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4日是中国五四运动101周年,当天,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波廷格(Matt Pottinger)用中文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美国视角下的中国“五四”精神》的演讲,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白宫高级官员首次全程用中文演说。

波廷格1998年到2005年间先后担任过路透社与《华尔街日报》的驻中国记者一职,中文很流利。他在中国实地采访七年,调查报道SARS疫情、能源环境、贪腐等议题,获得过普利策奖提名。

2005年9月,他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军事情报官,曾参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是个典型的鹰派。

五四精神对未来的影响(美高官的所谓五四精神)(1)

2018年,特朗普任命其为亚洲事务主任;2019年,他成为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

五四精神对未来的影响(美高官的所谓五四精神)(2)

那这次关于五四,他说了什么?

波廷格称,五四运动在于“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是“中国的启蒙运动”。他将“五四精神”理解为“民主理想”、“平民主义”。

他刻意使用的“平民主义”一词,其实就是“民粹主义”(Populism)。

波廷歌称,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经常受到政府官员或御用文人指责”,指责五四运动“偏袒西方、中国气息不够、甚至不爱国”。

波延格还列举了几位他认为“张扬了五四精神”的中国人:胡适、张彭春。他对这两位的表扬,都集中在他认为宣扬了“民主精神”的层面。

他称,胡适的最大贡献是推广白话文,让“民主的唯一途径就是民主”;而张彭春的最大贡献是参与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波延格还强调,由于“对中国缺乏民主感到沮丧”,张彭春辞去了外交官职务。

在“咀嚼”完历史后,波延格话锋一转,开始攻击中国现在缺乏“五四精神”。

在他口中,当代“五四精神”的“杰出代表”是李文亮医生,因为李医生不顾“警察的训诫”而“勇敢地”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遭遇。

有写日记的作家、有20位天主教神父、还有去年的香港激进示威者,后者被他称为“为法治而和平示威的香港市民”。

五四精神对未来的影响(美高官的所谓五四精神)(3)

嗯,这很和平

波延格提问称,“五四的民主愿望还要等下一个世纪吗?”

如果波廷格真的理解五四,而非机会主义的利用五四精神的话,他会知道,被他当作“子弹”、参与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张彭春先生,对该宣言最大的贡献是:

“总是支持《世界人权宣言》应当与盎格鲁—美利坚传统国家更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权利文件有所区别。”(援引自《美丽新世界:世界人权宣言诞生记》)

由此,再看他援引了一段所谓毛泽东与罗稷南“秘密对话”的传闻,称1957年时,毛泽东认为鲁迅如果今天还活着,要么“被关在牢里”,要么“什么也不说”。波廷格以此为论据,想说明连毛泽东也容不下鲁迅这样敢说敢写的人。

但这段传闻后来据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陈晋核查,应该是毛泽东在3月北京会议期间谈论鲁迅的话在多人辗转流传中走了样,以讹传讹所致,并非毛真实的回答。

据陈晋考察的历史资料显示,毛泽东195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另一次会议期间就“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这个假设,对鲁迅作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的高度评价。

当时,毛泽东一心破除贯彻“双百方针”的障碍,给那些担心写批评文章让人抓着辫子挨整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打气鼓劲,毛还直言道,“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现在的杂文怎样写,还没有经验,我看把鲁迅搬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好好研究一下。”

波廷格要是多查一查历史文献,就知道毛泽东对待鲁迅的态度与他所说的截然相反。

在最后,波延格宣称,中国如果“少一些民族主义”、“多一些平民主义”,那么就会“从中受益”。这句话,希望他能送给贵国统领川普王。

五四精神对未来的影响(美高官的所谓五四精神)(4)

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对波廷格的演讲进行了回应。

华春莹表示:这位美方官员自认为很了解中国,但从这篇演讲来看,他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也不懂什么是五四精神,因为他对中国抱有强烈偏见。

“他错了,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他所谓的“平民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当中。当代五四精神真正的继承人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公民。”

五四精神对未来的影响(美高官的所谓五四精神)(5)

“他忘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外国列强之间拿他们在中国领土上的特权私相授受,中国人民绝不接受丧权辱国。101年后的今天,如果华盛顿还有人想在疫情问题上对中国甩锅、推责,霸凌中国,14亿中国人民绝不答应,我想李文亮医生的在天之灵也绝不会答应。”

华春莹表示:“我们奉劝美国官员还是好好了解中国的历史,还是多管管美国自己的事情。”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