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唐朝的诗人组“CP”的话,“李杜”这对CP应该是呼声最高的。

公元744年,屡试不第的杜甫32岁,正值失意时,在遇到了43岁的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同样才华横溢,同为失意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忧国忧民的诗圣,就算以前没见过,但在文采风流的盛唐,二人虽未见面,但一定神往已久。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1)

遇见后,这两个人还不得犹如“干柴烈火”般黏在一起,俗话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何况神交已久的二人。如果不去喝他个三百杯,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洛城相逢,一面即一生

年长杜甫11岁的李白,老大哥魅力十足,又刚从宫廷出来,还是有些家资的,所以对连饭都吃不饱的杜甫很是照顾。不仅同吃,同睡也是正常的事,就像杜甫的诗“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你把我当亲兄弟对待,连被子都盖同一条,这关系够好吧。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2)

所以这就是杜甫日后频繁写诗追随李白的原因,比如分别后《春日忆李白》,亦如《梦李白两首》,安史之乱后,李白获罪,杜甫还作《不见》表示担忧,这种情意,的确令人感动了。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3)

​但是李白在干啥,他在给孟浩然寄情,给王昌龄写诗,和汪伦饮酒游乐。尤其是面对孟浩然,李白的表达直白多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不知道杜甫知道以后,心里吃了多少柠檬呢!

李白对孟浩然

先是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知名度极高。再有《赠孟浩然》,除了开头表达对孟夫子的情意,颔联和颈联则是具体夸赞孟浩然的风流高雅,胸怀豁达。他美好芬芳的品德,连高山都盖过了,自己也只有作揖仰望的份儿。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4)

一向傲气的李白,让力士脱靴,贵妃磨墨,在杜甫面前是老大哥的李白,遇到了孟浩然,竟然秒变迷弟。如果我是杜甫,那就算了吧。除了这些,这个“多情”的诗仙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李白对王昌龄

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官,极为担心,身体不能过去陪伴,心却跟着明月一起,到了友人的身边。所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也是够深情的吧?这首诗更是入选了中学课本,凡是涉及到友情的考点,除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这首诗的后两句了。

说到这,杜甫,再吃一颗柠檬,估计孟夫子也跟着吃了。这还不算,浪漫诗仙还有更“过分”呢。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5)

李白对汪伦

汪伦素来仰慕李白的才华,虽然自己并没有多少才华,李白游历到了泾县,也就是今安徽皖南地区。汪伦欣喜万分,问李白,你喜欢游山玩水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你喜欢饮酒吗,我这里有酒店万家。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6)

​如此盛情相邀下,李白欣然前往,结果发现,只是当地的一潭池水名为桃花,酒家的主人姓万。被愚弄的李白并没有恼怒,既来之,则安之,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等到李白离开泾县,汪伦又是送马又是送绸缎,还在桃花潭边踏歌送别,李白有感于如此深情厚谊,挥笔写下《赠汪伦》。

这首诗在李白所有诗作中,是很浅显的一首,因为《唐诗三百首》《全唐诗》考证,汪伦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最多家境殷实一些,因此李白为了照顾汪伦,才写的如此浅显。不过有人考证汪伦同样有文采,与李白王维时有诗文唱和,如果这样的话,《赠汪伦》如此浅显,或可认为仓促之间,李白来不及写出太深度的文章,也说得过去。

李白对杜甫

要磕“李杜”CP的人,想必要为杜甫鸣不平了,不要急。李白一生请泄千里,同样在哥们义气和知交方面也一样遍天下,为某个人写诗太正常了,但对杜甫,并没有冷着,他更是宠得很,因为他为杜甫写了三首诗。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7)

二人在一起的时候,李白就写了《戏赠杜甫》,称杜甫作诗太苦,面黄肌瘦的。杜甫马上回道《赠李白》,说李白犹如飘蓬,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也不知道为了谁。这次可是李白先起的头,先写杜甫呢!而后李白又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回应杜甫春天秋天冬天的思念。另外一首则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表示惜别之情。

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故事(杜甫追随李白多年)(8)

由此可见,李白对自己的迷弟,也并非那么无情,还是有所回应的,所以“李杜”粉丝也不用为自家爱豆抱不平啦!至于李白为其他人作的诗,只能说,文人之间互相欣赏,被人格魅力折服,也是正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