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了解鲁迅先生,你必知道其前期作品《呐喊》的力量。他是一个伟人,他是历史勇敢的呐喊者,他把时代写进作品,把反抗写进故事,让你以为是这样的中心,其实是那样的意思。

《社戏》写于1922年,那是怎样的背景?那是辛亥革命过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是革命却并不彻底。后接封建军阀统治,封建思想仍旧紧紧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仍旧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仿佛被关在落后的笼子里,没有几个人飞出去,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是让人担忧,成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鲁迅先生把眼光放到了这些未来的创造者身上,他知道少年是国家的兴衰之关键。《社戏》着笔于此,用深切“自我”感悟,拉开戏台幕布,又何尝不是拉开人们关注儿童之帘。以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

《社戏》前段展现我的“只看过两回中国戏”,一次在民国元年初到北京,第二回是募集湖北水灾捐。用朴素的语言讲解“我”的两次观戏,无津无味,丝毫谈不上有趣或是兴奋。我看到这里以为这篇文章可是要结束了,他多么明显地告诉我们,民国的戏毫无吸引,那些所谓的绅士他学不来,他自然观赏不来这些“文化人”的消遣。鲁迅先生被称大家又岂是我等小辈可知,后来看完,满心敬佩。

《社戏》后段写了没有算进“两回中国戏”的童年观戏,运用极其多的笔墨将这次观戏娓娓道来,那些人物都有名字,那些风景都有细绘,那时的感觉都让人身同自己。

鲁迅先生笔下有一个系列,那就是乡下待客系列。同《故乡》里一样,《社戏》里也充满了待客之道,“城里人”与“乡下人”区分十分明显,他们每一个人都认清了自己的地位,他们不允许自己对客人有丝毫的怠慢,礼教十分严格,不论是老人,亦或少年。不论是哪篇文章里的“我”,只要是客人,那都必定是优待的对象,全村优待的宝贝,谁都欢喜的那种。这便是鲁迅先生笔下常常会见到的,他想表达什么?我想或许是叹息世俗愚昧的礼教,用这些虚无的东西禁锢个人的天性,把有些人捧得太高,又把有些人踩得太低,这都是弊端,社会的缺陷。城市里满是学识子弟,乡下百分之九十九都不识字,这便是悲哀。

看戏是一件多么不值一提的事情,却在这里被详细描绘,两岸的豆麦多次出现,鲁迅先生用白描手法将看戏路上的风景一笔一划勾勒。重点真是去那赵庄看一出戏吗?不是的,重点是路上的风景和少年,那是自由的少年,没有拘束的少年,那时的他们才是真正的翱翔穹顶的飞鹰,像芦苇一样蓬勃向上,风吹不倒。对着戏台各抒己见,骂的骂、吵的吵,无趣便打道回府,饿了便偷豆煮着吃。忘却规矩,自由自在,这便是“我”多年观戏寻不到趣味的根本,再也没有那晚的向往和美好,所以了无生趣。

文中同其它文一样也有典型人物形象。那十几个带我看戏的少年是希望和向往;那被偷豆的六一公公是典型思想被禁锢的农民;那嘱咐千万松待不得的外祖母是礼教僵化的护卫······用各色人物构架故事,让你慢慢参悟,逐渐了解,这是鲁迅特色,这样的文章急不得,只能娓娓看去罢了。

鲁迅先生是读不完的。

社戏主要是什么(浅谈社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