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联证券,孙树明)

1.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

1.1. “东数西算”:强化网络联通、能源联动、技术融合

“东数西算”: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总体规划

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 澳大湾区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 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 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 中卫集群。

“东数西算”被定位为是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同一个级别的超级工程, 足以可见其战略性地位。但从运作方式上而言,前者与后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南 水北调”、“西电东送”是国家工程,而“东数西算”更具备市场化特征,也就是由国 家牵头,相关产业进行市场化竞争,合力实现数据的市场化配置。

我国 IDC 行业: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大型化趋势明显

信通院《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 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稳步增长,按照标准机架 2.5kW 统计,截至 2021 年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 模达到 520 万架,近五年年均符合增速超过 30%。其中,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机架规 模增长更为迅速,按照标准机架 2.5kW 统计,机架规模 420 万架,占比达到 80%。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

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远景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成本增效需求 的驱动,我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21 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收 入达到 1500 亿元左右,近三年来符合增长率达到 30.69%。根据工信部《新型数据 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发布的数据,到 2023 年底,全国数据中 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 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 60%以上。

聚焦双碳目标:数据中心利用率和 PUE 指标需要提高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到 2023 年底,我国数据 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 60%以上,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 10%。国家枢纽节点算 力规模占比超过 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3 以下,严寒和寒冷 地区力争降低到 1.25 以下。

从 2019 年底的统计数据看,我国的 IDC 利用率和 PUE 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增加大型、超大型 IDC 建设比例,有助于新型节能技术引入,提升行业 PUE 水平。

“东数西算”产业影响:中短期优化供给结构,中长期引导产业升级

IDC 行业有其自身的建设周期,新建工程对产业链的影响会在 2-3 年逐渐显现。 第一批次产业:需要 3 个季度以上,工程土建;第二批次产业:土建完成后启动,主要为 IDC 配套风火水电设备,机柜等 IT 基础设施;第三批次产业:数通设备、自主 可控设备、软硬件;第四批次产业:IDC 运营商、公有云运营商、IDC 运维企业。

供需情况区域差距明显:从工信部《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20)》统计 数据看,东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和华南区域的 IDC 供给相对紧张,2019 年在建项目 基本会在两年内投产。但是西部地区在建项目过多,已经出现供给过剩隐患。

未来随着东部数据中心向核心枢纽汇聚,淘汰 “老旧散小”产能,东部现有优 质 IDC,特别是北上广深存量优质 IDC 资源价值会进一步提升。长期看随着“东数 西算”推进,西部 IDC 的利用率有望改善,相关企业营收水平有望逐步提升。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

1.2. 电信运营商:业绩拐点得到验证

三大运营商 2022Q1 业绩整体向好

2019 年以来三大运营商经营情况呈升势,220Q1 保持增长。中国移动 22Q1 实现营收 2273.20 亿元,同比增长 14.56%;归母净利润为 256.24 亿元,同比增 长 6.52%。中国联通 22Q1 实现营收 890.22 亿元,同比增长 8.2%;归母净利润 为 20.31 亿元,同比增长 20.02%。中国电信 22Q1 实现营收 1185.76 亿元,同比 增长 11.53%;归母净利润为 72.23 亿元,同比增长 12.14%。其中,主营业务收 入同比增长 9%~10%,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净利润水平维持双位数增长。5G 套餐 用户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别达到 1.71、2.11、4.67 亿户。

C 端业务整体向好

截止至 22Q1,运营商 C 端业务基本面拐点再次得到验证,2019 年以来电信 运营商营收增长趋势向上,2020 年同比增长有负转正,2021 年实现同比增长明显, 移动/电信/联通较去年同比提升 7.14/6.55/3.20pct,2022 年有望维持平稳增长。用 户数方面,三家公司均实现了净增长,移动联通用户数净增转正;ARPU 值方面, 三家公司自 2019 年以来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B 端业务增长保持强劲

B 端业务成长性凸显,拉动整体业务快速增长。随着“东数西算”和“数字化 转型”推进,运营商政企业务高速增长是主要驱动力。21 年移动政企市场业务增 速 21%,联通政企市场业务同比增长 28%,电信政企业务同比增长 18%;22Q1 移动/联通/电信政企业务增长分别为 51%/35%/23%,将成为运营商业务增长的主 要驱动力,增速依然强劲。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3)

资本开支保持平稳,偏向云基建

电信运营商管道端向产品端升级转型,云计算业务表现亮眼,21 年移动云收 入 242 亿元,同比增加 114%、电信天翼云收入 279 亿元,同比增长 102%,均实 现大幅增长。2021 年,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共计 3393 元,同比增长 0.4%。2022 年,资本支出趋于平缓,重点由 5G 转向云基建等新兴业务基建。根据电信运营商 业绩发布推介材料,2022 年电信运营商的资本支持与 21 年基本持平,但是随着 5G 进入第三个建设年头,5G 资本开支减少,在 IDC 机房和云计算服务器投入上 会有所增加,运营商第二成长曲线有望保持强劲增长。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先后在推介材料中宣布,分红比例提高至 70%。21 年移动 联通分红比例达 60%以上,联通分红比例 46%,进一步提升分红比例提高了股息率。

1.3. 卫通卫导: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基础设施

星地融合为卫星通信发展注入新动力

导航卫星在太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经过接收机接收 和处理后,可以获得接收机所处的时间、空间信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现在卫星 导航系统已能够提供动态厘米级定位、静态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服务,可为各 类终端提供所需的时空信息,帮助它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时空信息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以及各类智能传感器, 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场景创新不断涌现,应用范围广泛。根据千寻位置总结,时 空智能产业生态覆盖无人机、摄像头、农机、手机、测绘接收机、汽车、高精定位终 端、车载定位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终端,涵盖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港口、智慧矿 山、无人机航测、城市大脑、测量测绘、地灾监测、智慧巡检等数十个应用场景。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4)

