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镇庆陵村,在明代是庆陵神宫监,清朝时,十三陵解除陵禁,允许平民百姓进入陵区种地居住,发展成村称庆陵监,后来演变为庆陵村。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

​神宫监是明代帝陵的管理机构,由太监负责各陵的祭祀、清扫等相关事务。太监的办公机构驻地称神宫监,每座陵的神宫监设四品掌印太监总理陵园事务,各陵的神宫监设在帝陵的附近。每座帝陵神宫监的太监约有千人,少部分太监在陵区内服务,大多数太监在陵外,管理分布在各地的神宫监下辖的果园、榛厂、庄园等。庆陵的果园在白浮村东南,约有上百亩,种植桃、李等。德陵的果园在小寨村。明光宗时期任东阁大学士的朱国祚在《恭谒庆陵》的诗中就写道:“白浮村下园宫近,未夏雕盘已荐瓜”,表明季节还未到、瓜果却已摆到了庆陵殿中用于祭祀了。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3)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4)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5)

1952年庆陵村神宫监大门及二门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6)

庆陵村老农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7)

1952年的庆陵村民居

各陵神宫监的建筑格局基本一致,有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间,井一。史料记载,庆陵神宫监有房屋300间。各陵神宫监的房屋众多,明亡后,除了定陵神宫监被李自成起义军烧毁外,其它各陵的神宫监保存完好。清代早期移民到十三陵的种地的流民,初到十三陵,来不及盖房,纷纷入住神宫监内。这些神宫监逐渐发展成村落,并以所居住的神宫监命名为村名,如献陵村、长陵村、德陵村等。这也是十三陵镇内以陵为村的名称来历。

许多人包括十三陵镇各村民都错误地认为十三陵内的村民是明代守陵人的后代,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按照明代史料记载,陵区内的工作全部由各陵神宫监的太监负责,十三陵不设置坟户,也没有所谓的守陵人。清代雍正二年,对十三陵的管理转由明室后裔延恩侯负责,他招徕各地流民耕种十三陵内的荒地,延恩侯将流民安置在各陵神宫监居住,流民们向他缴纳粮税,用于十三陵的祭祀费用等开支。

在明代十三陵陵区内,只有管理洒扫庭院、按时祭祀的神宫监太监。进入陵区内维修建筑干活的工匠只能白天从西山口的小宫门进入陵区工作,太阳落山前必须离开陵区,不得在陵区内过夜,更谈不上常年居住在陵区内了。

守卫十三陵的卫所官军也不在陵区内,陵区内禁止军人进入。他们都分别驻守在十三陵墙外的十座关口及周边地区拱卫十三陵。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8)

1952年庆陵神宫监墙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9)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0)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1)

庆陵村的庆陵神宫监墙(图片来源松园张老师)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2)

庆陵神宫监二门的影壁(图片来源松园张老师)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3)

庆陵神宫监门外的上马石(图片来源松园张老师)

庆陵村在明光宗庆陵西南侧,北与裕陵村接壤,街道呈丁字形相交,村民姓氏主要有兰、宋、郝、许等,多数村民来自于清代外省流民,被清廷封赐的朱明后裔延恩侯招徕来到十三陵种地。

庆陵村因明庆陵神宫监而得名,庆陵村位于庆陵陵园的右前方,原庆陵神宫监所在地。目前陵监左右及后墙仍保存,左右两面监墙各长约158米,后面监墙长156米。墙体全为城砖垒砌,完整部分高约4.3米,厚1.3米。还保留有监门条石台基,其面宽6.25米,进深2.6米。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4)

鹅卵石墙为裕陵神宫监墙,青砖墙为庆陵神宫监墙(图片来源松园张老师)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5)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6)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7)

庆陵村与裕陵村很近,庆陵神宫监与裕陵神宫监之间相隔只有三四米,鹅卵石砌的是裕陵神宫监围墙。

庆陵村东北的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8)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19)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0)

​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年仅三十九岁。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1)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2)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3)

十三陵十八陵的位置(十三陵各村没有守陵人)(24)

庆陵老照片

庆陵地址原为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后因为英宗复辟,此陵寝被废弃,景泰帝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北京西山,未入十三陵。一百多年后,由于明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当了29天的皇帝),加之国力空虚,明光宗的父亲明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于是,只得启用了废弃160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址。天启元年(1621)于此建庆陵,天启六年(1626)陵园竣工。宫陵布局与献陵相仿,建筑形式仿昭陵。据文献记载,有前、中、后三殿,帝后奉安于玄宫内同一棺床上。该陵清乾隆年间曾进行修葺,此后多年失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