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一首《游子吟》写透了古今中外母亲对孩子怀有的所有爱意,不管年纪大小、地位高低,母亲的怀抱都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也只有母亲,永远准备着给孩子全力以赴的拥抱。

在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就有这么一位母亲:陈玉蓉——那年她已经年过55岁,却每天在家门口的堤坝上暴走10公里,在7个月内从66公斤减到60公斤,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为了一场生命的奇迹。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

儿子病了18年,生机何在?

陈玉蓉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但是她却有一个特殊的儿子。陈玉蓉的儿子叫叶海斌,时年31岁,已经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外人看来,陈玉蓉的小家庭虽然不富裕,但至少幸福圆满。

村里的人在提起陈玉蓉时,也大多会忍不住夸一句,说她勤劳能干,是一把持家的好手。但陈玉蓉自己却不这么想,他们心里清楚,有一颗定时炸弹埋在了儿子叶海斌的身上,十几年来,她时刻担心着这颗炸弹的爆炸。

这颗定时炸弹就是儿子叶海斌的病——陈玉蓉深深记得,在儿子叶海斌13岁那年的某一天,从学校回来的儿子突然变得说话结结巴巴,走路也走不直,一向健康的儿子突然出现了这样的症状。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2)

陈玉蓉赶忙带儿子去医院做检查,没想到,儿子竟然被确诊了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陈玉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肝豆状核病变,是一种先天性的肝脏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肝脏无法正常排泄体内所产生的铜,因此会致使铜在体内长期淤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体内脏器,最终可能导致死亡,是一种终身携带、并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疾病。

儿子叶海斌的病情虽重,但好在发现得较早,加上陈玉蓉也是一个心灵手巧、非常能干的妈妈,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还处在学生时期的叶海斌的生活并没有被这个疾病打败。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3)

村里的人虽然知道陈玉蓉的儿子生了怪病,但是看到他每天还能活力满满地出门上学,也就并没有把他的病放在心上,直到2005年的那一天。

2005年8月5日,忙碌了一天的陈玉蓉终于收拾好了家务,一看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多,儿子叶海斌还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知忙活着什么,陈玉蓉敲敲儿子的房门,叮嘱道:

“海斌,早点休息,不要熬太晚了。”

儿子叶海斌在房间里应了一声,陈玉蓉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儿子叶海斌的性格,这孩子从小就乖巧懂事,平时从不让她操心,做事也有韧劲,如果不是身体不好,陈玉蓉真觉得儿子可以出门闯荡、做出一番事业。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4)

但是如今,儿子能够健健康康地在自己身边,陈玉蓉也觉得满足了,于是,陈玉蓉走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灯,很快便进入了梦乡。陈玉蓉平时睡得很沉,但是那天晚上,她却意外地睡得很浅,总是在半梦半醒之间。

在迷迷糊糊中,陈玉蓉听到了一阵阵呕吐声,她原以为是街上的哪个酒鬼发出的吵闹,但渐渐地,她越听越奇怪,也越听越清醒,这才发现,这呕吐声竟然是从儿子叶海斌的房间里传出来的!

陈玉蓉惊醒过来,她赶忙打开灯来到儿子的房间,没想到,房间地上流着一大摊鲜血,而儿子叶海斌也早已倒在鲜血旁边,失去了知觉。惊慌中的陈玉蓉连忙拨打了120,将儿子叶海斌送进了医院的急救室,也正是从那个夜晚开始,陈玉蓉多年的噩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5)

看着躺在医院急救室床上的儿子,陈玉蓉觉得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作为母亲的本能和强烈冲动告诉她,不管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一定要挽救儿子的生命!

经过医生一夜的抢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叶海斌终于脱离了险情,但是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医生告诉抢救室外的陈玉蓉,她儿子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几乎失去了肝脏所有的功能。

这次的病情也是由此直接触发的,因此,叶海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进行一次肝脏移植手术,只有这样,叶海斌的生命才可以得到保障,后续的治疗也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6)

根据医生的说法,肝脏移植手术势在必行,但是其他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首先是需要一个匹配的肝源;其次,则是准备高达三十多万元的肝脏移植手术费——两座大山压在了陈玉蓉的头上,她一时间有点蒙了,救儿子的难度之大,超乎了她这个农村妇女想象的极限。

要知道,早在1996年,陈玉蓉就已经从村里的乡办企业下岗,一直以来她都只能靠着在市场上做会计赚取一些家用钱,而丈夫叶国祥是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公司的内退职工,2003年起就在油船上做杂工,他每月3000元的收入是这个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而且,自从儿子叶海斌确诊以来,前前后后的医药费,就已经掏空了陈玉蓉一家为数不多的积蓄,眼下这三十万,对陈玉蓉来说,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时之间,竟不知道从何凑起!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7)

万般无奈之下,2005年的陈玉蓉只能选择了妥协,她让儿子叶海斌接受了保守的护肝治疗;与此同时,陈玉蓉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开始为儿子未来的移植手术筹钱,她非常清楚,肝脏移植手术是儿子生命中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虽然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儿子叶海斌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下一次呢?儿子还能这么幸运吗?现在的陈玉蓉能祈祷的,就是让那道坎来得更晚一些,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为儿子做好万全的准备!

