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黄贯中有次去甘肃拍一个关于贫困儿童的纪录片,随行的只有他的助理刘宏博有一天,他们在当地一个小城镇的街道经过,看到路边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小孩子在弹着吉他卖唱他们唱着BEYOND的歌,虽然粤语是那样蹩脚,吉他也弹得五音不全,但却唱得那样认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黄家驹为什么组乐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黄家驹为什么组乐队(黄家驹组乐队十年)

黄家驹为什么组乐队

十多年前,黄贯中有次去甘肃拍一个关于贫困儿童的纪录片,随行的只有他的助理刘宏博。有一天,他们在当地一个小城镇的街道经过,看到路边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小孩子在弹着吉他卖唱。他们唱着BEYOND的歌,虽然粤语是那样蹩脚,吉他也弹得五音不全,但却唱得那样认真。

黄贯中他们不禁驻足凝听,直到他们唱完一曲。他忍不住走过去,对他们说:“我能和你们合奏一曲吗?”一个背着吉他的孩子走近来,用怀疑的口吻说:你会弹吉他吗?

“我试试吧”黄贯中笑了笑,接过孩子的吉他,然后熟练地调好了音,“唱什么歌呢,开始吧。”

孩子们唱起了一首《耶利亚女郎》:很远的地方有个女郎,名字叫做耶利亚……

黄贯中娴熟的吉他伴奏,让孩子们目瞪口呆,甚至有的孩子,目光就一直没离开过黄贯中那在指板上飞舞的手指。当一曲终了,黄贯中他们打算告辞离开时,孩子们都不舍得让他们走,喊着要再奏一曲。但因时间关系,他们还是笑着跟孩子们道别了。

就在他们走了约一公里的路程后,突然发现后面追来一群孩子,其中就有刚才卖唱的那几个。他们追上来将黄贯中俩人团团围住:“你们、你们知道BEYOND吗?”

黄贯中朝他们点头。

“BEYOND里的吉他手黄贯中知道吗?你跟他好像啊!”

“是吗?我哪里像了?”

“长得像,还有弹吉他的时候最像了!”

几乎所有孩子都一齐附和:“是啊是啊,最像了。”

黄贯中走过去拍着他们的肩膀,说:“是的,你们猜对了,其实我就是黄贯中。”

他一说完,场面霎时沉默了,然后他们看到孩子们眼眶全都湿透了,有的甚至哭了出来。

他们说,他们真的非常喜欢BEYOND的音乐,正是因为这样才爱上吉他,才出来唱歌,他们梦想有一天也能成为BEYOND那样的乐队。但他们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能在家门口遇见他们的偶像。

黄贯中很感动,望着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淳朴的脸庞,他鼓励道:“加油,你们一定行的,好好爱吉他,好好爱音乐,让我们通过理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最后孩子们哭泣着目送黄贯中和刘宏博上了车。就在他们刚坐上车的那一刻,听到后面传来孩子们为他们送别的歌声和琴声: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

刘宏博终于再也没能忍住,眼泪霎时流了下来。黄贯中笑着拍拍他的肩:“想到什么了?”

“那年你们去非洲,和那里的孩子弹琴唱歌的画面,”刘宏博说,“那时候,家驹的眼神,就像个孩子……”

作为家驹生前最好的朋友之一,刘宏博的泪点还是很容易被戳中。(关于刘宏博与家驹的故事:黄家驹生前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他,家驹的女友都曾吃他的醋)要知道,《amani》这首歌,就是家驹那次在非洲现作现唱的。

“我就知道,”黄贯中却看起来很开心,“但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吗?”

黄贯中说,他想到了93年5月,家驹在时BEYOND在香港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其中记者问到一个问题他特别印象深刻,是问我们组乐队十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当时家驹回答,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有一部分乐迷因为BEYOND而拿起吉他,走上了音乐这条路。当我们在演出中有什么瑕疵时,他们会写信来指出;他们还会尝试写一些demo来请我们提意见之类。我们好欣慰,因为他们长大后可能是另一支或数支BEYOND,亦或超过我们。

“如果家驹看到今天的情景,你想他会有多开心,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开心呀。”黄贯中说。

原来,BEYOND组乐队十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名和利,也不是发表了多少张唱片,收获了多少粉丝,而是把音乐的种子播散进了很多乐迷的心里,并生根发芽。

在天堂的家驹也许不会了解,在他离去的日子,有多少迷惘的孩子,因为他、因为BEYOND而拿起了吉他,拨响了生命中第一个音符。


小编荐读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他,家驹的女友都曾吃他的醋

如果用两个字描述黄家驹的一生,你会想到什么?我认为是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