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刚勇镇西一”的名将立花宗茂,此篇咱们说回“德川十六将”中比较传奇的人物,统领忍者部队的“鬼半藏”服部正成。

服部氏自称是平氏后裔,但被日本后世研究断定其真正的来源是作为“渡来人”的秦氏。

渡来人,是古倭国对中国、朝鲜等亚洲大陆移民的称呼,他们因为战乱或文化交流来到日本列岛繁衍定居,归化成日本人。

日本战国七雄分别是什么(日本战国人物54服部正成)(1)

秦氏,是秦始皇的后裔,也是日本最大的两个中国移民姓氏(另一个是东汉氏,东汉献帝的后裔)之一。据《日本书纪》记载,秦氏的先祖叫弓月君,相传为秦始皇15世孙,他在应神天皇时代(公元300年左右)从朝鲜半岛的百济,率乐浪郡地区二十七县近两万人移民日本,定居山城国。

服部氏定居日本后,在平安时代担任了武士,因为属于平氏阵营,被源氏打败后逃亡到伊贺国,渐渐成为地方首领,至于他们如何修炼的忍术,就无法考证了。深山老林的伊贺忍众有数千人,由“三上忍”(服部氏、百地氏和藤林氏)统领。

日本战国七雄分别是什么(日本战国人物54服部正成)(2)

伊贺流忍术流传于日本的三重县伊贺市、名张市。平常务农,或行商各地收集情报,战时则活跃于战场或后方。与隔山的甲贺流相异之处,在于甲贺流忍者对主君尽忠,但是伊贺流忍者与雇主之间仅有金钱契约的雇佣关系。

服部保长,为初代服部半藏。原侍奉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后因幕府势微,将军也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保长便来到了三河国仕奉当时蒸蒸日上的松平清康。

十四岁的松平清康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统治了整个三河国,就在松平家侵入尾张攻打织田信秀(信长之父)时清康被家臣所弑。清康的长子松平广忠,借助大名今川义元的帮助成为松平氏第八代家督。天文十一年(1542),广忠回到冈崎城,年底嫡长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出生,同时服部保长长子也在冈崎城出生,此人就是二代半藏,服部正成。

正成虽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成为忍者,但以武士的身份侍奉松平家、因和竹千代同岁所以正成常伴左右。也是自正成开始服部氏改雇佣关系变成松平家直属。

永禄五年,今川义元上洛,十六岁的服部正成奉松平元康之命,率领六、七十名伊贺忍者夜袭三河宇土城,一举成名,立下了首功此战也是正成的初阵。元康将所持之枪赏赐给正成,并授予他“鬼半藏”的称号。在历史典籍《宽政重修诸家谱》中,对这段历史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

日本战国七雄分别是什么(日本战国人物54服部正成)(3)

而随着义元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讨死,今川家陷入内乱。松平元康改名家康背弃了今川同织田家联盟。永禄十二年(1569),服部正成协助本多重次攻下了今川家重要据点挂川城。元龟三年(1572),在三方原合战中,服部正成利用手下忍者协助家康顺利撤军,几乎所有战役中,正成的忍者部队能建功,越来越受到家康的信任。

天正七年,服部正成接受了人生最难的一项任务。家康的嫡男信康,因织细信长怀疑其暗通武田,被责令切腹自尽,因织田家势大家康只得忍痛接受。信康切腹的介错人,正是服部正成。一向秉承“正心”的正成,在介错过程中,说下了“无法用刀指向三代恩情的主君(三代相恩の主に刃は向けられない)”的话语。最后是检视的天方通纲拔刀砍下信康的头来完成介错。家康得知此事,留下了“被称为鬼的半藏也无法对主君下手(鬼と言われた半蔵でも主君を手にかけることはできなかった)”的评价。正成的忠心成为了家康的心腹。

因为服部正成在松平家地位的急剧提升,伊贺忍者大多数都来投奔服部正成。借着这个契机,家康成为了伊贺和甲贺忍者的庇护人,并将他们收为家臣。

明智光秀率兵反叛,本能寺之变爆发时,在堺港游玩的家康急于回归三河领地,而随行之人还不到三十。服部正成挺身而出,召集三百名甲贺和伊贺的忍者,保护德川家康平安抵达三河。被史称为“伊贺越”的“平生第一艰难之事”。

服部正成因立此大功,家康将其任命为服部石见守,在江户受封八千石的领地。同时,体会到忍者重要性的家康,组建了三百人的忍者军团“伊贺同心组”,由正成担任其中的最高统帅。在此后各种战事中负责暗杀、放火、情报、扰乱等立下大量功劳。

在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的初始,服部正成被德川家康表彰成为“德川十六神将”之一。至此,服部正成达到了任何忍者都无法超越的历史最高峰。在现在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有一处地名叫作“半藏门”。这里正是当年德川家康搬至江户城时,半藏所负责警备的城西门。这也证明了服部正成的显赫名望。

服部正成五十四岁时病亡,服部半藏的传奇也就此谢幕。随着服部正成的亡故,服部氏一族,也逐渐走向了败落。服部正成的长子服部正就,继承了服部半藏与石见守的名号,成为服部氏的新家主。

与他的父亲正成一样,服部正就被册封为伊贺同心组的首领。但是,因为服部正就的刚愎自用与自私自利,引起了部下忍者们的普遍不满。随着矛盾的愈加激化,发生了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忍者集体叛乱。此事作者认为也有可能是天下已定,家康不放心留下对幕府有威胁这些忍者所以借机打压忍者,使他们叛乱后消灭。

叛乱平息之后,因念其父亲的功绩,家康没有给予服部正就应有的严惩,只是废除了兵权、改封领地。主要目的就是废除兵权。服部正就为了重振家道,参加了“大阪夏之阵”不幸战死。半藏的称号也改由正就的弟弟服部正重所继承。正重因为妻子家涉嫌叛乱而遭到株连,沦落到了客死异乡的悲惨下场。服部半藏这一名号,就随着服部氏的衰败,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日本战国七雄分别是什么(日本战国人物54服部正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