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后来唐朝的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给唐太宗,意思是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

作为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李自成被称为“闯王”。1606年生于陕西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就为地主干活。少年时代父母双亡,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当时生活并不好过,他甚至需要借钱。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2)

由于债主苛责,李自成气愤地把他杀了。身受人命之苦的他无法继续在驿站工作,为了保命而逃亡到边境去当士兵。这时,崇祯帝统治的明朝已是风雨飘摇。白山黑水间兴起的满族,由努尔哈赤统一建立后金,并逐渐强盛。努尔哈赤和后继者多尔衮一直在进攻明朝。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3)

崇祯帝并不是昏庸无能,但他所继承的明政府长期受阉人之害,党争不断,内忧外患,到他这个时候,明朝已经陷入危机。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帝首先要战胜敌人。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4)

战争的实质就是经济,需要大量的钱才能养兵,练兵,给军饷等等。所以崇祯帝对民间征收重税,这又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尽管不断增税,但李自成所在的军队还是缺粮,于是他们揭竿而起造反。。几经波折,他投靠了以闯王命名的高迎祥。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5)

李自成加入高迎祥农民起义军后,多次参加惊心动魄的战斗,并一度被官兵抓住,假意投降才逃出生天。随后,高迎祥被官府杀害,李自成被推举为新的领袖,继续称“闯王”。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6)

这场农民起义使明统治者感到心烦意乱,下定决心要加紧镇压。根据官方建议,采取布网策略,压缩农民军的活动范围。李自成危机四伏。

但是就在这时,后金再次入侵,明朝不得不调兵遣将,并将兵力集中在边境上。这样李自成就有了不被官兵剿灭的机会。显然,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

来自贫困农民的李自成,对百姓的苦难有着切身的体会。喘息间,他攻入官府开仓放粮,接济百姓。又反对官府征收重税之道,他将土地分给地主,而不征收赋税。照顾百姓的生计,李自成赢得百姓的信任,也赢得百姓的支持。大批饥民加入了李自成的行列。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7)

有了民众的支持,李自成的力量增强了,他开始进攻城池,袭击官兵。

一六四四年,据有陕西的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那是他用兵好,得民心的结果。

在“大顺”建立之后,李自成的下一个目标是京师。民心所向,李自成进京并非特别难。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8)

途中,许多城池军民主动开城投降,只有李自成在宁武关遭遇强烈抵抗,损失惨重。但是,在长途跋涉之后,战斗又变得顺利了。

一到京城,兵部尚书就引李自成入城。崇祯见势大,又不想舍弃皇室的尊严,自缢而死。

一进京师,李自成不许部下烧杀抢劫,与民相安。但是不久,他的部下就开始违抗命令,向京城的财宝发起进攻,禁不住诱惑的他们用酷刑逼官员交出金银。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9)

受到胜利的影响,李自成变得重视权力,忘却了人民的安危。他没有及时制止他手下人的暴行。最后普通百姓也被屠杀了。李自成毁掉了人民对他的敬重。

李自成在京师的日子并不好过,后金也远强于明朝,而朱由崧所建立的南明王朝也时时威胁着他。李自成本想招降地方豪强吴三桂,谁知吴三桂不听劝阻为了陈圆圆一怒而转投多尔衮,李自成的处境顿时危机四伏。李自成在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合进攻下被迫离开京师。此时,他的决策使他再次丧失民心,他离京前竟下令烧毁紫禁城。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0)

虽然紫禁城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却凝聚了百姓的血汗,李自成妄自焚烧,毁掉了百姓宝贵的劳动成果。

1627年,后金由皇太极改为清王朝。李自成离开京师后,不复当年之势,遭清军围攻而逃。最后,失败的李自成被农夫杀死。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1)

在李自成灭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对统治者的重要性。在那一年,共产党仅仅是由二十多人组成的小团体,只有通过一心一意地解放受官僚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才能发展起来。

人民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也真心拥护统治者为人民谋幸福。

随著历史的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已为统治者所认识,人们也许会一时激动,但不会长久受骗,一些西方政治家无法连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希望政界人士珍惜「水」的力量,在自己的位子上谋政,不要辜负民众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