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1992年,成濑正雄7岁的儿子悦夫在上学途中被人绑架。劫匪要求成濑正雄在次日提供1亿日元的赎金且不许报警,否则就将撕票。

当成濑正雄按照劫匪的要求将1亿日元现金送到指定地点,希望换回儿子时,囚禁其儿子的船库在警方的监视下还是发生了爆炸。7岁的悦夫不幸遇难。

事件发生不久后,警方就锁定了嫌疑人,但却发现嫌疑人早已遭人谋杀。

此后12年,警方多方搜证调查,该案件也没有任何进展。这期间,成濑正雄及其妻子因故先后身亡,只留下了一份详细记录该事始末的手稿。

面对这份手稿,明世、慎司、理绘和峰原四个业余侦探组成的侦探团开始着手调查。

青山刚昌名侦探图(靠推理神作出道)(1)

随着调查的深入,四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团,而随着疑团的展开,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这个案例节选自日本推理作家大山诚一郎的《字母表谜案》一书。大山诚一郎素来有“短篇推理之神”的美誉,2004年,年仅33岁的他,凭借《字母表谜案》一书正式出道。

该作品思路严谨、逻辑强悍,展现了大山诚一郎“快节奏、零废话、神反转”的超高写作技巧,其纯熟的超然逻辑在推理界备受推崇,成为大山诚一郎封神出道之作,该作品也在次年荣登本格推理BEST10榜单。

1、什么是本格推理

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它以推理解谜为主,注重通过逻辑推理来展开,常常与惊险离奇的情节和耐人寻味的诡计结合在一起。

在本格推理的小说当中,作者通常会让读者和侦探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尽可能地让他们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考验读者能否和侦探一样,就拥有的线索进行解谜。

以开篇的案例为例。这个案例来自《字母表谜案》一书中“Y的绑架”这部分。

青山刚昌名侦探图(靠推理神作出道)(2)

作为一个占据了全书近二分之一篇幅的案例,“Y的绑架”分为上下两部。其中,第一部分是成濑正雄的手记,在这部分中,大山诚一郎以67页的篇幅,共计12个小节的内容,详细完整地叙述了悦夫绑架案的始末。

在这份手记当中,参与该事件的相关各方、人物及其背景、案发现场、警方的后续调查进展报告等解谜所需的因素,均已呈现在读者眼前。

而在第二部分中,由奈良井明世等4人组成的侦探团,也正是基于这份详细的手记展开对案件的推理与调查。

也就是说,侦探团与读者面对的是同样信息的线索,而这些线索里,真凶及其作案动机早已埋伏其中。

对于热衷于解谜或对推理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完全可以仅凭已有的线索推理出真相。而这,也正是本格推理引人入胜之处。

青山刚昌名侦探图(靠推理神作出道)(3)

2、铺垫与反转

《字母表谜案》一书由“P的妄想”、“F的告发”、“C的遗言”以及“Y的绑架”四个案件组成。前三个案件都是短篇,最后一个是中篇。

单从完成度来看,四个案件是各自独立成篇,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三个案件也是在为最后一个案件的神反转做了极长的铺垫。

东京三鹰市的井之头公园附近,有一栋名为AHM的四层公寓。这座公寓是峰原用姑姑的遗产于1993年建起来的。峰原原先是民事律师,自从建了这栋公寓后,就辞职当上了房东。

而后藤慎司、奈良井明世、竹野理绘三人均是这座公寓的住户,其身份分别是警视厅的刑警、犯罪悬疑类翻译家和精神科医生。因为工作的关系,三人都对“罪案”颇感兴趣。

由于峰原也喜欢研究罪案,四人便越走越近,组成了业余的侦探团。

侦探团遇到的第一个案件,便是“P的妄想”。

青山刚昌名侦探图(靠推理神作出道)(4)

富太太西川珠美一直念叨着家里的女佣要毒杀她,为此,她特地改了自己饮茶习惯,由原先的冲泡红茶改为喝罐装红茶。尽管如此,富太太还是被毒死了。

当被毒妄想症患者的自我预言应验,真相究竟如何?凶手是如何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的?被害者与有毒的罐装红茶为何又分处两个房间?

当峰原透过蛛丝马迹推理出案件的真相后,他不经意间总结的一句话,竟然成了最后一个案件——“Y的绑架”中破局与神转折的关键。从整书的结构上来看,形成了一种遥相呼应之感。

随后,在经历了“F的告发”、“C的遗言”两个案件之后,众人也更加信任峰原的推理能力,逐渐形成了以他为主心骨的业余侦探团。

3、Y的绑架

在《字母表谜案》一书中,“Y的绑架”可以说是四个故事中最为精彩,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个。

在这个故事中,成濑正雄一家的悲剧因为一份手稿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业余侦探团也是受到这份手稿的吸引从而参与其中,此前四人已经联手破获了三桩罪案,对于这起警方追寻了12年却始终一无所获的悬案,侦探团更是跃跃欲试。

青山刚昌名侦探图(靠推理神作出道)(5)

针对成濑正雄留下的手稿,侦探团提出了两点疑问:

第一、绑匪为什么要求家长把赎金送到囚禁孩子的地方?这样做不仅不容易拿到赎金,也容易暴露自己,失去人质这个重要的筹码。

第二、绑匪为什么真的安装了定时炸弹?赎金可以通过恐吓家长来获得,安装了炸弹却需要绑匪再进行拆除。这种反常规操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于这两点疑问,推理能力出众的峰原首先意识到,绑匪的真正意图或许另有他因。随着调查取证的推进,由4人组成的业余侦探团却得出了三种推理结果,这其中,当属峰原的解释最能服众,也最合理。

故事叙述到这里,真相已经显而易见了。一个久悬未决的疑案经过侦探团的努力,终于也迎来了一个“完美结局”。

等等,“完美推理”并不等同于结局,真相竟然另有一层???

欲知真相究竟如何,不妨去书中一睹为快。

《字母表谜案》故事情节一转再转,结局之外还有结局的推理设定绝对会让人直呼过瘾!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