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7年的初冬,内蒙古大地已经下过好几场大雪。这天下午,在赤峰巴林左旗的一个村庄外传来“啪”的一声闷响,一道身影佝偻着背,刚刚放下背上沉重的麻袋。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

他叫王老全,是个走街串巷的拾荒人,此刻,他的嘴里喘着粗气,在空气里喷成几道白雾。

雪后不久,小村外的这段荒凉土路有点滑,王老全背着沉重的麻袋,一个不注意,脚下一个趔趄,闪了一下腰。

他啐了一口,踢了一脚,甩了甩破棉靴上的泥水。今天运气不好!一大早出门就踩烂了路边的一泡牛粪, 一个上午也没见捡到什么值钱玩意儿,都是一些破纸板和几个铁钉。

忽然,他发出“咦”的一声——只见刚刚被他用脚搓开的泥土里,露出一根黑魆魆的棍子,看起来不像是木棍!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2)

“这是老天让我转运了?”王老全上前摸了摸那根棍,冰凉冰凉的,敲一敲,发出金属的声音,这让他喜出望外!这样一根铁棍怕是有好几斤,卖了换成钱,够买好几斤肉的。

他没费多大工夫,很快挖出了这根铁棍,却发现它出乎意料地压手。

王老全多留了一个心眼,拿着棍子到镇上的打铁铺子鉴定。店老板告诉他:这是一根金棍!

将它放到秤上一称,足有7斤重;经过熔炼后,提纯得到4斤黄金,金铺店主出价12000元将这批黄金买下。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3)

这可是80年代的12000元,足以改变一个拾荒人的人生!!

王老全发了横财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方圆百里的大新闻!当文物部门得到消息,派人赶到事发地追寻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只找到一些碎屑和边角料。

一位老专家一脸痛心地对王老全说:“你把它熔了,国家损失了起码3个亿!”这根棍子究竟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来历,让老专家如此痛心疾首?

01 错失3亿国宝

专家认为这根金棍价值3亿,自然不是信口开河——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4)

当天,王老全将拾到的棍子带回家后,用清水刷洗了几遍之后,满是泥垢的棍身表面开始泛出明显的金属光泽,仔细观察,还能看到比较清晰的云纹和符文。

王老全心中窃喜,从金属的光泽看,他认为这多半是一根铜棍,说不定表面镀了金。

大半天的劳作早已让王老全饥肠辘辘,他生起火来,做一顿面疙瘩囫囵吃下,就揣着棍子出门了。

北风呼呼作响,却压不住王老全心里的喜悦,步行半个多钟头之后,他来到镇上刘铁匠的铺子。这刘家人是当地出名的祖传手艺人,一家子三兄弟都是干这个行当的。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5)

王老全走进这间铺子,就见一个身材短粗的汉子只穿了一件单衣,正拎着铁锤击打砧案上的红铁,此人正是刘二。

那叮叮当当的击打声不绝于耳,让刘二没能马上察觉到有人登门。

“刘二哥,正忙着呢?”王老泉笑眯眯地上前招呼。

“哟,王老哥这是又捡到好东西了?”

王老泉没有多客套,赶紧取出捂在怀里的棍子。“捡了个这东西,想请你帮忙看看,到底值不值钱?”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6)

刘二答应一声,却也没急着上前查看,而是叮叮当当地敲完剩下几锤,接着往铁块上浇了一瓢水,发出“刺啦”一声长响。

与王老全一样,附近的拾荒人但凡捡到铁渣铜片,都会拿到刘二的铺子来卖。这些破铜烂铁不值多少钱,但经过锻打提炼之后可以攒出一些可用之材来。

这王老全性格耿直,不多事,不会揪着要价,很得刘二的喜欢。

“这怕是根铜棍,王老哥运气不错嘛。”刘二接过棍子,掂量了一下,上称之后,足有7斤重。

“我拎着沉手,你帮忙看看有没有镀金,那要是能刮下来一层金粉,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7)

刘二刚刚没有细看,听到王老全这话才仔细察看起来,这根棍子长约四十厘米,比手指粗上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刮开表面的氧化层,里面透出金光!

……

“王老哥,你撞大运了,这玩意儿含金量不低!只不过成色稍差,杂质有点多,怕不能按照高纯度的来收。看这云纹和做工,怕是有点来历,是个老物件。”

“那你看怎么算?”王老全狂喜不已,笑得合不拢嘴,眼巴巴地询问刘二。

“你要是同意,那就熔了它,到时候炼出多少纯的就算多少。”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8)

王老全知道,这刘二不是个奸诈的,沉吟了一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刘二自然不会放过上门买卖,这么大一笔买卖,他拿不下来,还有他大哥。刘二的大哥名叫刘长河,特别擅长打制金银首饰,在当地比两个弟弟名气更大。

刘长河见二弟带着王老全登门,很快就明白了二人来意。当天就开炉炼金。为了让王老全放心,整个过程都让他在一旁守着。

在刘长河的加工下,这根棍子最终熔得了4斤黄金,经过反复议价,双方最终同意以12000元成交。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9)

02 藏不住的富裕日子

让我们回到事发之后,王老泉拿到了那笔巨款——12000元。

要知道,80年代有一个保留特色节目:夸富游街;这个时期的万元户理所应当成为先富起来的典型,引来一片羡慕和嫉妒的眼神。

俗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你发了横财,亲朋好友上门借点钱,那必然是要答应的。

然而,话又说回来,“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借多少,怎么借,这个度不好权衡。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0)

