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第一天,你们怎么过?
Sir选了一部片。
本来以为,只要两小时看完就去浪。
谁知。
从影院里出来,想浪的心情没有了。
因为这两小时,已经够Sir回味一整天。
《雷霆沙赞!》
Shazam!
对于大多数人,《雷霆沙赞!》(下文简称《沙赞》)的期待,来源于《海王》的成功。
温子仁让许多人发现,DC英雄现在看来也可以跟漫威掰掰手腕。
况且,《沙赞》的导演还是温子仁的“门徒”:
拍过《关灯后》的导演大卫·F·桑德伯格。
前期口碑,延续了《海王》的成功。
烂番茄93%好评,Metacritic41家媒体给出73的均分,IMDb8分,超过一万用户打分。
但其实两者,风格迥异。
《海王》是DC电影宇宙的主推产品,而《沙赞》更像是撒开手玩的实验品。
它的玩法,像极了《死侍》破解《X战警》的瓶颈。
秘诀两个字:
沙雕。
撇开了KPI的压力,《沙赞》展现出了超级英雄片少有的活力。
虽然特效、打斗、黑暗反派一样不少。
但观感却相对独特——
它没有扑面而来的压倒性震撼,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值得玩味的细腻趣味。
比如切入点,足够亲民。
是每一个人童年都想过的问题:
如果我哪天有了超能力,会怎样?
快迟到时希望自己能飞起,复习功课时希望有个超强大脑,考场上要变千里眼就好了,考砸了瞬间会隐身也很妙……
想想都要偷笑。
主角沙赞(扎克瑞·莱维 饰),实现了所有人的童年愿望。
甚至变身的过程,都简单粗暴。
先喊一声“Shazam!”,然后一道闪电,就变身了。
是不是特别像小孩子想出来的?
过程简单,造型简陋,关键是,变身后……
智商没跟着长啊。
永远年轻快乐的14岁。
想打坏蛋装英雄,实际吓得人家破财消灾;
想给路人充电5秒钟通话两小时,结果,炸了。
一个十足的平民英雄,或者说,幼稚英雄。
他每一个想法背后,都有一张零分考卷支撑。
零分,也是归零。
《沙赞》是把超级英雄存在的理由拉回起点,回到每个小孩坐享其成的最初动机上,复盘从幼年向少年过度时必不可少的蠢与萌。
这就是沙赞的功能。
为已经对超英电影日益疲劳的我们,来了一次按摩。
重要的是,电影没有停留在幼稚超英这一层噱头。
这并非是一出单纯胡闹的嬉笑闹剧。
无论哪种超英电影,都有一个相同的母题——
成长。
而当这个母题放在孩子身上,变得格外纯粹。
男主角比利·巴特森(亚瑟·安其 饰)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他被送到一个再完美不过的政治正确家庭,这里已积攒了五个孩子。
他们各自的超能力是:独立女性、话痨黑人、亚裔电玩死宅、潜在同性倾向 肥胖症,以及身体残疾……
表面上,电影通过“沙雕”,强调孩子的稚气。
但。
电影其实还有另一层隐藏的设定:每一个角色,在世人眼中,都有天生的缺陷。
这些孩子们的“缺陷”,代表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中会遇到的烦恼。
被孤立、被误解、被忽视……
只不过导演把它们变成了具象的符号,安插在每个角色身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共情。
当你跟电影中的沙赞一起出糗,一起碰壁,数次回想其自己的童年后。
再回答那个问题——
如果哪天我有了超能力,会怎样?
对于懵懂少年来说,超能力,的确很吸引。
但真正最顶尖的超能力是什么?
不是一拳下去墙塌了,不是一跺脚就上天,更不是刀枪不入皮卡丘放电……
是长大。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略。
沙赞在玩具店和反派打架时,两个人踩在一个巨大电子琴键盘上,追逐中奏出了几个音符。
那是致敬汤姆·汉克斯成名作《飞越未来》的情节。
而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男孩一夜长大的奇幻故事。
变身沙赞,获得超能力,轻而易举就能进入成人世界,拥抱的是另一片天空的权力。
甚至可以换来了人生第一瓶啤酒,大摇大摆地去情色场所。
但,这都不是长大。
《沙赞》沙雕背后的真理就在于——
对每个孩子,甚至成人,获得解禁的人生,只是一时爽。
了解自己的人生,才能一直爽。
除了主角,反派同样是一个可怜的“老男孩”。
希瓦纳博士(马克·斯特朗 饰)。
这个角色,在看似“沙雕”的电影里,承载了DC悲凉的底色。
因为希瓦纳博士早在30年前就开启了比利的绝缘人生。
就是我们常说的,“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幸”。
电影用长达15分钟的开场,重点交代几十年前反派遭弃的历史。
希瓦纳曾早于比利,有机会成为沙赞的候选人,但他却被“七宗罪”恶魔吸引,结果被老巫师打回现实。
Sir发现电影在正反派人物性格上还暗中留了一个这样的对比:
两人分别有一样属于自己童年的“宝物”。
正派比利的小指南针代表“问询”,是引导向的;
而反派希瓦纳的“遗物”,那个被哥哥唾弃的玩具黑8预言球,代表“质问”,是掠夺向。
这是两种人生选择,但对于他们两人。
都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特别是反派的力量,天主教对人类定义下的“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但其实,它起源于希腊神学,当时是“八宗罪”。
还有一罪叫“伤悲”。
这也是《沙赞》在悲与喜间的错位。
没有伤悲,也就成了喜剧。
喜剧掩饰得多了,再挖掘的悲伤会更悲伤。
电影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致敬——蝙蝠侠。
Sir认为,这不仅是DC内部的植入广告。
而是因为,沙赞和蝙蝠侠,本质上的相似经历。
毕竟,他们的痛苦都始于少年。
不要被宣传方的伎俩“欺骗”。
《沙赞》一半是沙雕蠢萌,另一半是精神杀戮。
它的起点与雏形都很暗黑,颇有几分DC电影宇宙最初的味道。
只是,电影把这种味道藏得很深。
在Sir看来,《沙赞》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但它的成功,在于开创了一种DC式的合家欢。
对于孩子,这是一出纯正能量的“梦想实现”。
而对于成人,它是一则残酷的“人生警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