北斗导航进入规模应用的关键期

我国于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设想,并结合我国在不同阶段技 术、经济发展实际,设置了三步走战略。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超四千亿元。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21 年发布的 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 4033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约 16.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 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 11%, 达到 1295 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 32.1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 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 19.9%,达到 2738 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 67.89%。2011-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21.48%,近年 来相对增速略有下降,但绝对增长相当可观,行业仍处在快速增长周期。

政策促进北斗产业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 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将北斗产业化列为重大工程之一。在此指导下,国务院 部署推进实施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项目,多地、多行业、多部门将北斗产业化写入 “十四五”规划,将有力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

北斗三号建成带来传统领域升级需求和创新领域渗透需求。相比于北斗二号系 统,北斗三号在位置精度、时间精度、可见卫星数、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指标上都有所 提升,因此在传统的测量测绘、车载导航、监管终端等领域产生了升级需求。此外, 受益于卫星导航精度的提升和前沿技术融合,高精度市场快速增长,新兴领域如地灾 监测、农机自动导航、数字施工等不断涌现,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产业迎集中度提升机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卫星导航产业链,涵盖了芯片、天 线、板卡等为主的上游,终端集成、软件平台等为主的中游和运营服务、解决方案等 为主的下游。但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2020 年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 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 7.79%。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5)

当前卫星导航行业集中度呈提升趋势,有利于规模较大的头部公司发展,主要有 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卫星导航行业技术门槛正在提高,高精度应用对卫星导航信号接 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政策支持培育骨干企业,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产业生 态,扶持企业做优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三是运营服务产值增长对服务响应、 销售维护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业将诞生芯片龙头和应用细分龙头。受新冠疫情、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加剧等影 响,国际供应链形势紧张,自主可控要求提升,芯片生产资源将优先向头部企业集中, 产生卫星导航芯片龙头。此外随着卫星导航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 结合,下游产值持续较快增加,细分市场的空间逐步扩大。这将推动行业参与者进行 差异化竞争,有利于应用细分龙头的产生。

军用市场迎双重机遇。军事领域卫星导航重要性凸显,它是实现联合作战的基础, 可以提高战场指挥能力,为武器弹药精确打击提供条件,为军事无人系统提供时空信 息。在推动国防信息化的进程中,军用市场迎来了更新换代需求和渗透率提升的双重 机遇。

智能驾驶推动高精度需求。当前汽车产品正迎来新四化发展趋势,即电动化、智 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以智能驾驶为重要发展方向的智能化对车辆实时位置具有高 精度的要求,是进行智能驾驶决策的重要基础。卫星导航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可提 供绝对位置等优势,在现有的纯视觉、多传感器融合、车路协同方案中,都发挥重要 作用。随着智能驾驶等级提高和渗透率提升,交通领域高精度需求将明显增长。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6)

卫星通信有望迎来建设高峰

卫星通信相比地面通信具有覆盖广、灵活性高等优势。卫星通信是以人造地球 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由于使用卫星作为中继站, 卫星通信相比地面通信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1)通信覆盖范围广。位于地球同步轨 道 GEO 的通信卫星,一颗即可覆盖 42.4%的地球表面。(2)灵活性高。卫星通信系 统的建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快速开展服务。(3)通信成本不随通信距离增加 而增加,适合远距离通信和对人口密度小区域的服务。(4)灾难容忍性强。在自然灾 害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发生时,仍能保持稳定通信,是应急通信的关键手段。但目前卫星通信传输速率低于地面通信,且要求地面设备具有较大的发射功率,因此往 往应用于特殊地域、特殊用途,不易普及使用。

卫星通信将从地面通信的补充转变为星地融合。随着高通量卫星、低轨通信卫 星等的发展,卫星通信速度、容量、成本等关键指标明显进步,星地融合、无缝网络 覆盖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 6G 中,空天地一体化无缝覆盖被认为是一 项关键创新,利用中低轨卫星实现广域覆盖,提供持续连接能力,利用地面基站来实 现热点区域覆盖,提供高速传输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天然融合。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顶层设计助卫星通信发展。2020 年 4 月 20 日, 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新基建范围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 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与 5G、物联网、工业互 联网共同成为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代表。顶层设计将优化卫星互联网 建设的政策环境,推动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卫星互联网行业,促进行业发展。

传统航天、商业航天共同推动卫星通信建设

星网集团正式成立。2021 年 4 月 29 日,国资委公告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星网集团是我国卫星互联网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它的正式 成立将有助于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加快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事业高质量发展。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7)

商业航天公司推出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卫星互联网是一种全要素的组合式 创新,在生产制造、组网运营、业务拓展和合作生态等方面,商业航天都可以发挥重 要作用。银河航天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 48Gbps 的低轨宽带通信 卫星,2022 年 1 月,银河航天 6 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已从其自主建设的卫星研发产 线下线,拉开了我国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的序幕。国电高科、九天微星、欧科微等企 业也提出了各自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并发射了试验卫星。

机载网络需求旺盛,当前渗透率较低。根据霍尼韦尔公司的调查显示,航空乘客 期望能在旅途中连接可靠的网络,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宽带通信服务以吸 引客户,目前美国主要航空公司绝大部分航班实现空中通信服务覆盖。出于对飞行安 全的谨慎考虑,我国民航客机机载网络接入业务起步较。Routehappy 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 6 月,中国安装机载 Wi-Fi 的民航飞机共计 455 架,占比 11.9%,安装卫星 WiFi 和 ATGWiFi 的共计 174 架,占比不足 5%。

船载卫星宽带通信需求亟待满足。根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的 《202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0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 9 万亿元,同比 增长 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0%。而我国目前大部分船舶仍然主要使 用窄带通信系统,亟待向宽带服务转变。船载卫星通信有着渗透率提升、窄带向宽带 升级的机遇,市场空间待拓展,也将助力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

