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闺女刚出生的时候躺在摇篮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昏昏沉睡,偶尔睁开眼睛似乎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每次睁开之后,她都会认真观望眼前的这个崭新世界。医学告诉我,新生婴儿的视力极弱,只能看到眼前20公分的物体,而且还是黑白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的好奇心。而到了七个月左右的时候,她能慢慢爬出摇篮到地上,好奇心更浓了。她能看清楚各种彩色的东西,会把能抓到的所有东西都放在手里把玩,甚至放到嘴里品尝。大部分时间,都是奇奇怪怪不好吃的东西,但是运气好了,可能还会是片掉落的面包,这还挺好。经过我的观察,她的探索逻辑很简单:东西就在那里,我要看一看尝一尝。

每每看到这些温情之余,我脑子里也总会冒出一个想法:人类探索宇宙,其实也是如此。

生命演化了数十亿年,终于诞生了最智慧的生物,人类。地球,也成为一个完美的摇篮。人类在绝大部分历史中,是在无知和荒芜中昏昏沉睡。对头顶星空偶尔的观测,也被赋予了迷信和想象的意味。近代的文明带来了望远镜,可通过它看到的范围也是极小极模糊的。直到1950年代进入航天时代,人类开始走出地球这个摇篮,逐渐探索地球的周边。我们会派出探测器详细观测,也会通过载人航天实地探访。有很多失败,自然也有巨大的成功。我们进行航天探索的逻辑其实也同样简单:宇宙就在那里,我们要看一看摸一摸。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为什么要进行宇宙探索)(1)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航天探索还非常初级。无人探索中,最远的旅行者1号也仅飞出去了230亿千米;而人类的实际脚步,仅到了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这比起宇宙实在太渺小了。宇宙很老,已有138亿年的历史,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它的实际尺寸还要大于这个年纪乘以光速。根据目前的天文学研究成果,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已有465亿光年半径。1光年就是长达9.5万亿千米之远,即便现在坐上中国的“复兴号”高铁一刻不停往前冲,走完1光年也至少是300万年后,这时间甚至远远超过了人类进化历史。可想而知,宇宙的尺寸是个多么恐怖的数据。对了,这些数据都是人类已有知识,它们还在随着人类科技提升带来的更多宇宙认知快速“增长”。

从你和我之间的距离,到我们日常的生活范围,国家,大陆,地球,地月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群,室女超星系团,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哪怕这些空间的尺寸从100千米级逐渐上升到1亿千米级,它们在宇宙的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人类,实在太渺小。宇宙,实在太庞大。如果人类只能偏安于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抑或是宇宙中只孕育出了人类这种“高等级生命”,都太浪费这巨大的时空。

人类,必须要离开地球摇篮。外面的世界很大,就算付出很大代价,就算没有什么“收获”,我们都应该出去看看,这是进行宇宙探索最本能的意义。

好奇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