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含泪读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1)

有的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但有的童话,是写给大人看的。

在北极圈附近、或北极圈里的许多国家,只有温季和寒季两个季节;而且,还有极昼和极夜,也就是:有几个月或将近半年的时间,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24小时都是黑夜。

那里,终年极其寒冷,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自然资源和物质极其匮乏,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得靠飞机运到各大小超市。所以,需人们以全身心抱团取暖,以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因此,有的国家还有法律规定:周末,亲朋好友必须聚在一起讲笑话!政府还广泛鼓励大家读书、写书。每个大小商店或超市,都有“空白书”卖,专供写书之用。于是,一大批童话和童话作家诞生了……

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含泪读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2)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发表于1846年的童话。

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小女孩擦燃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火柴一次又一次给她带来了美好幻想。这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对比。

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这篇童话,在2019年入选了我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第8课。

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含泪读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3)

记得,我儿子在还没上幼儿园之前,每天晚上睡前都会给他讲一个童话故事。在《世界童话故事大全》里,给他讲到这个故事时,谁知道他边听边哭,故事讲完了,仍然抽泣得停不下来!

最后,小小的儿子钻到我怀里,我搂着他哄着:那是因为过去物质没有现在丰富,用的吃的东西没有这么多,穷人买不起,所以挨冻受饿。现在,你能吃饱穿暖,还有这么多的玩具,一定要爱惜衣物,要爱惜玩具,要好好吃饭!儿子不断地点头答应着……

《卖火柴的小女孩》,其教育意义也非常简单,就是告诉孩子,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因为,就像这个故事里你看到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朋友,他们那么可怜,饭都吃不上,衣服鞋子也没有穿的,又冻又饿,死在街头。

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含泪读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4)

圣诞大餐

给儿子讲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实际上,我也在儿子哭的时候,流下泪来了。今天整理书柜,又看到这本童话大全,翻开这个故事又读一遍,我又流下泪来。一是回忆起儿子当年,小小年纪就有的感悟力。二是想儿子寒冬里,有没有及时添加衣服;在外工作忙,有没有按时吃饭。

试想一想:一根小小的火柴,照亮不了这个世界,但是却能温暖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小女孩最需求的三样东西:食物,玩具,亲情,也是我们的孩子生来就有的。

悲剧共情,是我们人类都有的同理触动感受。所以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就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而这篇童话故事,也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了悲苦,懂得了同情和怜悯他人。同时教育孩子一定珍惜现有的幸福的生活。而我们的大人,也更应该珍惜!

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含泪读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