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一统中原,是诸葛亮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七年的时间内,诸葛亮率领蜀国军队,连续五次北上讨伐曹魏,最终和历史上多数北伐一样,纵使是诸葛亮的北伐,也没得成功。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都失败(诸葛亮北伐为何会失败)(1)

关于诸葛亮北伐为何失败,说法有很多。古代作战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仅仅就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下诸葛亮北伐为何会失败:

第一、天时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都失败(诸葛亮北伐为何会失败)(2)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天时的其中一个因素,便是粮草,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历史上的北伐大多没能成功。从北方入关中原,却相对比北伐容易。南方相对于北方土地肥沃,北伐是从粮草多的地方,打到粮草少的地方,作战距离过长,粮草的供应就成为了大问题了。而从北向南打,则从土壤相对贫瘠的地方,打到土壤相对肥沃的地方,攻城略地,粮草并不用担心,可以以战养战。

相对于北伐,诸葛亮讨伐南蛮却势如破竹,不但没有消耗太多的粮草,还囤积了大量以供北伐的物资。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二十多天,最终因为粮草不足退兵,第四次北伐,也是因为运粮不继,粮尽而退兵,直到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总结教训,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

第二、地利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都失败(诸葛亮北伐为何会失败)(3)

北高南低,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而从地形上看,诸葛亮北伐是从地势低的地方,打向地势高的地方,所有从地利上,并不占优势,尤其是曹魏所属的陈仓,为战略要地,占据了地势之利,易守难攻,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止于陈仓。

北伐的大部分战争,还是在平原进行,最终只能导向拉锯战,既然是拉锯战,拼的便是国力和粮草,而这些因素,蜀国并不占优势。

第三、人和

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个动机,便是认为曹魏阵营出现了变过,人心涣散,而蜀国则占据了人和的优势,然而真正战斗打响了,曹魏内部并没有出现涣散,而蜀国的人和优势,却显露不出来。

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是超大规模战争,而这两次战斗中,蜀军的军心不稳,第一次北伐出师不利,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为了严肃法度,以震军心。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命丧五丈原,诸葛亮一死,军心溃散,原本坚守不出的司马懿,率军出击,蜀军一退千里。

此外,蜀国不仅仅缺兵少将,而且人口数量远远与魏国相距甚大,后备部队支援也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