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很多次的话我也不想再说了(也是最后一次回应)(1)

1

昨晚的文章有避重就轻的嫌疑,所以今天再针对昨天某湖天字系项目维权事件进行最后一次回应。

事件的冲突点是在于我在樾筑读者群里发表了不当言论,称“后悔买了天曜,想到要和这帮人做邻居很痛苦”。

对于类似的发泄性不当言论,我会认真检讨、好好反思,在说了这些话以后遭到攻击,纯属我活该。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被我恶言中伤的天曜业主朋友们道歉,十分对不起。

即便如此,我也会继续坚持“维权要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这一观点,坚持认为这个“门事件”并没有必要上升至群体维权的程度。

当然,我的道歉对于某个追着咬我、素质极低的天曜业主并不适用。他骂过的难听话我就不贴出来了,免得文章过不了审。

到这里,我相信一切是非曲直众人都自有断论,我作为自媒体的最大意义,就是展现实情。

从这次事件里我也吸取了不少教训,类似的维权事件未来我会尽量少少地发表观点。

在这个非黑即白的二极管世界里,想要做中立本来就是找死。未来,我想多做点简单且错误的事情。此事正式翻篇。

2

来看楼市资讯。花溪区十和田城市更新一期地块挂牌入市,为两宗商住用地。

说了很多次的话我也不想再说了(也是最后一次回应)(2)

两地块的宗地号分别为GD(21)019和GD(21)020,均为低效商住用地。

其中GD(21)019号地块,实际出让面积57968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79701平方米;

规划指标:容积率≮1.0且≤3.1,建筑密度≤30%,绿地率≥25%,住宅及配套建筑面积占比≤98%,商业建筑面积占比≤2%。

GD(21)020号地块,实际出让面积170853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02724平方米;

规划指标:容积率≮1.0且≤2.36,建筑密度≤39.09%,绿地率≥25%,01-04-26(A)、01-04-18地块建筑限高18米,住宅及配套建筑面积占比≤81%,商业建筑面积占比≤19%。

两宗地块起始楼面地价均为:3700元/平方米。

拿地条件:

1、019号地块要求竞得人自行出资建设01-04-22地块中8825平方米的绿地景观及01-04-25(A)地块南侧52091平方米的绿地景观,总投资金额不低于3152万元;

020号地块要求竞得人自行出资建设01-04-18地块中12167平方米的绿地景观及01-04-19(A)地块西侧14262平方米的绿地景观,总投资金额不低于1368万元;

同时,绿地景观与地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

2、竞得人须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配建01-07-02地块中九年制学校(小学45班、初中21班);

3、花溪区十和田地块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各地块须统一规划。

4、成品住宅应按照相关意见要求建设;充电桩、装配式建筑按照相关要求配建。

实际上十和田城市更新项目地块在控规公布时我就已经分析过,这里算是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地块享“双地铁站”配置。虽然都是3号线站点,但南北沿线的布局,基本都可以形成“近地铁”或“地铁房”的概念。

其次,由于是低效用地,拆迁难度大,配建要求多,有可能拉长开发周期,增加开发成本,且会因铁路线的存在而造成不利因素因素。

最后,目前周边城市界面差,配套资源略有不足,好在020号地块包含的7.65万方商业可以填补不足。

而这7.65万方商业对开发商来说可能也会成为难以算账的硬骨头,不知道后续会不会配置公寓产品出来。

请允许我小自恋一下:这两块地的起始价格所在区间又被我上次判断对了。

此前我的判断为3800-4300元/平方米,如今地块起始价为3700元/平方米,再加上绿地景观的建设成本,起始价为3777.6元/平方米。不能说完全一致吧,但还算比较接近。

另外,根据业内传言,十和田城市更新项目的意向企业为中铁置业。

总的来说十和田地块是花溪区内一片不功不过的土地,总体成本上看起来也比较可控,从020号地块的规划条件来看,这块地通过做高低配打出高端的旗号并不会让人意外。

考虑到中铁置业目前在贵阳市确实有一些偏向高端的认知,并且云著与云湾项目也一直以高端示人,所以对于花溪区十和田地块项目,我们、尤其是花溪区居民理应有所期待。

3

贵阳棚改终于开始做PPP了。

今天,贵州省政府采购网发布了观山湖区阳关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PPP项目采购需求公示。