1.4. 国防建设:政策和开支推动国防基建提速

政策持续利好,装备迭代更新

2019 年 7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首部综合性国防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国防》,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 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 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 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8)

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郑重宣示了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2021 年 1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军队装备订购规定》,是军队装备订购工作的基 本法规,规定明确了军队现代化管理理念,完善装备订购工作的管理流程。贯彻装备 现代化的管理,将会带来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此来提升现代化建设水平。

2021 年 11 月 25 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 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装备建设总体形态上,淘汰一代装备、 压减二代装备、批量列装三代以上装备,基本建成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 体系。传统地面作战、近岸防御装备数量适度压缩,远海防卫、远程打击等新型装备 加速发展。

国防预算稳步增长,提升空间依然广阔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 2.28 万公里,陆上邻国共 14 个;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 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 1.8 万千米,海上邻国 6 个。较长 的陆地及领海边界,导致我国的国防环境较为复杂。

近年来,我国国防预算保持稳步增长,从 2010 年的 0.53 万亿元增长到 2022 年 的 1.45 万亿元,12 年 CAGR 为 8.7%,增长速度较快;2018 年,增速达到 12 年来 最低,约 6.0%,之后四年又重新呈现上升趋势,2022 年上升到 7.1%。

我国国防装备费连续多年稳步增加,从 2010 年的 1773.59 亿元增长到了 2017 年的 4288.35 亿元。装备费占国防费的占比也不断增加,占比从 2010 年的 33.2%增 长到 2017 年的 41.1%。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9)

2021 年,全球军费预算额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我国人均军费开支为 148 美元/ 人,仅高于印度,低于其他所有国家,且仅为美国人均军费开支的 6.62%;从国防开 支预算占 GDP 比例来看,我国的比例也仅为 1%,远低于美国的 4.1%,表明我国的 国防开支预算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021 年,主要国家国防预算中,中国排名第二,为 2090 亿美元;美国依然高 居首位,为 7405 亿美元,是中国的 3.54 倍,而同年美国 GDP 仅为中国的 1.30 倍, 表明我国的国防预算增长空间依然广阔。(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品部件成长

2.1. 通用硬件:向高速、集中、国产化方向发展

服务器行业:中国市场领涨全球,国产龙头市占率提升

目前,数据中心新基建正在展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数 字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先后发布多个文件,包括《关于加 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 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新、 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将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引导全 国数据中心适度集聚、集约、绿色发展。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 持了稳健增长,伴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中国服务器保持了快速健康 的增长态势。据 IDC 的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为 1,632 亿元,同 比增长 12.7%,出货量 391.1 万台,同比增长 8.4%,领涨全球。预测到 2025 年, 中国区 X86 服务器将达到 407 亿美元,5 年 CAGR 约为 12.82%。

加速计算服务器和边缘计算服务器增速较快。从产品用途分类角度分析,中国加 速计算服务器 2021 年市场规模 31.78 亿美金,同比增长 66.4%,出货量 12.3 万台, 同比增长 36.3%,英伟达等 AI 加速计算板卡价值占比提升,导致销售额增速大于台 数增长。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0)

围绕边缘场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方案部署,为企业业务创新提供完善的数 据资产安全策略和实时计算能力支撑。同时元宇宙等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有望进一步加 速边缘计算的部署。未来 5 年,全球部署在边缘侧的服务器市场增长将远高于核心数 据中心的平均增速。预计到 2025 年全球边缘服务器市场规模约为 347 亿,5 年 CAGR约为 20.25%,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规模约为 73 亿元,CAGR 约为 22.17%。

2021 年国内服务器龙头浪潮,已经占全球总市场规模的 7.2%。从全球市场看, 浪潮所占份额连续多个季度稳步提升。联想、新华三等国内企业也正在不断提升市场 份额。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服务器龙头企业凭借中国市场的更快 增速,以及性价比优势全球份额稳步提升,与国际巨头 Dell、HPE 的竞争愈加激烈。

存储行业:外部存储和软件定义存储增速领先

全球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运作方式,对社会生产、商业运作模 式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网民数量增长,互联网设备接入数量快速增加,同时, 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在内的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进一步带动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 不断增长。根据 IDC 发布的数据,全球数据总量由 2019 年的 45ZB 将增长至 2025 年的 175ZB,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25.40%。从 2018 年到 2025 年,我国产生的数 据量将从 7.6ZB 增长至 48.6ZB。

根据 IDC 统计,2021 年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规模达到 66 亿美元,同比增 速约 25%,其中全闪存阵列(AFA)和分布式存储是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两大 关键因素。2021 年中国全闪存阵列(AFA)市场规模约 13 亿美元,同比增速超存储市场整体;预计每年将以 2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实现市场规模翻倍。

另一个存储的重要产品形态是软件定义存储(SDS),这种产品通常是服务器自 带硬盘通过软件,2021 年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规模为 23.42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45%,IDC 预测未来 5 年中国软件定义市场将以 14%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 长,2026 年市场规模接近 45.1 亿美元。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1)

网络设备:整体增速放缓,高端数据中心交换机增长亮眼

全球网络设备整体增速放缓。数据流量的高速增长推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规模持 续扩大。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17 年-2021 年全球交换机市场 CAGR 约为 4.54%, 企业及运营商路由器 CAGR 约为 1.13%,整体增速放缓。尤其是 2020 年受全球疫 情影响,全球网络市场出现负增长。随着疫情的缓解 2021 年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 收入为 3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9.7%。全球企业和服务供应商(SP)路由器市场收入达 到 1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

IDC 预计 2024 年中国主要网络设备市场(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无线产品)规 模将达 107.6 亿美元,较 2017 年相比增长 49.8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95%。

