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修文,对刘秀来说,绝不是简单地表表姿态,而是一条原则,一个方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光武中兴形成原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光武中兴形成原因(历史书上说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形成原因

偃武修文,对刘秀来说,绝不是简单地表表姿态,而是一条原则,一个方针。

这些年来,匈奴趁中原动乱,不断剽掠边境,这对很多中原帝王来说,简直是孰可忍,孰不可忍,但凡能喘过一口气,都会以倾国之力来跟匈奴算算帐。

可刘秀作为一个有追求,有性格的中兴之主,他的观点却是与民休息,息事宁人。

他罢省定襄郡(治山西右玉南),徙其于西河(治今山西离石),徙雁门(治今山西朔州东南),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之阳高县),上谷(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等郡,吏民六万余口全迁入居庸、常山以东,向匈奴示以忍让、退缩。

刘秀这个举措,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因为以刘秀手下的百战之兵、百战之将和匈奴对砍,并不见得就输。

可是刘秀却就做了这样的决定。

他这样做,无非是想减少边境上的军事摩擦,减少兵役和劳役调度,让百姓休养生息。

匈奴却得寸进尺,刘秀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一度进至天水、扶风、上党。

次年,又侵犯上谷、中山。

这实在太欺负人了!

然而,刘秀——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一忍再忍,努力克制自己,愣是没有因此发动战争。

西域各国诸如莎车、鄯善等国不堪匈奴的折腾,纷纷派使者进贡,表示愿意归属汉朝,共同对抗匈奴。

刘秀以中国刚刚安定为由,不答应。

不答应,就意味着把莎车、鄯善等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因为,这些国家在匈奴的侵夺中,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投降匈奴。

可刘秀就是不为所动。

所幸的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 PGC_COLUMN --}

匈奴步步进逼,气焰嚣张,连老天也看不过眼了。

接下来的连续几年,其境内遭受到了连年的旱蝗,“赤地数千里,人畜死耗大半”。

这还不够,东面的乌桓还借此机会,连连向匈奴发动攻击,逼迫得无数匈奴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匈奴的国力因此日下千里,国势衰微。

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口,匈奴贵族中又发生了争夺统治权的内讧。

应该说,这正是消灭匈奴的大好时机。

这样的时机,千载难逢。

刘秀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

时任左中郎将的臧宫与杨虚侯马武联合上书,请求要将大汉的心腹大患彻底从地球上清除,一了百了。

他们说:“数万匈奴人的性命全悬于陛下一人之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不能因为固守文德而堕废武事啊。”又说:“要灭掉匈奴,不过指掌之间,我们做臣子的担心陛下仁恩不忍,文臣胆怯,白白错过了这万世刻石之功。”

遥想当年汉武帝,屡次调兵遣将,大将卫青、霍去病,数度出塞,虽然对匈奴多有杀伤,但总是功败垂成,最后不了了之。

而现在,一旦能平灭匈奴,就能完成汉朝几代人的心愿,堪称“万世刻石之功”啊。

面对“万世刻石之功”的巨大诱惑,刘秀最终还是放弃了。

在他看来,“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国家刚刚安定,百姓尚未喘过气来,劳师动众,只能走上王莽当年的老路。

他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

他毅然做出了“苟非其时,不如息人”的选择。

又说:“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援还到处宣扬他那“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的好战言论,自然是和刘秀偃武修文的治国理念格格不入的了。

晚年的刘秀,爱惜民力和国家财力,反战厌战,全心致力于与民生息,基本上,谁和他谈论军事谁触霉头。

皇太子刘强对父亲行军打仗的事很有兴趣,跟很多青少年一样,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崇拜偶像,一天,向父亲请教攻战之事。

刘秀大为生气,斥责道:“往昔卫灵公向孔子请教争战之事,孔子不答。此非尔所及。”

刘强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所生,刘秀定都洛阳,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强为太子。

可是,天下人都知道,刘秀最爱的人是阴丽华。

“娶妻当如阴丽华,仕宦当如执金吾”,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玩笑话。

刘秀心中的皇后是阴丽华。

可是刘秀自北渡黄河,出使河北,就与阴丽华两地分隔,没生有共同的儿子。

郭圣通有子,母以子贵。

阴丽华只做了一名贵人。

这成了刘秀的一桩心病。

阴丽华很争气,自从入了洛阳皇宫,便如母鸡下蛋一样,连生了五个孩子。

其中的大儿子刘阳聪明伶俐,十岁就读懂了《春秋》。

天才啊!刘秀赞叹不已。

而在“度田”运动中,刘阳对那张“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纸条的解释,更让刘秀对他刮目相看,大为赞赏。