根据公示,该棚改安置房PPP项目预算采购金额约为23亿元,内容包含项目的设计、融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

项目建设地址安置地块位于观山湖区阳关片区。

项目主体建设工程的建筑面积(住宅及架空层面积)为264620.51平方米,配套工程的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3730.21平方米,绿地面积38089.29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面积9676.06平方米,提供停车位2996个。

本项目拟采用建设一拥有一经营一转让(Build-Own-Operate-Transfer,BOOT)模式,合作期限为25年(其中建设期为3年,运营期为22年)。

合作期内,项目公共部分(除安置房住宅以外部分)固定资产产权办在项目公司,安置房住宅部分按照政府和安置户的协议依法合规办理。

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应将本项目范围内清算后的全部资产及相应资料无偿移交或归还至观山湖区政府或指定机构。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但我的想法是,考验开发商运营能力的时刻到了(可能也有人欢欣雀跃:要拆啦!)。

且不说到底出了安置房部分项目是否会采用商品化运作,就算最终出售了其他房源已经回本,项目公司都需要负责22年的运营期工作。

这接下来的22年,项目公司该如何通过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运营来赚钱,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点。

是靠资产代理和管理?还是靠物业的增值服务?还是靠其他增值服务?亦或是,政府给出平衡补充地块?这些都需后续揭晓答案。

我十分期待项目PPP成功的那天。

4

贵阳贵安市域环铁临近开通,昨天已经启车试跑,贵阳也将成为中国率先拥有“环”形市域快速铁路的省会城市。

在这个节骨眼上,政府显然想要趁热打铁做点事,靠着市域环铁加速发展。因此,市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了《贵阳贵安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计划》,建设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主要是围绕站点及沿线周边3—5公里范围,推进环线周边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的建设将通过实施环线周边城镇板块建设、产城融合发展、交通设施联通、城镇人口聚集、公共服务提升、区域协同融合“六大行动”,到2023年达成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产城融合更加有效、交通设施更加便利、城镇人口更加集聚、区域联动更加一体共“五大目标”。

从《计划》“六大行动”中的区域提及顺序来看,贵安新区和龙洞堡空港经济区会是两大建设重点,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计划》还特别提到了房地产及TOD开发模式,表示将推进市域快铁沿线站点TOD综合开发。

根据站点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及沿线综合开发需求,围绕周边400—800米范围,对沿线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开发潜力进行分析,按照TOD理念,提升优化站点周边道路、公交、慢行系统、P R停车设施的衔接。

重点围绕孟关站、花溪南站、白云北站,按照400—800米范围进行TOD概念性城市设计;

针对周边极具综合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湖潮东站、月亮湖站、白云西站及龙洞堡站,积极争取资金进行重点TOD综合开发及城市设计研究。

对TOD开发模式感兴趣的购房者也可以重点关注刚才提到的孟关站、花溪南站、白云北站三个站点。

综合来说这个《计划》还算务实,虽说不至于对房地产市场格局有较大且深远的影响,但是对远近郊来说,至少又有了新的开发动力。

最后,附上《贵阳贵安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字数较多,不喜可跳。


贵阳贵安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党发〔2021〕13号),更好发挥贵阳市域环城快铁增强都市圈承载力的作用,强化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打造市域环城快铁经济圈,进一步推进贵阳贵安做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现状及意义

市域快铁环线途经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站、金阳南站、金阳站)、白云区(白云西站、白云北站)、乌当区(贵阳东站)、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龙洞堡站、双龙南站)、花溪区(孟关站、花溪南站、天河潭站、花溪西站),贵安新区直管区党武镇(大学城站、党武站)、湖潮乡(湖潮东站、月亮湖站、贵安站),其中,内环观山湖区(贵阳北站)、云岩区、南明区(贵阳站),全程设站19个,环线全长约116公里(不含内环),环内市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建设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主要是围绕站点及沿线周边3—5公里范围,推进环线周边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进一步畅通城市内循环,强化城市发展动能,贯彻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务实之举,有效拓展城市规模的创新之招;有利于城市组团衔接更加紧密,发展内生合力进一步凝聚,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品质建设城市,继续舞好全省新型城镇化的龙头;有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更加协同,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能级培育产业,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有利于城市要素流动更加便捷,发展内生活力进一步释放,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效率汇聚资源,加快建设服务全省、辐射西南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地。

