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偃:是放倒的意思;息:停止。这句话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做出不准备战斗的假像。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

成语故事大全一句话概括(成语故事系列偃旗息鼓)(1)

赵云救主于长阪坡图局部

三国的时候,魏国和蜀国争夺汉中。赵云率领几十名骑兵,出营侦察。在路上,赵云正好碰见曹操率大军出击,赵云便上前厮杀起来,曹军越聚越多,赵云等人奋力冲杀,才突破重围,回到营地。

成语故事大全一句话概括(成语故事系列偃旗息鼓)(2)

赵云

曹操率军猛追,直扑蜀营。副将张翼见赵云退回来,就要闭门拒敌。赵云却叫士兵「偃旗息鼓」,并且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外迎敌。

成语故事大全一句话概括(成语故事系列偃旗息鼓)(3)

曹军赶到,见蜀营毫无动静,又见赵云单枪匹马,杀气腾腾地挺立营前。曹操怕中埋伏,立即下令后退。赵云见曹军后退,立即率领埋伏人马追击。由于天色昏暗,曹军不知对方兵力虚实,惊恐万分,阵形大乱。赵云、黄忠乘势追击,大败曹军。

第二天,刘备亲临军营犒劳将士。他视察了头天的战场后,称赞道:「子龙,真的一身是胆!」

「偃旗息鼓」这个成语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攻击或动作。

例如:

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

这就是「偃旗息鼓」这句成语的典故及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