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人类社会诞生最晚,但是发展最快的交通工具。

1903年12月莱特兄弟驾驶双翼机离地飞行,最远的一次仅在60秒内飞行260米,还是借助大风才完成的。仅仅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十几年后,一战的飞机航程就达到了100公里以上,飞机诞生40年后,二战的轰战机最远能飞行5000多公里。

在今天,大型飞机的航程几乎都能达到上万公里,最具代表性的“空客A380”最大航程为15000公里,飞机已经能胜任所有国际间运输任务。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1)

在飞机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变化是最显著的。

第一是螺旋桨的消失,在二战末期,喷气式飞机成为现实,喷气式发动机速度更快,航程更远,现代飞机只有直升机还在使用螺旋桨。第二个变化是飞机的布局变化,在飞机发明后的很长时期,飞机发动机都是装在机身上的,中置在飞机前端提供动力。

但是当飞机越来越大,需要多台发动机时,飞机的发动机居然从中间挪到了两边,安装在薄薄的机翼上。

飞机的机翼看起来非常轻薄,但它里面装着飞机燃油,下面挂着发动机。机翼为什么能支撑这么多东西呢?飞机制造者们为何选择这种设计呢?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2)

一、最早的机翼:木棍加帆布

在飞机发明之初,机翼是飞机身上最脆弱的部分,几乎支撑不了任何重量。

大航海时代后人类征服了海洋,但是头顶上的天空仍然是我们的禁区。人类曾发明了不少飞天装置,14世纪,中国人万户就坐着自制火箭飞上天,18世纪的法国人发明了热气球,19世纪的英国人发明了滑翔机,人类摸到了“飞机”的门槛。

滑翔机是划时代的发明,因为飞机其实就是加上发动机的滑翔机。

滑翔机的发明者是“空气动力学”之父乔治.凯利爵士,他把滑翔机的机翼剖面设计成“上凸下平”的不规则水滴状,在高速运动时会空气会产生压力差,进而产生升力,让这个庞然大物飞起来。

莱特兄弟在1903年给滑翔机装上发动机,但因为早期的内燃机功率有限,基本在100马力上下,所以“前活塞时代”的飞机非常简陋。飞机身最大的重量来自发动机,整个机身用木材组装,外面蒙上帆布,机翼分上下两层甚至三层来增加升力。当时的飞机飞起来轻飘飘的,感觉是“浮”在空中,而不是飞行。

“前活塞时代”的机翼就是一个裹着帆布的架子,机翼几乎无法承载任何重量,一战时的飞行员曾出现过因为机翼的帆布和木料老化破损,导致飞机半空失衡坠落的惨剧。

20世纪是人类科技突飞猛进的时期,发动机技术5年一个换代。到了二战前后,主流的英,美,德,苏,日等国等能制造性能优异的“星型发动机”,让飞机的动力提升了数倍,载荷变大后,飞机开始全面金属化,机翼的强度大大增加。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3)

二、机翼的进化:不锈钢加铝合金

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发动机已经“鸟枪换炮”。美国当时生产的星型发动机“r3350”已经达到3700马力,是一战飞机发动机的30多倍。设计师们已经专注于增加飞机的强度,而不是只操心超重问题。

二战的飞机的机翼设计已经有现代飞机的雏形,其内部有金属制造的板条,肋条,缘条,外面蒙着金属蒙皮。二战的飞机已经实现不锈钢架构 铝合金蒙皮,用铆钉固定防止抖动,这个强度已经不仅能让几吨重的飞机飞起来,还能支撑机枪、炸弹,油箱以及其他挂件。

在机翼强度问题解决后,一些追求载荷大型飞机开始把发动机装在机翼下方。因为它们需要多个发动机提供动力,飞机身上除了机翼之外没有更好的选项。飞机要保证稳定,首先要保证机翼上方没有异物扰流,所以当时的发动机只好挂在机翼下方。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4)

很多人疑惑的是:把硕大的发动机装在机翼上,就算机翼很硬,长时间下去就不怕机翼被压弯吗?在高空快速飞行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发动机会不会给机翼造成负担呢?

答案是不会,首先机翼的金属结构已经非常稳固了,战斗机的机翼被子弹多次击穿都不会崩溃,这个强度足以支撑挂重。其次是飞机的飞行原理决定发动机不会造成机翼的负担,机翼的升力是来自于它“上凸下平”的不规则形状,让下方的空气产生升力,把机翼“托起来”。

飞机飞行时速度越快,机翼下方受到的升力就越大,飞机机翼在高速飞行中甚至会略微向上翘起。在这个情况下,往飞机下面挂重物不仅不会压弯它,还会减小机翼的受力,减少它在高速下的形变,其实有益无害。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5)

三、喷气式飞机机翼:皮薄馅大,原理复杂

在二战后期,纳粹德国发明了喷气式飞机me262,盟军各国在战后得到德国科研成果后纷纷制造喷气式发动机,“活塞时代”宣告结束。现代大型喷气飞机的机翼比以前更加复杂,它下面挂着发动机,内部居然还有油箱。

21世纪喷气式飞机的材料比以前更加坚固,内部结构有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等,这些材料重量轻,强度高,韧度也高,发生形变也不会散架。除了战斗机把油箱放在机身之外,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客运飞机和军用飞机都采用大尺寸涡轮发动机,发动机和油箱都装在机翼上。

发动机装在机翼上的好处上文已经提过,但把油料装在机翼里,这个冷知识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其实这样的设计已经保持了半个多世纪,这种结构有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操纵性。

机长发现飞机发动机确实有问题(飞机机翼很单薄)(6)

机翼油箱能保持飞机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大型飞机对配重非常敏感,载客,运货都要考量重量对称问题。大型飞机在机翼上的油箱起了分担重量的作用,腾出机身空间去拉货。在飞行中机翼重量变化不会影响飞机机身的重心,让飞机更稳定。

其次,飞机的发动机大多都在机翼下方,油箱和发动机在一起,就不用设计通过机身的输油管道,让机身内部更加安全。发动机的位置离地面很近,地勤在维修保养的时候也更方便。

军用运输机、轰炸机的大体设计和民用客机一样,只是其载重更大,所以发动机更大,机翼也更长。运输机等于大号的民用飞机,而轰炸机更加精密,为了搭载重量级炸弹,轰炸机的机翼功能繁多,内部有油箱、电路系统和传感器,控制炸弹投放和导弹发射。

直到今天,大型飞机的制造依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长期以来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在21世纪,也只有少数顶级国家才有生产大飞机的能力,中国在近几年才赶了上来,有自己的支线客运飞机和大型运输机,至于轰炸机方面,我们还在全力追赶和西方的差距。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喷气式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佚名

2、《某通用飞机机翼结构设计简介》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