也许是老天听到了陈玉蓉发自内心的祈祷,连医生也没想到,在2005年到2008年这段长达三年的时间内,叶海滨的病情一直保持着稳定,陈玉蓉一家的生活也逐渐回到了正轨。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8)

随着儿子叶海斌顺利地结婚、生子,被幸福的生活冲昏了头脑的陈玉蓉,也不禁开始有了一些侥幸心理,她多么希望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可以一直这么维持下去,那颗定时炸弹永远不要再次响起来。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残酷的。短暂的幸福生活之后,陈玉蓉一家终于走到了命中注定的那道坎面前。

2008年12月14日,31岁的叶海斌再次吐血,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宜昌的一家医院,但那天正值隆冬、雾霾严重,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十分缓慢,即使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心急如焚,也改变不了迟迟没能抵达医院的现实。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9)

当时的叶海斌正孤身一人在外地出差,妈妈陈玉蓉没有陪伴在他身边,远在家乡的陈玉蓉也因为无法获得儿子的消息而焦急万分。这一次可怕的母子分离,让陈玉蓉下定决心,只要老天爷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要彻底地解决儿子的病痛!

妈妈暴走10公里,所欲何为?

老天爷也许是听到了这位母亲的呼唤,2008年的这一次吐血叶海斌挺过来了。在宜昌的医院度过最危险的抢救期后,叶海斌被转入武汉同济医院。于是,在2008年的12月底,陈玉蓉一家携家带口,冒着冬日的寒风来到医院,这一次,他们不仅是看病,还要救命。

这一次,陈玉蓉信心满满,她自以为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于是她找到医生,表示想为儿子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移植的肝源就来自陈玉蓉自己,她以为只要将自己健康的肝脏移植一部分给儿子,就可以一次性解决儿子的病毒。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0)

然而,一辈子都在乡间、土地和办公室操劳的陈玉蓉完全无法想象做一次肝脏移植手术的复杂程度。很快,医生给陈如带来了第一个坏消息。

2008年12月31日,陈玉蓉的第一次肝穿结果出来了,结果显示她患有重度的脂肪肝,脂肪细胞已经占领了她肝脏50%~60%的正常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玉蓉是无法为儿子做正常的肝脏捐赠的。

陈玉蓉没想到打击来得这么快,听到这个结果的她苦苦恳求医生,儿子叶海斌刚刚挺过一次抢救,病情危急,陈玉蓉也是救子心切。鉴于两人的特殊情况,武汉同济医院为他们母子俩做了一次大型会诊。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1)

通过各科医生的讨论,他们为陈玉蓉母子设计出了一个折中的手术方案——在肝脏移植手术中,把原本打算全部切除的叶海斌肝脏保留一小部分,这样一来,陈玉蓉只需要捐三分之一的肝脏给儿子,就可以确保叶海斌和陈玉蓉两人,都能拥有足以维持他们身体需求的肝脏组织。

陈玉蓉一家接受了这个方案,他们迫切地想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帮已经深陷疾病痛苦中18年的儿子叶海斌寻求一个解脱。两方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很快,这个手术的日期就被确定在了2009年2月19日,陈玉蓉也跟儿子一起,住进了器官移植的病房。

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2月18号,也就是预定手术日的前一天,陈玉蓉被主刀医生陈治水教授叫到了办公室,等待她的是另一个坏消息。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2)

原来,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中,儿子叶海斌被查出患有丙肝,如果按照原手术方案进行,即使成功移植了肝脏,叶海斌留在体内的那部分肝脏仍会将丙肝病毒转移到新移植的肝脏上,再次导致肝硬化,这会导致这一次肝脏移植手术无变得毫无价值!

基于这个原因,陈教授判断,叶海斌的肝脏必须进行全部切除,那么也就意味着,陈玉蓉需要切一半、甚至更多的肝脏组织给儿子。

这样一来,陈玉蓉患有的重度脂肪肝又成了拦路虎,如果切除二分之一以上的肝脏,留下的肝脏组织并不足以支撑陈玉蓉自身的代谢需求,肝脏移植手术一时间被叫停了下来。

陈玉蓉的肝脏不能用,那么她的其他家人能不能为叶海斌提供肝源呢?其实,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都想过给叶海斌捐赠肝脏,但是被陈玉蓉断然拒绝。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3)

她的理由很充分,丈夫叶国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肝脏移植手术的巨额费用、儿子的后续治疗,以及尚在襁褓中需要养育的孙女,都需要叶国祥持续工作收入来还清,陈玉蓉不敢冒这个险;儿媳年纪尚轻,还有孩子需要养育,陈玉蓉也拒绝了她的想法。

了解了陈玉蓉的家庭情况之后,医生提出的第二个方案:叶海斌目前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稳定,还可以再等待一段时间,如果在这个等待期内,陈玉蓉能够成功减肥,缓解自己的脂肪肝症状,那么移植手术还有成功的机会。

于是,从2009年2月18日那一天开始,陈玉蓉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由于她年事已高,医生叮嘱她减肥不能靠乱吃药,也不能有太多的剧烈运动,走路成了陈玉蓉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4)