(二)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环线周边城镇板块建设、产城融合发展、交通设施联通、城镇人口聚集、公共服务提升、区域协同融合“六大行动”,在市域环城快铁全线开通、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基础上,将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环和产业聚集带。到2023年: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发挥市域快铁环线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服务作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功能板块集聚能力持续增强,逐步形成城镇板块格局特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产城融合更加有效。沿线恒力(贵阳)产业园、西南国际商贸城等重点区域建成集产业发展、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交通设施更加便利。市域快铁环线与轨道交通、市政干道、航空、铁路等不同运输方式间衔接更加紧密,贵阳贵安“半小时”轨道交通圈初步建成。

——城镇人口更加集聚。沿线城镇组团公共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生活环境更加宜居,成为城市纾解人口的承载地和“新市民”家园。

——区域联动更加一体。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成贵阳贵安发展的大动脉,引领外环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极,辐射带动黔中城市群发展新引擎。

二、实施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六大行动”

(一)实施城镇板块建设行动

1.建设贵安生态新城——花溪大学城城镇板块。围绕贵安站、月亮湖站、湖潮东站、党武站、大学城站,强化周边城市开发,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港、花溪大学城党武片区和湖潮集镇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大数据科创城(暂定名),推进在大学城周边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依托贵安大道、观潭大道、数博大道延伸段等城市骨干道路和轨道S1线一期,串联贵安生态新城和花溪大学城,联动天河潭站、花溪西站,协同推进久安——石板——麦坪、天河潭新城等城镇组团建设,加快打造城市功能新板块。(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产业发展局、相关乡〔镇〕政府)

2.推进提升龙洞堡城镇板块建设水平。围绕龙洞堡站、双龙南站,加快推进双龙高铁站建设,继续推进多彩贵州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龙水路电力管廊等项目建设,加快口岸综合经济区建设,完善种子种苗、进境水果、进口冰鲜产品、进口肉类等海关制定监管场建设,依托建设大道、金翠湖路、贵龙大道等城市骨干道路,串联小碧、永乐等片区,推进龙洞堡城镇板块建设,联动孟关站,协同推进改貌片区、孟关等城镇区域建设,协同打造东部产业新区核心城区。(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3.推进综保——都拉城镇板块建设。围绕贵阳东站、白云北站,推进建设高铁白云北站,加快推进贵阳铁路枢纽都拉营新建货运场站专用线(二期)、贵阳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二期及口岸延伸监管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天·吾乡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奶牛场片区城市化进程,依托盐沙大道、航天路、新添大道等城市骨干道路,串联奶牛场片区、贵阳综合保税区、都拉营等城镇区域,推动建设综保—都拉城镇板块。(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委、市商务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4.推进麦架——艳山红——金华城镇板块建设。围绕白云西站、金阳站、金阳南站、金华镇站,积极推进大山洞、金华等片区城中村改造,推进七冶老工矿区城市更新改造,大力推进贵阳客运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综合管廊及附属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依托宾阳大道、观云大道、贵阳绕城高速等城市骨干道路,串联麦架——艳山红——金华城镇板块建设。(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5.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乌当东风镇、观山湖金华镇经济发达镇试点建设,按要求推动经济管理权限下放,2年内基本实现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推进乌当东风风情小镇、白云蓬莱仙界蘑力小镇等建设,启动新区北斗七寨小镇、体育云小镇、花溪麦坪智能制造小镇、双龙航空小镇等建设;推进麦架、金华、孟关等工业镇,党武、小碧、东风等商业镇,小碧、都拉、湖潮等物流镇,石板、麦坪等卫星镇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乡〔镇〕政府)

(二)实施产城融合发展行动

1.建设贵安新区产业新城。围绕贵安生态新城、花溪大学城、大数据科创城等城市功能新板块,推进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以中高端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打造产业高度集聚、生活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新城。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中高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推进苏贵产业园区、恒力(贵阳)产业园、贵安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贵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中航发发动机叶片项目,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航空产品零件与培训服务,培育发展机载电子、先进机载设备和小型无人机等。以恒力(贵阳)产业园为链主,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中高端纺织针织产业集群。以华为云数据中心、鲲鹏产业生态等为链主,吸引上下游产业,构建包括服务器整机制造、操作系统及行业应用等的全产业链。推进中高端商业综合体、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培育贵安新区核心商圈。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进西南粮食城、湖潮国际示范性物流园等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粮食物资储备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经济发展局、相关乡〔镇〕政府)