最绝的还不止于此。

刘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河南原武县有人煽动民众造反。刘秀派大军征剿,但是由于原武城太坚固,士兵死伤很多,迟迟攻打不下。刘秀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大臣都建议悬赏贼首。刘阳却另有建议,说:“贼人胁众造反,必然不能长久。这中间肯定有许多人心里后悔,想逃出来,只是因为外面包围得很紧,没有办法脱身,这才拼命死守。现在应该下令围城不要太紧,让他们出城,贼众一散,那些带头的就孤立了,很快就可以把他们抓住的。”

刘秀认为这个计策可行,依计行事。

其结果是:原武不日平定。

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是最厉害的,也是刘秀最喜欢不过的了。

这样一来,刘强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而且,早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就废了刘强的母亲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将贵人阴丽华册封为皇后。

刘强虽然比不上刘阳聪明,但也没有蠢到对自己处境一无所知的地步。

他做出了一个很漂亮的行动:上书请求让位。

刘秀很爽快地同意了,改立刘阳为皇太子,他下诏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下诏的当日,刘秀便册立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为刘庄。而以东海王封原太子刘强。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刘秀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刘秀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北匈奴的外交代表团来到武威郡,他们通过武威太守上疏刘秀,希望能与汉朝和亲。

和亲是件好事,刘秀召集公卿在朝堂商议,准备答应与北匈奴和亲,很多人也都举手赞成。刘庄却持不同意见,他说,北匈奴之所以想跟我们和亲,是因为看见南匈奴和我们和亲了,他们担心我们会出兵协助南匈奴攻击他们。实际上,我们既不能为南匈奴出兵,而又与北匈奴走近,甚至做起了亲戚,南匈奴就会有其他想法,而南匈奴和我们疏远了,北匈奴就不会跟我们来往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秀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声称是,从而打消了与北匈奴和亲的念头,专心和南匈奴搞好政治依附和军事同盟关系。

这也奠定了东汉政府对匈奴联南打北的基本国策。

凡此种种,都表示出了刘庄过人的才华。

正是由于刘庄的聪明和能干,让帝国顺利渡过了柏杨先生所说的帝国发展“瓶颈期”(友情提示:柏杨先生所说的瓶颈期是指一个王朝政权自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到第二、第三代的时候,就进入了发展的狭道,它将面临了两个选择,或者是挤过去,冲破危机,开启一代盛世;或者是无法通过,消失于历史舞台。最具代表性的是秦、隋两朝没能通过瓶颈期,二世而亡。而西汉、唐朝、明朝等经过了诸吕之乱、玄武门事变、靖难之乱,最终开辟了一代盛世),及时地处理了宫廷危机,坚决地执行刘秀的治国措施,使帝国的经济发展走进另一个辉煌,开创了“明章盛世”,为东汉帝国的二百年历史夯实了基础。

刘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秀已经六十岁了,依然勤政不怠。

他每天的工作安排大致是这样的:早晨朝会,之后处理政务,晚上听儒生讲经,生活过得充实而繁忙。

当时没有纸,用以书写的材料是布帛,刘秀写文书认真而节俭,“常自细书,一礼十行”,日落才罢。

夜里召集公卿、将军、郎官等人讲论经学义理,往往到半夜方始就寝。

他还经常延请功臣参与议政,将他们特别安排在侧位,论时政毕,道古行事。

也常请在家所识乡里能吏,闲语共议。

刘秀所做的这些,太子刘庄基本陪伴在侧,从中学到了不少为君治国之道,得益非浅。

不过,看见年岁已高的父亲这样勤劳不怠,也忍不住有些心疼,劝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刘秀握着爱子的手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友情提示:成语“乐此不疲”即出此处)

西汉的文书制度,凡是上报中央的,一律用青布囊素包裹密封,上书后,就到北军等候批复,往往连月乃决。

为了加快工作效率,刘秀下令“上书启封则用”,往往当天就能“奏诣阙,平旦上”。

有冤屈的,常在日出时派驺骑驰出召入,其余文书则等到日中使者出报,即罢去。所断若神,远近不偏,无隐情不能上达。

《太平御览》评论刘秀:“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勤政如此,刘秀仍觉不足,自称德薄,离圣人还有很大差距。

十 泰山封禅

这一年(刘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有司奏请他在即位三十周年之际,封禅泰山。

泰山又称岱宗,而在古代,“泰”与“岱”字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即大山。人们认为,泰山是最接近天日的地方,是通天的神山。封禅泰山,即:“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是一项无比神圣的大事,也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帝王封禅泰山,是“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但“德不周洽,不得辄议斯事;功不宏济,不得仿佛斯礼”。

按照管仲的说法,古代帝王只有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人有资格封禅泰山。

远古已不可考,近世帝王就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二人享受过这种荣誉。

刘秀兴复兴室、一统天下,文治武功均可与秦皇汉武相媲美,封禅泰山堪称实至名归。

可是,刘秀无意好大喜功,他下诏拒绝说:“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此时封禅,吾谁欺,欺天乎?”

