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现代的时空距离较近,所留下的资料更多。

因此,如今许多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都热衷于将清朝作为背景去拍摄,当然,影视作品当中,会有大量的加工和杜撰情节,多与史实有所出入。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

不过,清朝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的桥段,却是实打实有史料作为依据的。

可以说,清朝的皇帝中,大多数都是十分懂得享受生活的,而在炎热的夏天前往山庄避暑,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个寻常操作罢了。

若是由地图上进行测距,北京与承德避暑山庄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80公里左右。

当然,实际从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之间的距离,则会是210公里左右。

若是以如今的交通工具而言,驾车由京密路上大广高速,耗时在四个半小时左右。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2)

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又是因何而来?清朝皇帝从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这样的距离需要走上多久呢?

无心插柳柳成荫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还记得太子的第一次失势,便是在“热河行宫”。

这个热河行宫便是承德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

别看如今这是个避暑胜地,但在清朝时,它也算得上是前期的第二政治中心。

要说这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算得上是一个意外收获了。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3)

明朝276年中,历代明朝皇帝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困扰,便是暑热之时,这皇宫可真不是个好住处。

那时候可没有空调,虽然皇室的降温手段多一些,更多的却也只能靠着心静自然凉。

但是,等到清朝建立,清朝的皇帝可就不想一直受着酷暑的折磨了。

于是,如何解决夏日在皇宫中的燥热难耐,变成了清朝皇帝尤为在意的一个问题。

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承德还真就是皇室无意之间发现的避暑胜地。

清朝皇室皆为满族,他们十分清楚,若是不能控制少数民族,便很容易重蹈明朝覆辙。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4)

木兰秋狝图

因此,清朝皇帝想了许多钳制少数民族和安稳边境的方法。

蒙古族是草原上的民族,男子大多都是马上的汉子,对于清朝政权而言,危险性不可谓不大。

于是,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便想到了一个看似联谊,实则互探的好办法。

没错,正是清宫剧中时常出现的另一个桥段,也就是“木兰秋狝”。

有了这个秋季狩猎活动,康熙便于康熙二十年,顺理成章地在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接壤之处,设置了“木兰围场”。

但是,那时可没有高铁和飞机,想要从北京一路到内蒙古,中间的路途可是够折磨人的。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5)

热河行宫

皇帝贵为万金之躯,自然不会选择匆忙赶路,于是,沿途设置行宫便成了必然选项。

别看热河距离北京只有二百公里左右的距离,温差可是差上了一大截。

每每行至热河,皇帝们就会感到身心舒畅。毕竟,都说“秋老虎”,初秋的酷热可实在是难捱。

而热河此时却已经有了快要入冬的温度,无疑是避暑的最佳选择。

发现了热河这一特点后,康熙准备干一件大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1703年,康熙下令在热河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并且开始大规模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6)

避暑山庄一角

直到康熙五十二年,历经十年时间,承德避暑山庄终于初见规模。

晚年的康熙并未将精力再次投入到避暑山庄之上,于他而言,此时的避暑山庄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了。

但是,别忘了,康熙虽然有个“工作狂魔、省钱能手”的儿子雍正,却也同样有个一生数次下江南的“败家”孙子乾隆。

为了与“乾隆盛世”的浮夸相称,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整整十三年的时间里,避暑山庄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精修。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7)

康熙曾提了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乾隆便也踩着祖父的脚印,也提了个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由此确定。

“爬”一般的速度

了解了承德避暑山庄的由来,那么接下来,我们便来计算一下古人的行动速度吧!

毕竟,若是无法推算出古人的行动速度,便没有办法推算出皇帝从北京出发到避暑山庄,究竟需要多久的时间。

古代有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说,一来是因为古时女子普遍地位低下,二来便是因为古时交通工具匮乏,姑娘别说是远嫁他乡,就是嫁到几个山头之外,想要回娘家一次也是十分艰难的。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8)

古时的人若是想要去往他乡,除了徒步行走,就是骑马或者坐马车了。

当然,因为穷,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步行一路走到目的地。

史料中曾经有记载,唐朝时一名叫刘蜕的考生,曾生生地用了半年的时间,走到了距离自己四千里外的长安又走回老家。

“日常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也就是四千公里的路,他走了六个月,每天大概是三十公里。

有人会说,皇帝又不用走路到避暑山庄,速度肯定比这考生要快上许多吧?答案是否定的。

要知道,皇室出行可不是平民赶路。皇室出行是要坐着銮驾,摆着排场,走到哪里都是声势浩大的。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9)

古代皇帝出行图

即便每次出行基本都是带着政治目的的,皇帝也并不会因此降低途中的生活质量。

抬轿的人要走得稳、走得平,以此保证皇帝能够欣赏到沿途的风光,在路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随行的膳官还得保证皇帝在路上的膳食,一日三餐哪顿让皇帝不满意了,都是杀头的罪过。

如此算来,皇帝的仪仗队行进速度,甚至连进京赶考的书生的速度都比不上,并不能保证每日向前推进三十里。

或许有人会质疑那么,我们便来看一下清朝最后一个皇太后——慈禧当年前往西安避祸时每日的行进速度吧!