2.建设双龙航空港对外开放窗口。围绕龙洞堡城镇板块,推进以现代物流业为核心、中高端制造和中高端商贸为支撑,联动永乐新世界,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窗口。发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空优势,培育壮大临空产业、现代物流业,大力推进冷链物流发展,积极推进“一局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航空物流园、阿里巴巴菜鸟智慧物流园、贵州茅台智慧物流园、省供销社冷链物流中心等建设,打造覆盖全省、辐射西南的现代物流枢纽;围绕中高端商贸,积极引入跨境商贸中心、空港购物中心、免税店等,推进建设龙洞堡国际空港核心商圈;聚焦特色食品加工,以“老干妈”等本土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推动双龙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宝能和中电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大力推进双龙经济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3.打造乌当康养基地。围绕乌当中医药产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优势,联动综保——都拉城镇板块,推进以康养产业为核心,以现代物流为支撑,打造全国健康医疗养老目的地。推进东风医养健康小镇、贵黔国际总医院等项目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康养综合体和中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围绕健康医药产业,大力推进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乌当洛湾云锦医药食品产业园等建设;围绕现代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着力推进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升级为国家级物流园,加快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4.打造观山湖现代商贸物流综合区。围绕西南国际商贸城、金华镇,推进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中高端商贸业为核心、现代物流业为补充,打造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商贸物流综合区。围绕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盼盼、好彩头等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观山湖消费品制造产业园建设,依托吉利整车及配套零部件企业、爱登堡电梯等项目,大力推进观山湖现代制造产业园建设;围绕城市物流、冷链物流,依托京东亚洲一号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围绕中高端商贸业,加快推进西南国际商贸城次级核心商圈、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建设,推动围绕金阳站加大商业开发力度。(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5.建设花溪中高端商贸业集聚区。围绕孟关站、花溪南站、天河潭站,根据产业和周边发展情况,推进花溪多点打造产业集聚区。围绕汽车贸易、中高端制造,大力推进贵阳·孟关陆港制造产业园、孟关贵阳国际汽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建设;围绕生态旅游、中高端商贸,推进天河潭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天河潭贵阳故事街打造省级步行街;围绕农文旅一体发展,推进久安建设农文体旅 康养等特色小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6.打造白云中高端商贸业集聚区。围绕艳山红镇,加快推进白云西站与轨道交通2号线联动,打造白云南部中高端商贸业集聚区。围绕泉湖公园片区,大力推进梵华里商业步行街建设省级商业步行街,推动打造白云区博泰世界岛TOD商业综合体,加快培育白云区泉湖公园区域性商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三)实施交通设施联通行动

1.推进市域快铁沿线站点TOD综合开发。根据市域快铁环线站点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及沿线综合开发需求,围绕周边400—800米范围,对沿线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开发潜力进行分析,按照TOD理念,提升优化站点周边道路、公交、慢行系统、P R停车设施的衔接。重点围绕孟关站、花溪南站、白云北站,按照400—800米范围进行TOD概念性城市设计,针对周边极具综合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湖潮东站、月亮湖站、白云西站及龙洞堡站,积极争取资金进行重点TOD综合开发及城市设计研究,构建城市空间拓展的样板节点。推进建立环城快铁沿线站点TOD综合开发业态组合效益评估方式及效益分配机制,出台与环城快铁站点接驳的城市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相关配套政策。(责任单位:市交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2.完善沿线场站建设。加密贵阳东站至龙洞堡站间客运站点,推进东北环线设置站点与轨道交通3号线场站相互连接,探索推进东北环线纳入公交化运营体系;推进贵阳北、贵阳、花溪南、大学城、贵安、金阳南、金阳、白云西等重大客运枢纽站提档升级;继续完善贵阳北、贵阳、龙洞堡、花溪南、大学城、贵安、金阳南等换乘枢纽配套功能;推动在轨道交通和市域快铁环线场站周边具备条件的场所提供民航值机、行李托运等服务,打通轨道交通与机场安检互认,实现便捷换乘。(责任单位:市交委、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3.完善市域快铁环线连接。继续强化市域快铁与轨道交通、机场、有轨电车等联结,加大换乘枢纽站建设,逐步推动实现贵阳贵安市域范围重要站点轨道交通半小时可达。推动将贵安站、大学城站、花溪南站、龙洞堡站、白云北站、贵阳北站、贵阳站、贵阳东站等重点内外联结站点建成全市出入的重点交通核。强化东北环线经龙洞堡站延伸至龙里北站联结作用,探索推动东北环线延伸至龙里段公交化运行,强化西南环线与高铁、普铁等站点间相互衔接,充分发挥贵安高铁站辐射效应,探索推动贵阳至平坝高铁公交化运行,以花溪南站为重点,探索推动贵阳至惠水、贵阳至长顺城际快铁建设。(责任单位:市交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四)实施城镇人口聚集行动