高速数据中心交换机快速增长。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速率正在 由 10G/40G 向 25G/100G 升级演进,25G/100G 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需求呈现快速 增长。根据 IDC 数据统计,我国 25G/100G 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市场规模将由 2017 年 的 1.08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 25.13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56.86%。2021 年第四季度 100G 端口占比市场总收入的 24.7%,端口出货量增长 17.3%,更高端 的 200/400GbE 交换机的市场收入环比增长了 40.4%,端口出货量环比增长了 22.9%。

光模块行业:海外市场快速增长,头部厂商优先受益

根据 Lightcounting 的统计数据,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在经历 2016-2018 年连续 三年的停滞之后于 2019 恢复增长,2020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 81 亿美元。 Lightcounting 预计 2026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为 176 亿美元,2021-2026 年的复 合年增长率为 13.7%。

境内和海外的市场预期表现出很大的反差,2022-2024 年国内光模块市场增长率 分别为 0.8%/-0.1%/1.1%,而境外光模块市场增长率分别为 24.7%/17.6%/17.1%。 根据 Lightcounting 统计和预测,2021-2026 年全球 Top5 云计算公司(Alibaba、 Amazon、Facebook、Google、Microsoft)的累计光端口能力保持 45%的年复合增 长率。2022 年开始,出于网络架构、业务属性、流量增长、成本因素的考虑,全球 Top5 云计算公司会持续推进网络升级。Facebook 和阿里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了从 100G 向 200G 过渡的方案,这将推动 200G/400G 光模块需求同步提升。2022 年 800G 光模块开始批量部署,其市场份额将于 2024 年超过 400G 光模块。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2)

数通光模块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内部的以太网光模块、光连接器(AOC、DAC)、 CWDM/DWDM。Lightcounting 预测,2022-2024 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同 比增长 19%/13%/13%。

其中,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数据,2022-2024 年 100G 及以上高端以太网光 模块销售额分别达到 49.86/57.18/63.39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30%/15%/11%。

根据 Lightcounting 的统计数据,2010-2020 年,国内光模块厂家全球份额从 16.8% 提升到43.9%,其中2011-2020年平均每年提升3.1%,最近5年平均每年提升3.2%。 2010-2020 年,中国 TOP10 组件和模块供应商的总收入增长了 9.3 倍,相比之下, 境外光学元件和模块供应商的综合收入增长了 2.0 倍,产业东移趋势明显。

我们预计国产厂家 2022-2024 年市场占有率每年增加 3%,结合 Lightcounting 全球光模块市场预测数据,我们测算 2022-2024 年国内光模块行业规模分别为 54.28/63.64/74.32 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2.9%/17.3%/16.8%。

2.2. ERP:数字底座凸显,国产替代加速

ERP (企业资源计划)是由 Gartner 提出的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整合了企业 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 统。当前在我国 ERP 所代表的含义已经有所扩大,ERP 作为企业级管理软件的数字 底座,具有向 HR、供应链、CRM、BI 等企业软件的高延展性。

ERP 行业增速放缓,国产替代加速。IDC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 ERP 市场规 模 346 亿元,同比增速 14.57%。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前瞻产业研究院预 测,中国的狭义 ERP 产业增速也将放缓,预测到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54 亿元, 5 年 CAGR 约为 5.16%。但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了云服务的模式,订阅式的收费模 式将利于行业头部企业进一步增强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3)

2022 年 3 月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 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 动,指导央企立足新发展阶段和信息技术变革大势,对其提升财务管理数字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俄乌冲突,信创政策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预测此项政策的落地 将催化央企内部 ERP 支出,细化 ERP 落地节奏,加强其落地可见性,产品力和本 地化服务能力强的国产 ERP 龙头厂商有望受益。

我们汇总了国家统计局的企业数量的数据,中国 ERP 协会相关当前国产化率数 据,招采网的中标金额,预估到 2025 年产化率提升的幅度,测算出了国产替代的市 场空间,保守估计不低于 454 亿人民币。

2.3. 导弹部件:武器装备升级迎来新机遇

导弹是现代战争最重要武器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的标志。导弹的超强进攻性及 强大威慑能力,使其成为维持战略平衡的支柱、实行精确打击的必备武器、非对称作 战的撒手锏以及现代防御体系的支撑平台。在建设现代化国防及加强军队武器装备的 过程中,发展导弹武器装备是一国的必经之路。

2019 年阅兵,共亮相 17 款导弹;相较于 2017 年阅兵的装备展示,其中 10 款 导弹为首次阅兵亮相,说明我军导弹装备正在快速迭代更新中。

导弹的下游为导弹总体,包括各研究院和总装厂,导弹总体的设计研发,涉及空 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导航等多门复杂学科,技术壁垒高;中游是以导引头及配套产 品为代表的部件级及组件级产品,产品涉及学科多,技术壁垒、资质壁垒高;上游为 元器件及原材料,产品受国产化及信息化双驱动,板块发展迅速。

2022 年一季度,导弹领域相关公司整体表现较好,业绩增长幅度较大。选取导 弹领域相关 39 家上市企业,2022 年一季度总体营业收入 283.76 亿元,较上年同期 的 239.60 亿元增长 18.43%;扣非归母净利润 41.9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33.15 亿 元增长 26.58%。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4)

研究范围内,近四年导弹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始终保持 10%以上,表 明行业景气度始终较高。从总体来看,随着需求的增长以及产能的释放,导弹领域已 经进入发展快车道,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都快速增长。

分析导弹相关上市公司,其 2022 年一季度预收款项与合同负债出现快速增长, 总和为 156.09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5.72 亿元增长 175.18%。军工行业属于典型的 订单式生产模式,军方根据需求向企业签订订货合同,企业收到的预收款项与合同负 债越多,表明行业越景气。2022 年一季度预收款项与合同负债的快速增长,表明行 业进入快速增长模式。

