;有的协调性不好,走路不稳;有的发音不清;还有的伴有精神障碍等等。一个简单的生字、一句简短的话语,她往往要教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为此,每一节课她都精心设计,制作教具或课件,仔细斟酌每一句话,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弥补他们逻辑思维的残缺……不厌其烦的重复,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但是她却默默耕耘,无怨无悔。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9)

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的身心情况,学校开设了“573 x”的特色课程。她承担了家政室、情景银行的教学,在实操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特色课上,总能看到她指导学生和面、手把手教学生捻麻食的情景;看到他用和蔼可亲的话语对学生讲解取款的流程、填写汇款单的身影。同时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中,她承担了十二组送教组长的责任。为了把送教工作做实、做细。她总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前书写每个学生的个案教学设计。每周四送教前,她都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教具,做到送教的针对性、实效性。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10)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11)

渭南市杜桥中学优秀老师有哪些(渭南特校优秀教师张妮)(12)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正逐步成长为自强自立的有用之人!孩子的张口发音,一句简单的话语,一笔工整的“横”,一个甜甜的微笑,都给了她工作的动力。面对曾经的荣誉,她淡淡地说:“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是鞭策!”她将继续努力工作,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图文: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审核:马婉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