1.引导人口向市域快铁经济圈流动。围绕市域快铁沿线重点城镇板块,统筹人口容量和资源配置,将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打造成重要人口承载地。引导外来人口和鼓励中心城区人口向贵安新区直管区和城市功能新板块就业迁移;充分发挥市域快铁环线联结轨道交通的“半小时”通勤圈优势,完善长租房政策,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促进新市民、青年人、新入筑务工人员等集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乡〔镇〕政府)

2.完善人口迁移政策。继续实行全市落户“零门槛”政策,简化户籍迁移手续,开通线上申请审核系统,进一步缩短落户流程。落实财政转移支付、新增用地规模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向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沿线落户。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全面落实贵州农村籍大中专院校学生“来去自由”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跨地区招录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将户口迁入贵阳贵安。研究设立激励机制,提供资金支持、子女教育支持和住房补贴政策,吸引各类人才举家落户。(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贵安新区公安局、经济发展局、相关乡〔镇〕政府)

(五)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1.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以贵安生态新城、花溪大学城、大数据科创城等为重点,继续完善各站点周边区域教育、医疗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省内外优质学校围绕市域快铁环线周边布局建设分校,推动二甲以上医院市域快铁环线半小时可达,推进实现城市社区、乡镇配备公立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公办卫生院、嵌入式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民政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2.提升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市域快铁沿线城镇板块“三感社区”建设,加快建设“15分钟优质便民服务圈”。依托新一轮“千园之城”建设,推进在各城镇板块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继续建设好泉湖公园、阅山湖公园、月亮湖公园、星月湖公园、贵阳森林公园、大龙滩湿地公园等生态公园。大力推进隆昌污水处理厂、花溪文化旅游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推进金华、湖潮等污水处理厂扩建。积极推进绿色化生产,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绿色园区,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打造一批绿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林业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六)实施区域协同融合行动

1.强化环线区域联动发展。围绕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畅通经济圈内循环,加快推动区域间联动发展。以贵安生态新城、花溪大学城、大数据科创城为核心、联动金华镇,加快引领马场科技新城、久安——石板——麦坪片区融合发展;以龙洞堡城镇板块为核心,充分发挥双龙航空港对外开放窗口优势,联动永乐片区发展;以西南国际商贸城为核心,联动艳山红镇、麦架镇,推动白云区与观山湖区一体化发展;以中天·吾乡城市社区为核心,联动东风镇、新天片区,推动乌当区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协作共建东部产业新区;推动北部三县依托渝贵高铁、贵开城际铁路,加快融入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责任单位:市交委、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2.引领带动黔中城市群建设。推动以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作为外环经济圈核心区,着力支撑贵阳——贵安——安顺——黔南经济区建设。加快推动贵阳城市建设向周边地区延伸,由贵阳市主导合作共建产业链,积极探索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由贵阳市统筹规划,户籍同城化管理,公共服务同城化享受,大力推动贵阳市紧密托管平坝、龙里(谷脚镇、醒狮镇),加快推动贵阳市与周边惠水、长顺、西秀等相邻县区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项目、统一统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相关区〔市、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

三、措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贵阳贵安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经济圈建设、规划等重大事项的领导和决策,协调跨行业、跨区域重大问题,建立联席会议等协商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市发展改革委,由市发展改革委、新区经济发展局共同协商负责日常事务。

(二)强化土地保障

将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重大项目优先纳入省重大工程项目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属地政府对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相关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优先保障。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针对“三改”项目,要统筹考虑、注重“肥瘦搭配”。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和混合用地改革,综合考虑职住平衡需求,适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给。

(三)强化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资金优先支持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建设,对市域快铁环线经济圈项目,优先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及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直接入股、PPP等方式,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参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