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把我的头条号更名为@蓝海聊增长,就当作是一个许愿吧。[点亮平安灯]

因为,敢于抛弃内卷=蓝海=选择大于努力

什么叫囚徒困境(我们的囚徒困境)(1)

我发现这适用于所有事,于是就想到了“蓝海”这个词。

我工作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选项目时首要标准是行业第一,并且设定了明确的入场标准。

他采用的是蓝海战略——选择竞争不激烈的领域进入,肉多、僧少。

当然他抛弃被其他公司证明能赚钱的成熟市场,进入空白领域时,是有一定风险的。

但通过审慎的评估,成功概率大的话,公司会活得很好,很舒服。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很有效,这家公司后来上市了。

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是一个道理,总会因为很多矛盾的事情进退两难:

想买房子时觉得钱不够还得攒,感觉能买时遇上了限购;

想留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回到老家收入低机会又少;

想生孩子又想留在大城市,生完孩子上学又成问题;

厌倦996,997,但别人都加班,不加班又不行;

面临35岁的年龄门槛,同时未来也会面对延迟退休;

想创业,但现在又是独角兽虹吸时代;

想在大平台上开店,发现即依赖平台又挣不到钱。

……

总感觉处在一个夹缝里,越往前走越挤,这就是内卷。内卷在博弈论里又叫“囚徒困境”,这个词很形象。

@蓝海聊增长所有这些,复杂的问题简单看:外部环境上,无非是因为成熟赛道里挤了太多人,红利一共就那么多,竞争太激烈了;内部原因上,可能只是因为懒得看、懒得选、不想选。

抛开扎心的话,站在项目管理角度分析:所有赛道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会经历培育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选择在哪个点进入,就等于给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和活法儿。

什么叫囚徒困境(我们的囚徒困境)(2)

不过,好在博弈的过程中,赛道不只一个。我们都有选择从夹缝里退出来的机会和权利。

选择大于努力,敢于抛弃内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