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联营社区,有一条雷锋小巷,不到800米长,在南宁北街南起中华路北至中山路。雷锋小巷沿街商户有230余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耀眼的雷锋像和“为人民服务”牌匾,别看只是一间小小食杂店、一家小小饭馆,他们都是“雷锋志愿服务岗”,立足岗位默默地学雷锋。

沈阳雷锋精神家园(沈阳太原街有一条雷锋小巷)(1)

一片温馨的雷锋小巷。

跟有着百年历史的太原街相比,挂牌于2020年7月1日的雷锋小巷,虽然很年轻,但巷子里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值得记录的暖心故事。故事看似很微小,但汇聚起庞大的能量,足以感动一座城市……

每一天都是“平凡与不凡”

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过了这一天,寒冷的冬天就要光临城市。

雷锋小巷里,热气腾腾的。

在附近刚刚结束工作的10位环卫工人被请到了小巷里的联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二楼会议室,沈阳菁华医院、辽宁宾馆、苏宁广场、玖伍文化城、太原街万达广场、印象城、建设银行沈阳中山支行的负责人正在等着这些最可敬的劳动者。“26日是环卫工人日,雷锋小巷惦记着大伙儿,想提前向大家致个敬!共建企业还准备了棉帽子、护膝、暖水壶等御寒装备,希望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感受到温暖!”太原街街道负责人情真意切地说。

沈阳雷锋精神家园(沈阳太原街有一条雷锋小巷)(2)

共建单位向环卫工人献爱心。

“天冷了,在户外工作可得注意身体啊”“我们辽宁宾馆的下水道都是您亲手给清掏的”……

“你们是建行的啊,你们室内有个劳动者港湾是专为我们户外工作者准备的”“感谢大家对环卫工的关爱,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好”……

共建企业和环卫工人热热闹闹地唠起了家常。

时间不觉来到中午,雷锋小巷里三盛源饺子馆的老板过来招呼大家一起吃饭,“吃饺子啦,到饭桌儿上再唠!”

15种馅的饺子冒着热乎气儿端上了桌,在大大的“福”字映衬下,大伙儿动筷子准备吃出一冬的好福气。

10月23日只是雷锋小巷挂牌一年多以来平凡的一天,因为几乎每一天,温暖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头伏饺子、二伏面、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只要能叫上来名的节日,爱心商户和爱心企业都会向有需求的居民献上爱心。向大凉山捐助衣物、精准帮扶22户困难家庭、赠送玫瑰花、听满族剪纸传承人初春枝讲述雷锋故事,小巷里的主题活动不断。

走在雷锋小巷,随便推开一家便利店的门,迎接你的都是笑脸,说出你的困难,老板就会向你伸出援手。如果你正好手头拮据,只要跟同福面馆的老板娘吱个声儿,她肯定会热情地招呼你坐下来吃上一碗刚出锅的手擀面……

联营社区党委书记李鸿菊说,学雷锋已经成为小巷230余家商户的常态。“学雷锋做好事不是每天你做了多少好事,而是时时刻刻揣着一颗为他人服务的热心。”她说。

小巷路长是位全国劳模

雷锋小巷是怎么来的?这要从一个特殊的商户——美术创意设计工作室说起。

工作室的门面并不大,但负责人邓永久的名字却是响当当的。邓永久师从周维新(其父周铁衡为齐白石先生最早的入室弟子),是传统印谱钤拓制作技艺(齐派)的第四代传人,在书画、陶瓷领域也造诣深厚,并于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邓永久是太原街老住户,艺术和事业都从这里起家,也亲眼见证着太原街的繁华崛起,切身经历着老街商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天生一副热心肠热衷公益事业的他,立足太原街和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公益课堂、书画义卖、座谈交流等,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智障儿童学校、孤儿学校,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帮助孩子们。

通过精细化管理,太原街的面貌一天天改善,环境越来越宜居宜业。能不能把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和太原街结合在一起,为百年太原街熔铸一种精神?

