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有人欢喜有人忧孩子们欢喜的是发了新书,爸爸妈妈却要忙起来啦———给孩子的课本包书皮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书皮的材质也从最初的旧报纸、废挂历,发展到现在的玻璃纸等各种专业塑料书皮从我们的父辈到现在的孩子,一张小小书皮的变迁史其实就是人民生活发展变迁的缩影2月15日,早报记者采访到一些不同年代人的包书皮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国产书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国产书皮(我们曾用过的书皮)

国产书皮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人欢喜有人忧。孩子们欢喜的是发了新书,爸爸妈妈却要忙起来啦———给孩子的课本包书皮。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书皮的材质也从最初的旧报纸、废挂历,发展到现在的玻璃纸等各种专业塑料书皮。从我们的父辈到现在的孩子,一张小小书皮的变迁史其实就是人民生活发展变迁的缩影。2月15日,早报记者采访到一些不同年代人的包书皮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上世纪50年代:

旧报纸、牛皮纸

找寻不易被视为珍宝

张阿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在张阿姨生活的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商品的种类也不丰富,她上学期间从来没见过有售卖现成的书皮,张阿姨和她的同学一直都是自己动手为新课本包书皮。

“我们包书皮用得最多的材料是旧报纸,能找到牛皮纸包书皮都感觉是一种奢侈。”张阿姨说,那时候的农村,普通百姓几乎没有人会有闲钱订杂志报纸,包书皮的时候想找几张旧报纸不是件易事。

每年的新学期还没开始,张阿姨的母亲为了让张阿姨给新课本包上书皮,都会提前跟村里大队上的老乡打招呼,让他们提前给存下几张旧报纸。每次拿到旧报纸后,张阿姨都把它们视若珍宝,小心妥善地保管到新课本发下来。用旧报纸包书皮时,张阿姨对来之不易的报纸十分珍惜,争取每一张都物尽其用,不能浪费。

“用报纸包书皮大小虽然合适,但并不结实,尽管我用得十分小心,但几乎都坚持不到一个学期结束,报纸的边边角角就给磨破了,还是牛皮纸书皮结实!”张阿姨回忆说,那时候的牛皮纸比报纸更加珍贵难找。张阿姨使用过的包书皮的牛皮纸并非来自书店,是来自于一种化肥的包装袋。

“那种化肥我已经记不清名字了,但它的袋子有两三层,全部是厚实的牛皮纸。如果能有幸得到一个这样的化肥袋,那一个学期的书皮纸就不用发愁了!”张阿姨说,即使这样的一个化肥包装袋,在当时的农村也不容易找到,因为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农民们种田更多使用的是土家肥,用化肥肥田的次数并不多。如果新学期开始,有哪个同学用上了这种化肥的牛皮纸包装袋包上的书皮,一定会成为众多同学羡慕的对象。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光用牛皮纸的化肥袋包书皮、剪鞋样,大家还特别稀罕一种粗帆布材质的化肥袋。收集两个这样的化肥袋子,经过裁剪之后就能做成一条裤子,特别结实耐磨,那时候穿着它都觉得很时髦!”张阿姨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给新书包上书皮就很不错了,她和同学从来没计较过材质,一张旧报纸、一个旧化肥包装袋都可以是同学们眼中的珍宝。

上世纪80、90年代:

旧日历、旧报纸

简单朴素无过多装饰

在上世纪80、90年代同样刮起了包书皮风。每逢开学发了新书,学生们都会又蹦又跳地回家,央求爸妈给包上书皮,还要求包得整齐干净,包好后还要放在枕头底下压一晚上,这样书皮和书的封面才会紧密贴合,不容易散开。那时的学生也都格外珍惜自己的书。在80后、90后的记忆中,他们所用的书皮既简单又朴素,没有多余的装饰,但孩子们仍然开心得不得了。

90后小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小时候都是用比较厚的旧日历纸包书皮,包完后书的背面就是白色的日历纸。虽然用不了多久日历纸的边边角角就被磨坏了,但是每次看到新书被包上整齐干净的书皮后,我依然很开心,或许这就是儿时的乐趣吧。”