2022 年一季度存货为 528.16 亿,较上年同期的 417.56 亿增长 26.49%,表明 上市公司对未来较有信心,处于积极备货状态。

按具体板块划分,总装、部件级产品、组件级产品、元器件、原材料及加工的营 业收入均有 12%以上的增长。从归母净利润来看,除部件级产品板块增长为负外, 其余各板块增长均较大。

总装板块,公司业绩与在研及批产型号投产节奏关联度较高,营收及净利润弹性 较大。根据“储备型号多、备战/训练需求旺、业绩空间大”的标准。根据“产品利润高、批产节点至、历史包袱 轻”的标准。组件级产品板 块,行业受国产化影响较大。根据“客户资源丰富、国产化率高”的标准。根据“核心技术强、国产化率高”的标准。原材料及加工板块,行业受技术迭代更新及“军转民”影响较大,未来发 展空间广阔。(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5)

3. 数字经济在各领域应用发展势头良好

3.1. 金融 IT:持续保持较快发展

金融科技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2022 年初,金融行业相关主管部 门和行业协会密集发布金融科技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引领金融科技发展。2022 年 1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提出八个方面 的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深化金融服务智 慧再造等。2022 年 1 月 26 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 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 防范等。2022 年 2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 发展规划》,要求拓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

银行 IT 投入稳定增长

发展金融科技提升至银行战略高度。金融科技正处在发展浪潮中,大数据、云计 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主要银行将金融科技提升 到了战略高度,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构建敏捷 的业务能力。国有大行纷纷制定发展规划,引领行业发展,如农业银行深入实施信息 科技 iABC 战略;工商银行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3 年);建设银行审议 通过2021-2025年金融科技战略规划;交通银行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 邮储银行统筹规划信息科技“十四五”发展方向;中国银行成立金融数字化委员会。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也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6)

国有大行信息技术投入规模庞大,中小行提升空间广阔。2021 年,国有大行和 部分全国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在 3%左右。六大国有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 合计约 1075 亿元,同比增长约 12%,其中工农中建邮储五家银行投入均超过百亿元, 工商银行投入总额最高,达 259 亿元;交通银行投入占营收比例最高,达到 3.25%。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科技投入 13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01%;中信银行科技投入 75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68%。中小银行同样重视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人员占总员工数比例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水平相近,但受限于中小银行营收规模和员工规模,其资金投入、科技人员绝对值与 大行具有差距,数字化水平提升空间广阔。

金融机构的技术投入与数字创新实践将主要集中于三大方向。(1)基础技术建 设与升级:分布式核心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基础技术及工具的投入和升级建设;(2) 业务需求导向的数字化实践:满足机构对自身业务的数字实践需求,解决所面临的“生 产力瓶颈、可信关系难以构建”等问题;(3)基于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实践:如 在数字人民币基础上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加载智能合约应用、在数字监管体系中进行合 规科技的实践探索等。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展,银行 IT 迎新机遇。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 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2022 年 4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 行宣布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增加 11 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 省张家口市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数字人 民币的应用和扩展,将首先带来银行 IT 系统的新建、改造需求,而后将不断涌现场 景应用创新,带来相关开发需求。

资本市场改革带动证券 IT 发展

资本市场持续繁荣。近年我国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2021 年 A 股全年成 交金额达 257.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76%。此外,根据 BCG 数据,截至 2021 年 底,中国资管市场规模达到 1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创下历史新高。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7)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动证券 IT 发展。2021 年,资本市场改革继续扩大和深入。 制度改革方面,11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金 融基础设施方面,4 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落地,11 月北京证券所交 易成功开市。金融创新产品方面,6 月沪深交易所首批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正式上市 交易,7 月试点区域扩展到全国范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实现 了个人投资业务的创新;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迎来了快速发展,试点机构总数扩展,基 金投顾业务指引文件开始征求意见。外资开放准入也在继续扩大,外资独资券商及公 募基金陆续获批进入中国市场。资本市场的改革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应的证券 IT 技术和项目开发予以支持,持续带动行业发展。

证券业信息技术投入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我国证 券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从 2017 年的 159.86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62.87 亿元,年 平均复合增速为 18.03%,金额累计达 845 亿元;信息技术投入占上年度专项合并口 径营业收入比重从 2017 年的 4.90%增长到 2020 年的 7.47%。2019 年摩根大通、 花旗集团信息技术投入分别折合人民币达 685.13 亿元、493.71 亿元,占上年度营业 收入的 9.01%、9.71%,是我国证券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 3.34 倍、2.41 倍。我国 证券行业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投入与海外机构存在明显差距,有较大提升空间。

保险 IT 促进保险业转型和发展

保险科技建设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险科技推动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从 而赋能保险业务创新,提升保险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保险发展方式。根据 IDC 报 告,2020 年中国保险 IT 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 121.4 亿元,同比增长 18.21%,2017 年至 2020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22.90%,增速超过保费收入增速,占比不断提升。

2025 年保险业信息科技投入有望超过 500 亿元。2021 年 12 月 29 日,中国保 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 科技在线上化率、自动化率、信息技术投入占比、信息科技人员数量占比等关键指标 的发展目标。银保监发布数据显示,保险业 2021 全年保费 4.49 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4.05%。《规划》中提到推动实现行业平均保险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 比率超过 1%,如考虑保费收入保持约 4%增长,2025 年保险业信息科技投入有望 超过 500 亿元。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8)

“保险 ”趋势开拓新兴需求。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保险行业科技投入增长,保 险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连接愈发紧密,险服务正在逐步嵌入各行各业、各类风险点上, 在医疗、汽车、能源、电力、养老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 IT 市场空间 进一步拓展。