陈玉蓉的减肥计划非常直接硬核,她想起在自己的家旁有一个谌家矶东坝,这个堤坝离自己的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堤坝上头尾各有一个石墩:一个在堤坝的起点,标志着“2”;另一个终点,标着“4.5”。

陈玉蓉计算过,从堤坝上的“2”走到“4.5”,走一个来回正好是5公里,于是,这个堤坝成了陈玉蓉减肥的运动场。

从这一天开始,陈玉蓉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从家里出发,去堤坝上走一个来回,完成5公里的KPI,再匆匆赶往医院照顾生病的儿子;到了晚上,从医院回来的陈玉蓉会再上堤坝走一个来回,一天下来,也就走了10公里。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5)

晚上堤坝没有夜灯,陈玉蓉常常一吃完晚饭就得马上出门运动,赶在在漆黑夜晚彻底降临之前完成她的运动计划。

陈玉蓉之所以这么谨慎,是因为这个堤坝上曾经出过车祸:一位在堤坝上散步的女中年妇女被路过的摩托车撞死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愿意在这里散步了,只剩下陈玉蓉一个,对她来说,没有什么鬼比失去儿子更可怕。

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也时常为她担心,尤其是叶国祥不得不在外工作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要给陈玉蓉打一个电话,确定她已经安全地堤坝上回来了,因为他记得有一天,陈玉蓉给自己打过电话,说自己走得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在堤坝上坐了很久才抹黑回的家。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6)

除了大量的走路运动,陈玉蓉也严格控制着自己的饮食,她过去是个爱吃爱笑的妇女人,但是减肥以来,她每餐只吃一小半个拳头那么大的饭团,更别说是吃肉了,连青菜都是水煮的,一点油都没有。陈玉蓉的妹妹陈荣华说,姐姐的饭菜看起来简直难以下咽。

有时候连陈玉蓉自己都说:“有时候我也感觉看不到尽头,想放弃,但我坚信,只要我坚持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那天就又会近一点。”

就这么走了七个多月,陈玉蓉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走出了老茧,但与此同时,她的裤子腰围也一缩再缩。到了2009年的9月21日,陈玉蓉觉得是时候了。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7)

陈玉蓉来到了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她,她七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陈玉蓉的体重从66公斤减到了60公斤,而她的脂肪肝也由此得以治愈,脂肪变肝细胞的比例已经小于1%,从医学角度来说,她已经没有脂肪肝了。

看到这个结果,连医院的陈教授也大为震惊,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完全消除了重度脂肪肝,“这简直是个奇迹!”

母爱如山海,得之感人心

2009年10月19日,时隔七个多月,陈玉蓉再次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的移植病房,在这里,她将接受全面的检查,用以评估她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给儿子叶海斌捐肝。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8)

10月24日晚,陈玉蓉做完了所有的检查,她回了趟家,因为她的丈夫叶国祥从外地赶回来了,她去迎接自己的丈夫,去面对他们共同的敌人。

那天晚上,陈玉蓉按照自己半年多以来的习惯,在堤坝上走完了5公里,她想着,如果这次还不能捐,她就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到健康的那一天。

很快,在陈治水教授的统筹下,武汉同济医院举行了一次全院大会诊。这是一次决定陈玉蓉母子命运的时刻。

11月2日,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联合大会诊,一致通过了“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捐肝申请。

从儿子患病到可以捐肝,陈玉荣母子已经走过了整整18年,陈玉荣也走过了2000多公里,他们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19)

2009年11月3日,由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外科陈志水教授亲自主刀,进行了陈玉蓉和儿子叶海斌的肝脏移植手术。

当天上午7:30,陈玉蓉就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台上的她十分平静,她回想起许多个自己独自行走的夜晚,如今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陈玉蓉的心里充满了难言的喜悦。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非常成功,陈玉蓉一家完成了一场漂亮的长征。

通过媒体的报道,陈玉蓉的事迹也被全国人民所知,她入选了当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许多看到事迹的好心人,也向陈玉蓉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筹得了叶海斌的医药费十余万元。

暴走母亲只为捐肝救子(还记得12年前割肝救子的)(20)

如今,12年已经过去了,43岁的叶海斌的病情已经彻底稳定,而“暴走妈妈”陈玉蓉依然幸福地和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在她的努力下,儿子叶海斌不但病情稳定,还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也算是儿女双全。

如今的陈玉蓉,每天早上也会起来走路锻炼身体,晚上跟村里人一起跳舞,她甚至成了一家整容医院的代言人,免费做了双眼皮和眼袋祛除的小手术,陈玉蓉觉得,自己这样看起来更年轻,也更容易出门找一份工作来补贴家用。

陈玉蓉一家是幸运的,这份幸运也是由她身上所焕发的母爱换来的,她的事迹也许会被遗忘,但这份中国式的母爱却会一直闪烁在这个世界,温暖着我们。

参考资料

1、中国知网;为爱“暴走”;大智若傻;意林;2010年01期;

2、中国知网;割肝救子:胖妈妈的暴走传奇;巴山;现代妇女;201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