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里面演绎了一位虽然外形不甚完美,但幽默机智的宰相。今天我们就从刘罗锅的宰相聊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们。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

宰相刘罗锅

宰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中华文明五千年,宰相的称谓很多,历代各不相同,主要有: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等。

远古时代直至夏朝,还没有宰相相关的职位。

在商代出现了类似宰相的职位,成汤三聘伊尹(伊为姓,尹为职位),伊尹辅助汤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汤拜伊尹为尹,尊号"阿衡"。尹就是丞相和宰相的功能,但还不具备开府管理国家的性质。周代有太师的职位,与尹类似。

周文王姬昌拜姜子牙为“太师”(武官名),称为西周的首席智囊,并最终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成功。此时,姜子牙基本上执行的也是宰相的职位。西周分封天下后,封周公旦于鲁国,召公爽于燕国,周公和召公没有就国,留在镐京辅佐成王。曹操的《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中的周公的职务是太宰,就是宰相的职位。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

姜子牙

东周的春秋时代,出现了宰和相的名称。比如管仲为齐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子产相郑,使郑国实力大增。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3)

管仲

进入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诸侯国招聘为相,宰相制度在各国开始建立起来。《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公叔痤就是魏国的相国,此时的相国就有开府设置属官的权力。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后来更改为大良造,开府设置属官,开展秦国的深彻变法。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4)

商鞅

后来,秦国出现相、相邦、相国、丞相等名称。当时的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国地位高于丞相。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5)

樗里疾

战国时代,六国的著名相国有:苏秦挂六国相印;四大公子担任过相国;张仪在秦国当相国,实行合纵之策。赵国蔺相如的将相和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6)

苏秦、张仪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7)

将相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通过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李斯就是秦统一天下后的宰相。秦朝的丞相没有官品,但是百官之长,其官阶用秩俸来显示的,秩俸号称万石。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8)

李斯

西汉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著名的丞相有萧何、曹参、陈平等。著名的“萧规曹随”说的就是萧何的曹参。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9)

萧何

汉武帝时期,为集中皇帝的权力抗击匈奴,设立内朝,是皇帝的心腹充当。丞相是外朝的核心,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沿袭西汉的旧制。三国演义中王允的职务就是司徒。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0)

王允

汉献帝时,曹操担任司空,执行丞相的功能,开府设置属官,管理朝廷事务。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1)

曹操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丞相应该就是蜀汉的诸葛亮,开府建衙,管理蜀汉军政。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2)

诸葛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丞相、尚书令、尚书仆射、侍中、中书令都是宰相,但录尚书事是最尊贵,权位最重的。东晋南北朝时朝政混乱,制度多变,权臣频出。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东晋时期,刘裕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入掌朝政大权。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3)

刘裕

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代,三省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侍中、中书令,和有参加政事、参与政事的官员都算宰相。所以在唐朝,宰相很多,最多的时候可以到十几人。唐朝初期的著名宰相有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秘书监,参与政事魏征等。后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为正式的官职。武周时期,狄仁杰的官职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就是宰相。唐肃宗至德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唐肃宗时期的名相李泌的官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4)

房玄龄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5)

魏征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6)

狄仁杰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7)

李泌

五代十国时期,宰相制度沿袭唐朝,基本都是以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及他官加同平章事。但后唐和后周改同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同平章事。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不断增强,开始直接插手各部的具体事务,相权遭到侵夺。但是与唐朝不同的是,五代时期宰相的品级得到提升,不再是唐朝时期的三品,且此时出现了首席宰相,并沿袭到后世。

宋朝,进一步增强皇权,削弱相权。宋朝宰相的待遇进一步降低。宋太祖对宰相范质废座撤茶,使得群臣上朝议事只能站着。宰相的正式官名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为参知政事,副相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另外,枢密使、三司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和财政大权。著名的宰相有,同平章事寇准,参知政事王安石,枢密使韩琦等。元丰改制后,宰相的名称有所更改,但是职位没有大的差别。首相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外还有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8)

寇准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19)

王安石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0)

韩琦

南宋,首相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相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后期,更改尚书仆射为为左右丞相,以参知政事副相。

辽,北面官有实权,南面官无实权。北面官有宰相,南面官的官职沿袭唐朝。

金,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为宰相。

元朝统一中国,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皇太子兼任中书令,依次往下的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皆是宰相。元末著名宰相脱脱的职位为中书右丞相。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1)

脱脱

明朝初期沿袭元朝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朱元璋的首任左右丞相为李善长和徐达。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2)

李善长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3)

徐达

朱元璋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内阁职权渐重,内阁大学士居首者的为首辅。内阁虽无相名,但有相职;虽无相权,但有相责。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明朝最有权势的大学士当为张居正。另外还有奸相严嵩。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4)

张居正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5)

严嵩

清朝沿袭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制度,比较著名的大学士有张廷玉等。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6)

张廷玉

雍正时,为进一步增强皇权,设军机处取代内阁称为决策机构,此时中国皇权达到顶峰。但是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所以军机大臣不是真正的宰相。比较著名的首席军机大臣有和珅、阿桂等。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7)

和珅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8)

阿桂

明、清时期会称大学士为拜相,但事实上大学士并无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时期,中国的宰相是仿日制设内阁总理大臣。比较著名的有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

清朝为什么有宰相刘罗锅(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29)

袁世凯

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变迁史就是皇权和相权斗争的历史。君王既需要宰相的辅助以完成军国大事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又担心宰相的权柄过重,威胁到自身的权力。所以君王不断的分化、分割相权。中国的宰相经历了从商周时期的尹和太宰,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相,到秦汉时期的丞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长官,录尚书事,隋唐五代宋时期的同平章事,到元朝的中书令,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的过程。宰相从幕僚性质的辅臣,到开府建衙的大臣,最后明清时代完全成为皇帝的奴仆,君王给宰相的待遇一降再降。总而言之,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所谓伴君如伴虎,看来宰相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