他甚至反对地方官员为他祝寿,下诏说 :“如果郡县远道派遣官员来给我上寿,盛称虚美,我一定剃去他们的头发,处以髡刑,打发他到边疆开荒去。”

封禅泰山之事就此搁置。

然而,刘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某夜,刘秀偶读谶书《河图会昌符》,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看见了一句奇怪的话:“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惴辩其中意思,应该是说,刘氏第九代帝王,将会封禅泰山。

是不是这样的呢?

刘秀令虎贲中郎将梁松等人翻检谶书大全《河洛谶文》进行考证。

天哪,这一查不要紧,竟然有三十六个提到了汉室九世应去泰山封禅的事。

看来,天意不可违矣。

于是,经过了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刘秀宣布封禅。

刘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二十八日,刘秀率团从洛阳出发,随行有诸王、诸侯、文武百官、郡守州牧等等。

二月九日,抵达鲁国。

二月十二日,宿于奉高。

二月十五日,行斋戒,斋戒七天。

二月二十二日,封禅大典正式开始。

这天一清晨,燃起柴火,在泰山南麓之下祭天,并随同祭祀众神,使用礼乐,一如在京城南郊举行的祭天之礼。

上午辰时,刘秀乘坐御用挽车登泰山。

中午午时之后,到达山顶,更换祭服。

傍晚申时,刘秀登上祭坛,面对北方。

尚书令献上玉牒及玉检,刘秀亲手用一寸二分的御玺钤封。

钤封完毕,太常命骑士二千余人抬起坛上的方石,尚书令将玉牒藏入其内。

藏好了玉牒,再用方石盖好,由尚书令用五寸之印钤封石检。

仪式完毕。

刘秀向天而拜,百官齐呼万岁,音动山谷。

彼时,“有白气一丈,东南正直坛所。有青气上与天属,遥望不见山岭,山岭人在气中,不知也。”

这,也许就是上天特意呈现给人世的祥瑞吧。

封禅仪式结束,百官以次而下,刘秀随后,数百人手拉手走在一起,行相逢推,延绵二十多里。

山间小路崎岖曲折,深溪高岸数百丈,大家摩肩接踵匍匐而行,夜色越来越暗,点起的火炬起起伏伏,斗折蛇行,深夜子时之后,刘秀才抵达山下。

百官次日清晨寅时才全部下山。

有些年纪大一点的,气喘吁吁,无力走路,就干脆横卧在岩石之下过夜。

太医按照习惯,例行向刘秀问安,刘秀幽默地说道:“昨上下山,要走快一点,又担心撞到前面的人,要走慢一点,又担心被后人的人踩到脚跟。道峻危险,真担心不能下山。现在好了,我没什么事,百官也已顺利下来了,途中露卧水饮,竟无一人蹉跌,无一人疾病,岂非天意啊!”

是啊,泰山向来多暴雨,可是登山封禅,直上直下,柴祭封登,清晏温和,难道不是天公作美,成其好事?百官露卧水饮,无一人蹉跌,无一人疾病,又何尝不是国家之福,天下之福?

一年之后(刘秀建武三十三年,公元57年)的二月初五日,刘秀跟往常一样,早起坐朝。

百官还没有来,春意料峭,看着空荡荡的南宫前殿,刘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确实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谁也没有想到,他的眼睛闭上以后,再也没张开了。

刘秀,这位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中兴帝王,就此离开了人世。

他的脸色很安详,不带一丝遗憾。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必终有一天会离开。

刘秀,却如高僧坐化,从容地走,也应该是上天的恩赐吧。

这一年,刘秀六十三岁。

死之前的几个月,刘秀曾写下过这样一份简短的遗诏:“朕无益百姓,如孝文皇旧制,葬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这份遗诏,是刘秀节俭一生的缩影。

他不贪财,不好色,不喜音乐,不爱饮酒,不爱珠玉等奢侈品……

刘秀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春,他下诏:“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复受。明敕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异国献有名马,能日行千里,又进宝剑,价格贵百金。

刘秀却以千里马驾鼓车,名剑赐骑士。

他穿的衣服,名叫“大练”,大练是一种很厚的丝织品,衣服没有花纹上彩。

他当政的三十年时间里,勤约之风行于上下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儒家治国,天子必须成为道德楷模,万民景仰,这,刘秀完全做到了。

刘秀死后谥号为光武,光:能绍前业;武:克定祸乱。庙号世祖。

刘秀驾崩的当日,皇太子刘庄继位登基,年号“永平”。

这一年,刘庄二十九岁。

国有长君,臣民之幸!(以后东汉的百姓再也没有这样幸运了)

光武帝在位期间,力图改变因王莽改革失败而造成的社会无序状态,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都制定了符合形势发展的措施。

因为光武帝的努力,东汉帝国国内稳定发展,经济生产力节节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