3.2. 智能矿井:政策推动改造开启

2016 年起,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智能化煤井开采产业发展。2016 年国家 发改委和能源局对实现全面智能化煤井开采目标做出明确要求,提出 2030 年实现全 面智能化开采。2020 年,国家层面对智能化煤矿建设发展所需的现代化技术建设、 核心领域布局做出明确指示,推动技术与产业端深度融合。随着技术层面逐步推进, 国家持续跟进产业落地层面发展,审核确定 71 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2021 年,中国智慧矿井建设发展进入高热期,国家层面出台管理与验收机制,确保产业健 康平稳运行。

地方层面紧跟国家政策指引,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新疆、黑龙江、内蒙古 等国内主要煤炭厂区相继出台政策,明确各省市智慧煤矿建设目标,助力煤炭智能化 建设。

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智慧煤矿改造市场空间约 834 亿元。根据中国煤炭 工业协会统计,2020 年中国现有煤矿数量近 4700 处,其中千万吨级矿井数量约 80 处,中型矿井数量约 1200 处;2021 年中国煤矿数量约 4500 处。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 年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中“十四五”煤炭行业发展目标,2025 年中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根据《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通知》 中审核确定 71 家煤矿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我们预估 2020 年千万吨 级智慧矿井渗透率为 2%,中型智慧矿井渗透率为 1%,并预计 2025 年底超大型和 中型智慧矿井渗透率将分别提升至 40%和 30%。安永发布《智慧赋能煤炭产业新万 亿市场》统计,已有生产型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升级费用约 1.49-2.63 亿元,预计 2025 年底超大型和中型智慧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费用分别为 2.04 亿元和 0.88 亿元。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19)

3.3. 医疗信息化:双重受益于医疗信息化和新基建

医疗信息化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政策驱动,政府持续推进的医药卫生改革、医疗数 字化转型升级及其所带动的医疗信息系统架构升级和新兴信息化技术应用是医疗信 息化行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据 Frost&Sullivan《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预 测,2021 年预计狭义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 175 亿元左右,到 2025 年中国医疗 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474 亿元人民币,2021-2025 年的 CAGR 约为 28.14%。

新增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现存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在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5G 技术、机器人等领域也将产生更多机会。我们结合卫健委、CHIMA 调查报告、招采网数据进行测算,保守估计未来仅医院信息化(新建 存量)相关支出将达到年均 244 亿元(考虑到新建医院施工周期,信息化项目通常比基建工作推 迟 1-1.5 年)。

3.4. 网络安全:政策驱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 IDC 最新预测,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有望达到 102.6 亿美元。预 计到 2025 年,中国网络安全支出规模将达 214.6 亿美元,2021-2025 年以 20.5%的 年 CAGR 增长,增速位列全球第一。从产品类型维度预测,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 IT 投资规模到 2025 年将达到 94.5 亿美元,约为 2021 年投资规模的两倍。值得关注 的是,未来五年,网络安全硬件仍将是网络安全市场中规模占比最高的一级子市场, 占比规模均超过 40.0%。在 2021-2025 的五年预测期内,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复合增 长率将达到 18.4%,市场前景可观。从安全软件的角度来看,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 业业务迁移到云计算平台。同时,最终用户对于统一安全能力的平台类产品需求也在 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IDC 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将成为中国网 络安全市场中增速最快的一级子市场。到 2025 年,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9.0 亿美 元,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23.9%。中国安全服务市场将以近全球两倍的五年复合增长 率快速增长。IDC 预测,在 2021-2025 的五年预测期内,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年 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0.8%,到 2025 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61.1 亿美元。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0)

4. 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分析

4.1. 投资策略

基础设施环节我们看好东数西算、电信运营商以及国防基建。东数西算总体规划 落地,未来随着东部数据中心向核心枢纽汇聚,淘汰 “老旧散小”产能,北上广深 存量优质 IDC 资源价值会进一步提升;西部 IDC 的利用率有望改善,相关企业营收 水平有望逐步提升。电信运营商三家公司自2019年以来ARPU值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C 端业务 2022 年有望维持平稳增长;随着“东数西算”和“数字化转型”推进,运 营商政企业务将成为主要驱动力,增速强劲、成长性凸显。国防开支稳步增长,2018 年开始占 GDP 比重重回升势,2022 年上升到 7.1%;在装备建设总体形态上将基本 建成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远海防卫、远程打击等新型装备加速发 展。在卫通卫导领域,长期看好北斗三号建成带来传统领域升级需求和创新领域渗透 需求,国资和民企共同推进低轨卫星组网建设。

产品部件环节我们看好通用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进程、国防军工中的导弹部件。 存储、网络、计算等基础硬件设备整体向高速、集中、国产化方向发展,国产服务器、 交换机、光模块头部企业全球份额稳步提升、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东移明显。ERP 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国产替代加速,云服务增强头部企业优势、订阅式增强业务的 持续性和稳定性。导弹装备正在快速迭代更新中,22Q1 导弹总装、部件级产品、组 件级产品、元器件、原材料及加工的营业收入均达到双位数以上增长。

数字经济行业应用环节我们看好金融 IT、智能矿井等应用场景。金融 IT 相关政 策密集出台,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银行、保险、证券 IT 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主 要银行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高度,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 态化转型;注册制、公募 Reits、基金投顾等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应的 证券 IT 技术和项目开发予以支持;保险科技“十四五”规划在线上化率、自动化率、 信息技术投入占比、信息科技人员数量占比等关键指标的发展目标。智慧矿井建设发 展进入高热期,国家层面出台管理与验收机制、地方层面明确各省市智慧煤矿建设目 标。医疗 IT、网络安全等仍然具备长期成长性,政策叠加医疗新基建持续拉动医疗 信息化建设,IDC 预测十四五中国网安相关支出将以 20.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增 速位列全球第一。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1)

