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关于它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晋道士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共有两处:

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极言》)

其次则论百鬼录,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白泽图九鼎记,则众鬼自却。(《登涉》)

这两处记载非常简略,使人无从得知“白泽”“白泽图”指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完整的故事见于宋代《云笈七签》卷100引《轩辕本纪》,其中说明:白泽是一种神兽,能说人语,通达天下万物之情理。黄帝巡守时,在东海海滨遇到这种神兽,向它请教鬼神之事。白泽告诉了黄帝11520种鬼神的事情。黄帝命人将这些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并配上图案,给天下的百姓看。“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神兽,能言,达于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黄帝令人图写,以示天下。”唐代《开元占经》卷116引《瑞应图》亦有相似记载。

白泽是神兽还是灵兽(知道所有鬼神秘密神兽白泽)(1)

【《三才图会》中的白泽】

白泽神话令人联想到了夏朝九鼎的神话。《抱朴子·内篇·登涉》也将二者放在一起说明。《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夏朝统治者曾经命人收集九州的金属,铸造了九个大鼎,鼎上刻着各种神仙、妖怪的图像,以供百姓观看。这样百姓进入深山老林的时候,就知道该警惕哪些妖怪了。“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汉书·郊祀志》指明下令铸造九鼎的人为大禹。“白泽言之,黄帝令人图写,以示天下”与 “(大禹)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两个神话如此相似。且保留最多上古妖怪资料的《山海经》中没有任何关于白泽的记载,说明白泽可能是较晚才出现的妖怪。那么白泽的神话或许可能是根据大禹铸鼎的神话改编而来的。

中国古代有一卷《白泽图》,这当然这不可能真的是由神兽白泽所传的,显然是后人伪托的。此书早已失传,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偶尔有见其它文献如:《太平御览》《本草纲目》引用《白泽图》的内容。清代的《经典集林》《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敦煌也发现过两份《白泽精怪图》。

白泽是神兽还是灵兽(知道所有鬼神秘密神兽白泽)(2)

【鸟山石燕笔下的白泽】

古代文献中从未谈及白泽的长相。倒是明代王圻父子合撰的《三才图会》中有一幅白泽的画像,其形象为猛兽,头部近似传统绘画中的麒麟,不知此图依据为何,疑似由麒麟改造而来的。鸟山石燕在《今昔百鬼拾遗·雨》中也描绘了一只白泽。其形象与《三才图会》相去甚远,它的脚为蹄状,而《三才图会》中的白泽脚为兽爪。此外鸟山石燕笔下的白泽额头上长有第三只眼睛,身体一侧亦有三眼,头上生有两角,背上另有四角,而《三才图会》中的白泽仅有头上二角。

鸟山石燕是江户时代著名的浮世绘画师,尤其擅长画妖怪。他有时也会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自创一些妖怪。《今昔百鬼拾遗》中的白泽的形象当是鸟山石燕自创的。不过由于他的影响力之大,再加上白泽本身就无形象传世。所以日本人便基本认同了鸟山石燕版的白泽。今天日本动漫《鬼灯的冷彻》中出现的白泽依据的也是该版。

白泽是神兽还是灵兽(知道所有鬼神秘密神兽白泽)(3)

【《鬼灯的冷彻》中的白泽】

中国宋代笔记小说《类说》卷35中还记载了一种作为土精的白泽,“土精如人手,在地中,又名白泽,食之无疾多力。”清代《神异典》卷50引《杭州府志》记载有海兽白泽,“杭州纯礼坊有白泽大王庙。宋真宗景德年间,辽兵人寇,寇准注:一请帝亲征。时六师所食,仰给海运,准遣中尉梁元帅专督槽运,行至海中,适有猛兽号白泽者出没海中,洪涛陡作,运船几覆。忽见空中一人,乘龙马挥鞭驱逐,白泽趋服,洪涛顿息,粮运以全。因建祠祀之。逮后奏请敕封土神。”这两段资料中记载的妖怪虽然也叫做“白泽”,但与前文所述的白泽除了名字,没有其它相似性,不可混为一谈。

白泽是神兽还是灵兽(知道所有鬼神秘密神兽白泽)(4)

【《鬼灯的冷彻》中的白泽】

日本妖怪大师水木茂在《妖怪大全》中谈到:江户末期,越中(今富山县)出现过一只叫做“件部”的妖怪,外形像长着人脸的牛,腹部两侧长有眼睛。它向一群登山人预言:“四五年之内,人间会爆发一场瘟疫,会有很多人死亡。只有看到我的模样的人才能得到拯救。除此之外,将我的画像贴在家里,全家也能幸免于难。”腹部两侧长有眼睛这个特点和鸟山石燕所画的白泽非常相似,口吐人言也符合中国神话中白泽的特征。不过,中国神话里面并没有特别指出白泽有预知未来和辟瘟疫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