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晚饭不吃饿得慌原本,“一日三餐”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规律,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放弃晚饭来“维持健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天不吃晚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天不吃晚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不吃晚饭有这三点问题)

一天不吃晚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人是铁饭是钢,晚饭不吃饿得慌!

原本,“一日三餐”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规律,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放弃晚饭来“维持健康”。

这样做真的正确吗?

为什么说“不吃晚饭有利长寿”?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只有晚上才有相对宽裕的时间。

对于三餐来说,“早午餐简单吃、晚餐隆重吃”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而有些人的晚餐习惯并不健康,比如晚餐过量、过油,再加上晚饭后运动减少。

这些因素叠加,一方面会导致肥胖出现,另一方面还可能诱发许多代谢性疾病。

临床上很多患有脂肪肝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通常就存在晚餐吃得较晚,而且吃得过多、过油腻的现象。

所以,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就误传成了“不吃晚餐好处多,还能长寿”等版本。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而且它最开始的版本,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健康吃晚餐”。

不吃晚饭你会收获什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一日三餐能量占比为3∶4∶3,这说明三餐对人体健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那么不吃晚饭我们将收获什么呢?

1、肠胃坏得快一点

长期不吃晚饭,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长此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

2、身体变得胖一点

长期不吃晚饭,人体会根据进食情况进行自动调控,并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反而会出现稍微多吃一点就长胖的问题。

3、身材变得差一点

长期不吃晚饭会加速人体的肌肉流失。

对于年轻人来说,肌肉流失会让你损失优美的身材线条。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肌肉流失会引起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同时还不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让身体陷入恶性循环。

健康晚餐怎么吃?

1、晚餐要快乐进餐

白天工作可能会有不良情绪,但是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回家。

晚餐是夜晚生活的序曲,序曲的好坏,会影响一家人整个晚上的情绪。如果吃得愉快,这种健康欢愉的气氛会延续扩散到整个夜晚。

共进晚餐时不要对家人进行批评和责问,否则会使人很不舒服。要坚守“待宾客如家人,待家人如宾客”的原则。

切记不要把进餐时间当作训诫时间,如果要纠正孩子的行为,不妨在其他时间进行。

2、晚餐要早吃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 4~5 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的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傍晚 6 点左右进晚餐较合适。

3、晚餐避免吃大量高蛋白食物

晚餐时蛋白质、脂肪类吃得越少越好。晚餐时吃大量的肉、蛋、奶油等高蛋白食物,会使尿中的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罹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4、晚餐要吃得少

晚餐吃得过多,可引起胆固醇升高,刺激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硬化。

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β细胞提前衰竭,从而埋下糖尿病的祸根。此外晚餐过饱还可使胃膨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诱发失眠。

5、“上床萝卜下床姜”

这句民间健康谚语是很有道理的。人体在一天中有着固定的节律,上午工作学习紧张,代谢也比较旺盛。所以,如果在早上吃一些刺激人体兴奋、促进热量散发、提高身体活力的食物,可以使人们在上午时保持充足的精力。

而在傍晚时分,人体变得内敛、安静,需要集中精力修复组织器官。所以晚餐就不能再吃让人兴奋的食物,也不该吃难以消化的油腻食物。那些容易消化,或者有助消化、能够让身体减少散热、减少兴奋的食物,都是晚餐的好选择。

姜、葱、蒜等调味品都是使人体温暖发热的食物,它们让人觉得很有精神,适合在早上和上午食用。萝卜能让人心平气和,晚上吃点清淡的萝卜,能帮助消化,通气顺畅。除了萝卜之外,各种清爽凉菜、杂粮粥、青菜豆腐之类,都很适合在晚餐食用。

来源: 约见名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