1900年5月,八国联军用炮火强开了清朝的大门,慈禧选择了“避”。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0)

慈禧逃跑路上

按理说,在如此危机之时,既然选择了“跑路”,那么速度肯定是要提上去的吧?

但是回来的时候,慈禧可就是一点都不慌张了,速度也恢复成了往日的水平。

根据记载,在返回的过程中,北京与西安之间1000多公里的路程,慈禧一众一共走了3个多月。

这是什么概念?平均下来,慈禧一众人等每日的行进速度,只有22里!

若是慈禧的行进速度,是皇家的普遍速度,那么,皇帝从北京前往避暑山庄的时间,大概需要近11天。

若是放在现在,北京朝阳到承德的高铁,最快只需要35分钟,最慢也不到一个小时。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1)

古代书生赶考形象

若是换成古时赶考的书生,这两百多公里,一周也是到得了目的地的。

皇帝本拥有着全国最好的资源,有着最快的马匹,可以将时间缩至更短,但是,他们偏偏要用最慢的速度行进,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皇家威严一般。

只不过,不知道这些皇帝们,有没有想过在自己一路游山玩水、慢悠悠前进时,若是遇到了紧急的军国大事,会不会耽误朝政呢?

或许,皇室自然有皇室的处理办法吧!

不过,满清十二帝中,除去天命帝努尔哈赤、天聪帝皇太极、顺治帝福临这三位在位时避暑山庄还未建成的皇帝,还有一位,在避暑山庄建成后也坚决不去。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2)

没错,他就是为“康乾盛世”做出了承上启下作用的,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是非功过

雍正在清朝十二帝中,无疑是最为另类的一个,也是非议最多的一个。

人性都是复杂的,更不用说是一国之主、贵为天子的皇帝。因此,雍正的一生也是毁誉参半,是非功过皆由后世评说。

民间一直有传闻,说雍正的上位和死亡都是非正常的,但是,在正史之中,对于这方面并没有提供极强的佐证,因此,这些无可查证的事情我们暂且不提。

我们能够清楚得知的,便是雍正的确是“九子夺嫡”的最终获胜者,并且上位后也的确对清朝的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3)

雍正画像

关于雍正的人品,向来是充满非议的,但是,雍正的勤政,学界却是难得的统一认可。

由于康熙的长寿,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了。

若是放在如今,这无疑是男性的一个黄金年龄,但是,在那个人均寿命低于60岁的时代,这个年纪自然是有些大的。

四十几年的时间里,雍正经过见过了太多,无论是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还是官场斗争、尔虞我诈,雍正都是了然于胸的。

那么,既然成为了上位者,那必是要有一番政绩,才能够青史留名的。

于是,雍正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彻底将康熙晚年清朝的虚假繁荣,转变为了真正的繁荣。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4)

为此,他也付出了寿命代价。

说他是清朝最为勤政的皇帝,毫不夸张。虽然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雍正过的却是如今“社畜”般“996”的日子。

雍正本人究竟因何如此勤政,我们已经无从而知,但是,史书上曾有记载,雍正每日的平均睡眠大概在四个小时左右。

如此高的工作强度,即便是“社畜”多年,也还是望尘莫及。

那么,将精力大量投入在朝政之上,雍正自然就会丧失很多的个人空间。

所以,真实的雍正并非某些影视剧中的沉迷女色,整日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左右为难,而是几乎已经不怎么近女色了。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5)

雍正朱批

就连业余活动,雍正也几乎没有。满族皇室对于射箭都有着天然的热爱,而雍正也不知是玩不动了还是无意于此,鲜少参加此类户外活动。

而雍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时,无疑是伤到了诸多势力的利益。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政策一经出台,便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官员恨他、文人骂他,都说高处不胜寒,那些利益受损者永远也不会理解他。

而之后“乾隆盛世”的出现,无疑验证了雍正这一系列举措的价值。

雍正仅仅在位13年,却实打实地扭转了清朝的运势。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6)

从史实上来讲,若是没有雍正在其中承前启后,那么“康乾盛世”便会变成“康熙盛世”。

乾隆是个幸运的人,他受过祖父康熙的亲自调教,又有父亲雍正在前为他开辟天地,他只需要延续这荣光便好了。

而从嘉庆年间的下坡路看来,乾隆即便执政六十年,也并未能真正带领清朝迈向更高层。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乾隆乘了祖父和父亲的凉,却忘了给后人也栽上一棵树。

康熙营建承德避暑山庄,更多的是在实现政治目的的前提下顺便为之。

而雍正在位十三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花销,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打理朝政,十三年里从未踏入过避暑山庄。

清朝的皇帝去避暑山庄怎么去的(皇帝从北京出发)(17)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木兰秋狝图”

对于他不去避暑山庄和木兰秋狝,野史杂谈上众说纷纭。

不过,乾隆四十三年时,曾为雍正解释过一次。通篇下来无外乎以下三点:朝政太忙没时间;雍正喜静不喜闹;雍正信佛不愿杀生。

至少这第一点,说的是毫无可反驳之地。

而乾隆却与父亲性情大不相同,不仅大肆耗时、耗财、耗力在避暑山庄之上,还前后六次下江南。期间所耗费钱财不计其数,也并未能对清朝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只能说,关于过去我们更多的只能是探索并以史明鉴,至于历代皇帝的是非功过,又怎么是三言两语可以简单评说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