提起曾用过的书皮,80后小吴则说:“我记得小时候都是我爷爷奶奶用各种报纸给包书皮。书皮包好后封面上都是报纸上的新闻,上课有时候跑神儿,我还会偷偷看书皮上的新闻呢!”小吴说,后来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开始用在小卖部里买的一种现成的塑料书皮。虽然塑料书皮更结实耐用,但总觉得没有了手工包的书皮的那种感觉。

小毛和小吴都说,每逢想起上学时那些包书皮的日子,他们的内心都激起一阵涟漪,怀念起再也回不去的纯真年代,怀念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旧报纸、旧日历是他们儿时上学的一种印记、一种情结、一种回忆,也是他们最单纯开心的日子。

本世纪00年代:

玻璃纸、塑料皮

品种多样材质丰富

2月14日夜间,当被问及所用的书皮时,三年级小学生欣怡自豪地打开了自己的书包,被整整齐齐地包上了书皮的不仅有新课本,还有作业本。

欣怡说,从上一年级开始,学校老师就要求学生给课本和作业本都包上皮。因此,从孩子领到新课本回家的第一天夜晚,欣怡的妈妈就开始忙碌了。到一个学期结束时,学校会要求学生把一个学期以来所用的课本和作业本在课桌上进行展示,有了书皮的保护,学生们的课本和作业本看起来都非常干净整洁。

为了学期末孩子的书看起来更整洁,欣怡的妈妈为欣怡准备的书皮共有三种材质:一种是自带粘贴功能的玻璃纸,一种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彩色包装纸,还有一种是买来的现成的塑料书皮。为了帮孩子保护好课本,妈妈会给欣怡的语文书、数学书连包三层皮:先用半透明的玻璃纸粘一层,再用彩色包装纸包一层,最外面再套上一层塑料书皮。“现在不光文具店有卖专门用来包书皮的各种材料,连包作业本的本子皮你都能轻易买到!”欣怡的妈妈说,有些商家提前就把玻璃纸按包书皮所需的大小和形状剪裁好了,拿回家只需往书上一粘就能包好,而塑料书皮更是简单到只需往书上一套就能轻松搞定。书皮的商品化,让孩子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让包书皮越包越简单,省去了家长不少麻烦。

15日中午,记者走访我市城区内中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发现,所有的文具店都有欣怡妈妈所说的不同材质的书皮在售,一张彩色包装纸的价格一般为1元,一张裁剪成型的玻璃纸和塑料书皮的价格在0.5元到1元之间。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课本的需要,文具店一般还为顾客准备了没有裁剪的成卷的玻璃纸,按米售卖,供家长选用。

创意书皮:

牛皮纸、手工画

创意新颖效果好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少有人用旧报纸等包书皮了,更多的是在文具店买上一些大小合适、样式好看的书皮,既省了家长们的心,孩子们也很满意。可偏偏有人对包书皮这事不马虎。

记者近日了解到,有一组创意书皮在微博上被多家官方微博转发。这组创意书皮来自杭州南肖埠小学三年级学生小郑的爸爸之手。小郑爸爸晒出的这组书皮的材质是很普通的牛皮纸,却图案各异,全部是郑爸爸亲手画上去的,他临摹的是丰子恺的漫画作品。

如今的孩子们都流行在文具店买洋气好看的塑料书皮,郑爸爸怎么会想到这么给孩子包书皮?原来,郑爸爸发现塑料封皮异味比较大,担心对儿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所以才换用了牛皮纸。牛皮纸倒是没味道,就是看起来有些单调,郑爸爸就想出了自己画点孩子喜欢的图案的想法。

郑爸爸说,他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也曾参加过很多绘画比赛,还在省青少年艺术团学了七八年的国画工笔画,有了绘画基础,给书皮画起来画来并不难。他认为丰子恺的很多作品都接近孩子们的生活,贴近自然,意境优美,用作课本的书皮配图再合适不过了。

有心的家长不防也来试一试,配图可以从网上下载,再用软笔勾线,用水彩笔上色。绘图牛皮纸书皮的制作过程不复杂,如果让孩子也参与其中,相信也别有一番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