王老全并不傻,他知道闷声发财的道理,并没有大张旗鼓闹得人尽皆知,而是悄悄地回到了家里,关起门来过起了日子。

但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并不复杂的村子里,各家的生活就在彼此眼皮子底下进行,谁家有几担粮,谁家养了几只下蛋母鸡,全都一清二楚。

刚开始那段时间,王老全始终保持着低调,依旧出门拾荒,但兜里有粮心里不慌,他远没有从前那么卖力。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1)

有钱了,就会花出去。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王老全开始翻修房子,甚至还买了一辆自行车,吃穿上面也讲究了许多。

他赚了一笔横财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出去了,躲不过大家的追问,他只好道出真相。

03 棍子的真正价值

王老泉捡到金棍的地点在赤峰市境内,这是内蒙古地区数一数二的历史文化名城,其辖区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0处。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2)

已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高达7300多处,既有兴隆洼遗址这样的“华夏第一村”,又有红山文化这样全国皆知的文明。

其标志性器物:C型“碧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而因为红山文化国宝级文物“碧玉龙”的出土,赤峰被称为“玉龙之乡”;此外,因为夏家店遗址的存在,赤峰被誉为“草原第一城”

如果说远古文明不足以让人们重视,那赤峰地区在辽代的地位可以说人尽皆知——这里曾是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3)

大家知道,辽王朝有好几座都城,其中的两大都城“上京”和“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

这里现存的喀喇沁亲王府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爷府,早已成为游客们必然前往打卡的网红景点。

为了给它断代,专家们尽可能多地找来类似器物的资料,引导金匠刘长河兄弟二人及王老泉本人进行多次回忆,让他们将记忆中棍身上的云纹和符文与资料作对比。

这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4)

王老全三人知道自己闯了祸,大意之下毁坏了一件国宝级文物,内心又愧又惧,态度非常诚恳地进行配合。

在大家的努力下,专家们终于完成了对这根神秘金棍的模拟工作。可以大致推断,它多半出自辽代,距今已经有千年历史。

大家知道,因为缺乏史料和语言障碍,我国现存发现的辽王朝资料偏少,专家们非常渴望得到一手资料。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5)

而比起文字书籍,类似这种带有符文的实物,对于研究辽王朝的历史或许有着更加惊人的帮助。

根据其造型和相关细节,专家推测这根金棍应该是一种礼器,很可能不止一根。这种高规格的物件,只有皇家或高等王侯才会使用。

为了保护可能存在的文物,专家组紧急对发现地点及附近进行了保护性挖掘。

尽管挖地三尺,怎奈收获很少,考古小组除了得到一些碎屑和残片,没有找到更多有用的物品。

让专家们疑惑的是,这根棍子到底是怎样出现在这块荒地的?

既然没有找到墓葬或遗址,它很可能是被外力带到这里的,真相很可能就是:距离此地不远,有一处王侯大墓。有网友甚至猜测,在王老全捡到它之前,它或许就是被盗墓者遗弃或丢失的。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6)

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盗墓者终于得手了,他们拿走了墓葬里的大部分金银冥器,却在匆忙离开的时候,半路上丢失了这根“棍子”

民间盗墓者素质参差不齐,当面不识宝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根很沉的棍子一点都不起眼,远不如那些金银器物方便变卖。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上世纪90年代,有小偷进入失主屋内行窃,拿走了屋里的几十元现金和两块上海手表,却对墙上的两幅张大千画作视若未睹。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7)

失主事后发现这两幅画竟然没被盗走,顿时喜笑颜开,一边鄙视小偷没有见识,一边暗自庆幸。这两幅字画的当时的市价就可以买下五百块上海手表。

“3个亿”的估价一经传出,这个小村沸腾了,很多人跑去发现地点看热闹,王老全也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人物,都说这老头误入宝山不识宝,书到用时方恨少。

04 映古照今

1978年,苏州3名小学生放学后贪玩,不顾危险爬上了年久失修的瑞光塔。他们在无意中发现了塔内的地宫,并将其打开,取出了里面的珍贵文物。

因为塔高无法正常下行,他们将这批价值50亿的文物一一从塔上抛下,其中就包括了那件著名的1.22米高的真珠舍利宝幢。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8)

此外,因为天色已晚,三个孩子点燃了一卷宋代 “碧纸”雕版《妙法莲华经》用来照明,好在其他6卷经书未遭毒手。

专家们得知消息后,想到当时这些宝物被三个皮孩子从第三层抛下,大家都肝颤不已、冷汗直冒。

无知者无畏,很多文物和珍宝都是被无知者无意或有意损毁的。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19)

历史的魅力在于映照古今,通过具体的文字或器物,让后人得见古往今来的那些惊才绝艳、风华绝代的人物,与之精神相交流、对话。

这些珍贵文物不可复制和再生,它们大多是孤品或孤本,因而分外珍贵。

结语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法》,从立法的高度开始对文物进行保护。

近年来,随着《鉴宝》等节目的热播,大家都文物的认知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很多历史遗迹和文物都得到了民众的自发保护。

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不应该只有文字记忆,还要有这些古文物作为见证。

如今,只是故宫博物院一家,就收藏有将近190万件文物。国内有超过5000家博物馆,其藏品总数过亿。

捡黄金事件(1977年拾荒老人捡到一铁棍)(20)

对于那些故意破坏文物的行为,我们应该进行阻止和举报。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珍宝,就应该传承有序地保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