4.2. 重点公司分析

奥飞数据:绿色数据中心稳步发展

2021 年末公司自建自营数据中心总机柜数约 1.99 万个,较 2020 年末增长 24%, 机房使用面积超过 12.5 万平方米;在建项目数据中心的机柜储备规模超过 5 万个, 均分布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内及中西部省会城市,与东数西 算发展规划方向一致,与主要目标客户长期需求匹配。公司与百度先后就广州南沙数 据中心和廊坊固安数据中心新建项目签署了《合作意向通知书》,合作期内项目合作 总收入预计约为 10 亿元和 9.5 亿元,上述数据中心资源将于 2022 年内交付使用。

公司组建了新能源团队并投资设立广东奥飞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完成对廊坊讯云 数据中心等自有数据中心项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建设,同时也有序开展其他 外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签约和建设。截至 2021 年底,奥飞新能源在广东、广西、 江西等多个省份合计签约开发项目已达 35 个,签约总体装机容量规模接近 100MW。

中国电信:2022 年开局良好,营收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营收利润保持高增长,延续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2022 年 Q1,公司营业收入为1,185.76 亿元,同比增长 11.5%,其中服务收入为 1,100.24 亿元,同比增长 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2.23 亿元,同比增长 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9.85 亿元,同比增长 10.4%。公司保持了 2021 年 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共建共享成效显著、智慧家庭贡献提升,传统业务稳定增长。2022 年 Q1,公司 移动业务收入为 490.14 亿元,同比增长 5.0%。主要原因是共建共享显著提升网络质 量,公司 Q1 移动用户数同比增长 6.5%。2022 年 Q1,公司宽带业务收入达到 296.45 亿元,同比增长 4.9%。其中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 22.5%,拉动宽带综合 ARPU 达 到 46.7 元,智慧家庭价值贡献持续提升。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2)

产业数字化业务继续加速增长,营收占比再创新高。2022 年 Q1,公司充分发挥 天翼云的市场竞争力,继续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2022 年 Q1,公 司产业数字化业务加速增长,收入达到 294.14 亿元,同比增长 23.2%。产业数字化 业务营收占比 26.7%,较 2021 年提高 2.1 个 pct,营收占比再创新高。

中际旭创:境外市场优势明显,行业龙头业绩增长可期

光模块行业是光通信产业中游的集成封装行业,上游的光电芯片厂家和下游的用 户均具备集中度高的特点。2020 年疫情以来,以北美数通市场为主,100G 以上数 通光模块需求成为驱动行业增长主要因素。过去十年,凭借国内成本优势,国内厂家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2022-2024 年,北美数通市场进入 200G/400G 光模块规模部署 期,国产光模块行业再迎增长周期。

公司在北美数通市场有明显的客户资源优势,Google 在 2014 年成为公司股东, 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 Facebook、Amazon 等头部客户也保有稳定的订单份额。基于稳定的订单规模,公司和北美、日本的上游关键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 作关系。形成了从客户订单,到供应链管理,再到批量交付能力的正向循环。

公司通过量产 100G 光模块切入北美数据中心市场,并逐步具备行业领先 400G 光模块研发、测试、交付能力。2020 年公司成为全行业最早发布 800G 光模块产品 的公司,同时在硅光产品领域具备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领先行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帮 助公司充分把握产品投放初期的高利润、助力公司保持产品规模部署期的高市场份额、 确保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新易盛:高端产品产能充沛,境外业务高速增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光通信行业领域,专注于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点对点光模块和 PON 光模块,不同型号光模块产品已超过 3000 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宽带、电信通讯、FTTx、数据中心、安防监控和智能电网 等行业,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据 Lightcounting 统计 数据,公司在 2020 年全球光模块厂商的排名中首次跻身第九。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3)

公司聚焦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契机,围绕主业实施垂直整合,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加强与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厂商及经销商合作,实现公司产品升级转型,成 为光通信模块、组件和子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公司 2020、2021 年海外业务营收分别 同比增长 127.04%/105.91%,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公司已经具备数据中心 100G、200G、400G 高速光模块量产能力、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装和光器件封装工艺。前沿领域研究方面,目前已成功推出基于硅光解 决方案的 400G 光模块产品及基于 EML 和 SiPh 解决方案的 800G 光模块产品组合。

2020 年公司启动定增近 18 亿元,用于“高速率光模块生产线项目”,聚焦于提 升 5G 通讯光模块、100G 光模块和 400G 光模块的产能,规划新增年产能 285 万只 高速率光模块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高端光模块领域的竞争地位。

紫光股份:ICT 基础设施龙头,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ICT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直接受益于友商份额出让。公司核心子公司新华三集团 是国内领先的 ICT 基础设施提供商,拥有“芯-网-云-边-端”一站式解决方案。其核 心产品中国市场市占率领先,当前主要友商受制于部分芯片供应问题,开始逐步减少 或者让出部分服务器和运营商路由器市场,将会让新华三直接受益于份额提升。

经营质量明显改善,核心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核心控股子公司新华三集团全年 实现营业收入 443.51 亿元,同比增长 20.52%;实现净利润 34.34 亿元,同比增长 22.24%。2021 年 IDC 数据表明公司核心产品中国区市占率稳中有升,其中以太网交 换机份额 35.2%、企业网路由器份额 31.3%、X86 服务器份额 17.4%,均位居前列。

国内市场增速提升,紫光云和国际市场表现亮眼。2021 年公司国内企业网营收 362.58 亿元,同比增长 22.56%;国内运营商市场 64.15 亿元,同比增长 13.04%, 多品类集采中标份额提升,在手订单充足。紫光云营收 10.09 亿元,同比增长 67.84%, 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日趋完善。同期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新增 4 家国际子公司 (总计 12 家),国际业务实现营收 16.78 亿元,其中 H3C 品牌产品和服务收入达到 7.14 亿元,同比增长 48.81%,未来增长值得期待。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4)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宽护城河。持续加大的 ICT 技术和解决方案研发投 入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份额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 年研发投入 48.81 亿元,同比增长 14.15%,公司发明专利累计申请总量超过一万件。公司在网络、服 务器、存储、云计算、安全等重点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已建立起较宽的技术护城河。