经过深思熟虑,去年,作为和平区政协委员、市文史馆研究员的邓永久通过太原街街道联营社区提出了在南宁北街挂牌雷锋小巷的想法,让雷锋精神常驻太原街。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区委统战部、团区委、太原街街道的响应和支持。

2020年7月1日上午8时,雷锋班第二十任班长齐兵作为特约嘉宾与辖区内企业爱心团队和志愿者一同在中山广场塑像前为雷锋小巷揭牌。“那一天阳光明媚,联营社区老党员尹作忠带领大家庄严宣读入党誓词,随后齐兵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回忆起那一幕,邓永久依旧难掩激动。

雷锋小巷挂牌后,邓永久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路长”,不管大事小情,他都是有求必应。

社区打更的杜守章爱看球,“邓啊,你去帮我交个有线电视费啊,我不会交。”看到杜守章的电视老旧了,邓永久不仅自己掏钱替他把有线电视费交上,还给他买了一台全新的电视机。

交通协勤志愿者董丽春总来雷锋小巷参加活动。“我来了,就不爱走,一到雷锋小巷就特别开心,这里有大家庭的氛围,尤其是邓老师,他帮助的人太多了。”只要一看到邓永久,董丽春总是离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邓老师,你好!”

用雷锋精神夯实“温暖和平”

几十年来,雷锋的名字响彻祖国大地,雷锋精神更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一部分,是时代进步的印记,也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源泉。

沈阳雷锋精神家园(沈阳太原街有一条雷锋小巷)(3)

小巷路长邓永久(右1)、联营社区党委书记李鸿菊(左1)和环卫工人在一起。

“雷锋精神需要弘扬,我觉得雷锋小巷是一个原点,通过这个点能够带动和促进全区、全市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影响和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立足清淘工作岗位学雷锋做奉献30余年的辽宁省第七届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广林这样说。

雷锋小巷挂牌一年多以来,辐射和带动作用已经体现了出来。李鸿菊告诉记者,雷锋小巷有20余家共建单位,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他们虽然不在雷锋小巷里,但都是被雷锋小巷的精神吸引,主动加入进来一起学雷锋做好事。

共建单位、沈阳菁华医院党支部书记吴红玲告诉记者,医院之前在南京南街,现在搬到了中山路,不管坐落在哪儿,都一直跟着雷锋小巷从事公益活动。“就像找到组织的感觉。”建设银行沈阳中山支行是新加入雷锋小巷的共建单位,渠道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耿晓宇说:“我们会立足银行特色学雷锋,通过开辟劳动者港湾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及其他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

特大暴雪降临沈城,爱心再次聚集在雷锋小巷。11月9日,共建企业的60位志愿者早早来到了雷锋小巷,与雷锋小巷志愿者服务队及太原街街道政协委员一起走进楼院,清理辖区内非物业小区及临街商铺门前的积雪。这些共建企业还计划着10日一大早向环卫工人们捐赠防寒物资。

沈阳雷锋精神家园(沈阳太原街有一条雷锋小巷)(4)

志愿者到雷锋小巷参加义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日常。

在太原街街道负责人看来,雷锋小巷的每一个雷锋岗里都是雷锋志愿者,他们不仅让雷锋精神在小巷落地开花,他们还是雷锋精神的火种。未来,太原街商圈将生发出无数条雷锋小巷,无数个雷锋商场,无数家雷锋商铺,他们将成为百年太原街商圈复兴计划的“先行内核”。

温暖太原街,雷锋小巷受助者最有发言权。

身患癌症的詹秀萍是雷锋小巷精准帮扶的22户居民之一。在社区组织的“微心愿”活动中,她在爱心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想带女儿张琼看一次画展。小巷的商户志愿者悄悄地把詹秀萍的心愿领走了,“接单”的李屹学雷锋志愿团队不仅带着詹秀萍和女儿到长白岛森林公园看画展,还特地请来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友章教张琼学画画……

“一张张火红的雷锋岗标识,像一团团火焰温暖我们的心,‘雷锋小巷’给予我们的,我们将力所能及回报社会。”詹秀萍说。

这就是百年太原街里的雷锋小巷,一个有爱、有温度的和睦大家庭;在这里你会看到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传递;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笔邮箱>>

深入沈阳特色小巷、街区,聚焦某个点位,讲述巷陌前世今生的故事,分享巷陌烟火气和历史感,字数千字以内,欢迎投稿至:syrb007@126.com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杜一鸣、高级记者 刘洋/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编辑:王沛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