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乐复兴”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谈到港乐,就一定离不开香港四大颁奖礼又到了年底,各大颁奖礼也要逐一亮相登台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beyond乐队四个成员自我介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beyond乐队四个成员自我介绍(香港四大乐队独剩BEYOND未获金针奖)

beyond乐队四个成员自我介绍

最近,“港乐复兴”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谈到港乐,就一定离不开香港四大颁奖礼。又到了年底,各大颁奖礼也要逐一亮相登台了。

港乐奖项虽繁多,但众所周知,乐坛最高荣耀,却是属于十大中文金曲评选的“金针奖”。它旨在表彰那些在香港乐坛具有卓越成就和贡献的人物,包括优秀的词曲作家、歌手、音乐人及乐队组合等。

自从2018年将金针奖颁给了达明以后,2019和2020这两年因客观原因,金针奖都保持空缺。根据该奖项40多年来的惯例,没有一次空缺记录超过连续2年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极有可能颁出新的金针奖得主。

在2018年达明拿奖之前,2017年空缺,2016年的得主是太极乐队,连续两个都是乐队;再往前推28年,1988年的得主是温拿乐队。

也就是说,香港最出名的四大乐队:温拿、太极、达明和BEYOND。前三支都拿到了金针奖,仅剩BEYOND,目前仍然没有获得这份荣誉。那么,今年金针奖的得主,会是BEYOND吗?

其他三支乐队拿了金针奖,而BEYOND拿不到,这件事说来还挺离奇的,很多人把它当成世纪笑话来讲。

别说BEYOND的乐迷,就算路人,相信听到这几个名字也很清楚,哪一支乐队才更值得这个荣誉吧。别说在小小的香港,就算在整个华语乐坛,BEYOND的超凡影响力与传奇地位,都是顶尖的,根本不是另外3支香港乐队可比的。这是实话。

金针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音乐上的成就,对港乐的贡献,不是吗?

BEYOND那么多风格各异、影响深远的原创作品,不是成就吗?

BEYOND不仅立足香港,且东征日本,北上内地,还有台湾、马来西亚等,将粤语流行文化推广至整个华人世界,这不是对港乐的贡献吗?难道只有坐在家里翻唱日本歌曲才是对港乐的贡献?再看在香港乐坛早已衰败的这些年,他们的粤语歌依然是华语世界传唱最广的原创港乐作品。这种贡献谁人能比?

再来看另外三支乐队:

温拿乐队,相比其他三支乐队是前辈,他们当年没有对手,在那个年代风靡一时。但他们的成功主要缘于时代因素和偶像因素。假如把他们拎到80年代末,和另三支乐队同时出道竞争,单纯以音乐论英雄的话,我认为温拿是垫底的你信吗?他们乐队走出了谭咏麟和钟镇涛两位巨星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乐队地位拔高了。

太极乐队。太极乐队比BEYOND还要稍早一点成名,他们的编制和技术,相比BEYOND其实更占优势,当年在香港的人气也不比BEYOND差。但他们差就差在缺少一个黄家驹,他们人多势众,才能较为平均,没有一个像黄家驹那样的天才,所以没有BEYOND那么多经典作品,影响力幅度和持久性比不上BEYOND。

达明。达明从编制上看不像一支常规乐队,但唱作上是乐队性质,跟草蜢那样的唱跳组合还是有本质的不同。刘以达很有才华,他们在音乐上的人文与美学,可以说是比BEYOND更胜一筹的,也留下了一些相当经典的作品,当年在香港是挺有口碑的一支乐队。但两人合作并不和谐,难以长久。作品数量及影响力范围也赶不上BEYOND。

温拿因为辈分的关系,1988年就拿了金针奖,这就不说了;而太极、达明和BEYOND这三支乐队,差不多同时期出道,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就算我们不说BEYOND最强,但也不至于差很多吧。

在我们都觉得应该是BEYOND率先获得金针奖肯定时,为何结果却恰恰相反呢?

正如上所述,这可能是我们在时间和地域上存在着认知的巨大偏差。

我们之所以觉得BEYOND伟大,其实是着眼于整个华语乐坛的影响力,就时间来讲,这种影响力还主要是家驹过世后,甚至BEYOND解散后爆发的,一直到现在,持续30多年。

而香港乐坛在评选金针奖的时候,可能比较局限,仅着眼于香港,也仅着眼于BEYOND四子早期在香港的表现,聚集时间也就三五年(其他获奖者也大都如此)。至于后来他们怎么影响华语乐坛,音乐怎么风靡内地,可能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哪怕你风靡全球永垂不朽也枉然,好汉只提当年勇,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从这一点来考虑,似乎也想得通。因为早年在香港,BEYOND确实也不能算一枝独秀,他们和太极、达明等并驾齐驱难分伯仲,拿金针奖谁早一点谁迟一点,也说明不了太大问题。

如果确实是缘于这种认知差异的话,那么很有可能,BEYOND即将在太极、达明之后,顺理成章地接过下一尊金针奖杯。

但如果BEYOND继续落空的话,那么就没有其他合乎情理的理由了,只剩下一个原因,就是官方真的很“记仇”——因为当年黄家驹炮轰“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并率乐队远赴日本发展,让官方耿耿于怀,有意不给他们颁这个奖?但愿不是因为这种傲慢与偏见,因为太low了。

记得1993年,黄家驹和陈百强同一年过世,两个人都太年轻,所以那年金针奖首次空缺。后来年底官方给陈百强追颁了一个“无休止符纪念奖”。而黄家驹,却是在大众极高的呼声下,于1994年1月才又补颁一个同样的奖给他。

可见,当年官方就有意对BEYOND冷眼相看,客死异乡并引发全港震动的黄家驹,他们却连一个临时创造出的纪念奖都吝于表达一下,更别说金针奖了。

给黄家驹颁发金针奖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因为黄家驹自始至终就是乐队中的一名成员,而非独立歌手,要颁也是给BEYOND颁奖。

我不知道在香港人眼里,对这四支乐队的认知和评价是否悬殊。但在内地市场,很显然,另外三支乐队加起来,也远远不够BEYOND的影响力,大概就是“香港优秀乐队”与“华语殿堂级乐队”的区别。

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BEYOND的乐迷来讲,其实早已不在乎那个所谓最高荣誉了。因为那个仅限于香港弹丸之地的荣誉,且香港乐坛早已衰败至极,BEYOND又早已享誉华语乐坛,没必要再求得那一个奖杯的肯定。

只是很好奇,如果接下来他们依然将BEYOND排除在外的话,真的很想知道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不过,今年“港乐复兴”离不开内地平台与歌迷的助力,而BEYOND又在内地具有超乎想象的群众基础,如果在这个时候,把金针奖颁给BEYOND,也不惜为一个利好时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