雷电微力:技术水平扎实,批产产量提升

研制型号众多,未来业绩可期。公司目前有三个型号产品贡献主要营收。在有源 相控阵微系统方面,2018 年实现 M03 产品定型批产,2019 年实现 R03 产品定型批 产;在通信数据链类产品方面,2020 年实现 TG120 营收,2021 年预计可将收入保 持稳定。此外,根据 2021 年 8 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共有 11 个处于研制 中的项目,项目阶段从方案研制初期至定型中均有涉及,表明公司未来业绩可持续增 长。

手握订单充足,持续经营能力突出。2021 年 8 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披露的 2000 万元以上订单,金额总计 22.94 亿元,其中 5.86 亿元在 2018 年至 2020 年之间确认 收入,剩余 17.08 亿元尚未确认收入;2021 年年报披露,2021 年营收 7.35 亿元, 假设其中 80%收入来自招股说明书披露订单,则还剩余 11.20 亿元订单。此外,2022 年 2 月,公司发布公告,其与客户签订两份配套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 12.28 亿元和 11.79 亿元,总计为 24.07 亿元,大额订单验证其业绩增长可持续。

积极提升产能,全力保障交付。随着公司参与研发项目的陆续定型批产,现有产 能很难满足未来公司的市场需求。为解决生产经营场地、设备及人员不足问题,增强 相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公司拟募集资金 6.3 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技改扩能建设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根据公司 2022 年 1 月披露的业绩预告,公司 稳步扩充产能,全力保障订单交付。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5)

红相股份:多板块业务协同发展,出清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板块业务多样,技术积累丰厚。军工领域:子公司星波通信专业从事射频/微波 器件、组件、子系统及其混合集成电路模块的研制生产,技术积累十余年,技术研发 能力强、产品工艺可靠性高、客户需求响应快。其微波产品频率范围覆盖了从 DC 至 40GHz 的频段,可为武器系统及通信系统进行定向研制和配套生产,目前主要客户 为军工研究院所以及军事装备生产企业。

电力领域:公司在国内电力行业对状态检测、监测尚处于探索和萌芽阶段的时候, 就开展了相关的技术宣贯及推广应用工作,并在用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子公司涵 普电力的品牌创办已有 20 多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三分之二的发电企业,现已 在国内发电领域的细分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优质的客户资源。

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清除资产包袱。2021 年度受全球疫情持续、国内能耗双控、 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银川卧龙的牵引变压器业 务营收大幅下降。公司计提了收购银川卧龙的商誉减值 67,099.45 万元以及无形资产 的资产减值 3,615.90 万元。出清资产包袱,对红相股份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考虑到近期披露的商誉减值等情况,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营 业收入分别为 14.82/15.89/17.1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3/2.30/2.66 亿元,EPS 分别为 0.45/0.64/0.74 元/股,对应 PE 为 32x/22x/19x。

恒生电子:金融 IT 龙头,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资本市场投入持续增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17-2020 年券商 IT 整体投入增 速达到 CAGR 17%,总金额超过 800 亿元,但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预 计未来行业投入仍将持续高速增长。恒生电子经过 25 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 IT 行业龙头,其证券核心交易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长期保持较高市占率。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6)

传统业务保持高速迅速,创业业务亮眼。大零售业务营收 21.11 亿元,占比 38%, 资管业务营收 17.06 亿元,占比 31%,财富中台、理财销售、投顾业务等产品线以 及大资管业务的投资交易管理、资管运营平台等产品线均取得了较好增长。创 新业务营收 8.04 亿元,占比 15%,在创新业务方面,数据服务、数据终端应用、数 据中台、智能投研等业务增速较快。

核心系统升级换代进展顺利。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公司推 出了新一代分布式产品 O45、UF3.0 等核心系统,2021 年 12 月,华宝基金上线 O45, 样板点树立完毕,积累了大量的升级经验,预计后续将促进更多存量客户升级迭代, 且项目实施效率将逐步提升。

外延式并购深入银行保险领域。2021 年恒生先后通过收购保泰科技进入保险核 心系统领域,通过控股子公司云赢网络收购 Finastra 旗下银行资金管理系统 Summit 在中国的产品独家经营权和独家许可开发权,直接进入大中型银行提供服务,公司有 望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系统产品线布局。

神州信息:拥有金融信创全栈能力,领跑银行 IT

领跑银行 IT 行业。公司拥有超过三十年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的经验,近年 来持续聚焦金融科技战略。在 IDC 发布的报告中,公司获得基础业务类解决方案、 核心业务解决方案、开放银行解决方案及渠道管理解决方案四项排名第一,其中核心 业务解决方案、渠道管理解决方案已连续 9 年排名第一,持续领跑中国银行业 IT 解 决方案市场。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3.56 亿元,同比增长 6.27%;归母净利 润 3.76 亿元,同比下降 20.92%。

拥有金融信创全栈能力。公司金融信创业务已经形成五大业务体系,覆盖最广泛 的金融行业客户,拥有从金融基础设施到金融行业应用全栈金融服务能力,以及从金 融级分布式架构到分布式平台再到分布式核心全栈产品体系。公司已基于分布式核心 应用系统,完成与华为、曙光、中芯、中标麒麟、腾讯云等国产厂商的产品认证测试, 相关性能指标完全满足金融机构对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

计算机行业前景分析(计算机行业专精特新专题报告)(27)

场景金融持续落地增长。公司深耕多元金融业务场景,在三农场景、中小微企业 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等形成了依托场景、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与解决方案。 2021 年,公司银农直连业务签约 2.82 亿元,同比增长 46.39%;在原有银税直连的 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信贷一体化服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已在建设银行、 广发银行、北京银行等近 20 家银行实现落地建设,推出“数字预付式消费服务平 台”试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