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微信里传来小军妈妈的一段语音:“老师您好,我儿子不想住宿舍了,能帮我办理退宿吗?”,思绪慢慢地把我拉回到一周前。

一米阳光的温暖教育故事(我的教育故事让爱给予你温暖芳菲)(1)

小军成绩优异,纪律良好,为人谦 逊,低调内向,是一个不让老师“操心”的男生。在住宿的一周后,小军找到了我,跟我说他不想住宿了,原因不想过多说明。我看他不想说理由,我就慢慢引导他。我问他:“是因为不想洗衣服吗?”他摇头。“是因为学校饭堂的饭不好吃吗?”他摇摇头。“是因为跟宿舍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吗?”他又摇摇头。我最后问道:“是因为想家吗?”话音刚落,小军的眼眶就红了,眼泪啪嗒啪嗒地就下来了。我拿出纸巾给他,慢慢地抚摸着他的背,安慰着他:“慢慢深呼吸,先冷静下来,老师想知道你的想法。”随着呼吸慢慢地放缓,小军缓缓地说:“我很想家,我想回家,不想住宿了,我想待在妈妈身边。”听到这里,我也只是觉得他是因为心里还很幼稚,不习惯学校宿舍的集体生活,在耍小脾气。所以我跟他说:“你要知道住宿会让你有晚修的时间,会多出很多时间学习的,住宿对你有好处,你还是住宿吧,坚持一下,习惯了就好了。”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很快我就让他去上课了。但是,原来事情往往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所以一周后的今天收到了小军妈妈的这条语音。

为了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亲自去到了小军家家访。原来,在小军3岁的时候,小军的父母离异了,小军由父亲抚养,在小军的心里面一直觉得是母亲抛弃了他。但现在他的后妈对他非常好,也很关爱小军,对他像亲生孩子一样,也没有再要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小军的后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甚至可以说是溺爱。小军的后妈陪伴他一起写作业、复习,甚至在他升上了初一后,睡觉的时候还哄着他睡。同时,小军的后妈对他的学习要求很高。一旦小军学习退步,她就会生气,会骂小军。为此,小军的心理压力很大。

家访后的第二天,我带着小军的这个问题咨询了我们班的心理老师,询问过后我才知道这是由于小军家庭因素,对后妈产生高度的依恋心理所造成的。为了让小军能更好地回归宿舍生活,我寻求小军父母的帮助,我们一起疏导缓解着他的情绪,承诺小军每周两次去看望他,最终他才答应了重新住宿。

我们知道孩子青春期的重要他人是同伴,为了让小军更好地融入住宿生活,我决定利用集体的爱去感化他,让他的依恋心理能转移和减弱。所以我发动同学们写下对小军的鼓励。等他进入课室的瞬间,每个人都递给他有爱鼓励的小纸条,手捧着一叠沉甸甸有爱的小纸条,小军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久违的笑容。慢慢地小军也开始适应宿舍生活,小军父母也由每周两三次看望他变成了每周一次,他的成绩也一直能稳居前列。

每每想起,我的内心还会有些羞愧,羞愧自己当时在没有了解清楚小军具体原因就妄下结论,忽略了小军的感受。育人是慢艺术,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接触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赢得孩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