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马思纯主演的电影《第一炉香》上映6天,票房仅3000多万,这与预想中的相差甚远,恐怕破亿都难。

无论是从口碑还是票房上来看,这部电影都扑街了。扑得轰轰烈烈、扑得人尽皆知。谁能想到让《第一炉香》占据热搜榜的,不是该电影多好多好,而是观众的评论多么的搞笑,这部电影拍得到底有多烂。

《第一炉香》的“烂”有很多原因,下面咱们一一来说。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1)

演员形象不符合人设,演出黄包车和丫环的恋爱。

凭借着《湄公河行动》和《紧急救援》,彭于晏俨然成为大家心中的硬汉,特别是那一身的肌肉,显然更适合比较硬气一点的影片,比如战争片、动作片等。

于演技来说,彭于晏是有演技的,不然会如此深受林超贤的喜爱。但很可惜,即使彭于晏演技再好,也无法将一个健身教练演成翩翩公子哥,也无法将黄包车夫包装成温润富家少爷。因为外形这一关就过不去,毕竟不管是富家少爷还是公子哥,都要看得过去。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2)

从《七月与安生》之后,马思纯这几年的作品,着实都不怎么卖座,但马思纯的演技还是在的,无论是文艺片还是青春片,她都拿捏的游刃有余。

但马思纯还是演谁都像演自己,要是拿到好一点的角色也就罢了,要是拿到的角色一般般,那问题就很明显。《第一炉香》的葛薇龙便是那个一般般的角色,马思纯略微“壮”的身材,很符合葛薇龙那种隐忍的形象。

所以,当马思纯版的葛薇龙一登场,观众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从哪个村来的二妞?人设尚且这么不符合,叫观众如何入戏?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3)

改编不是去掉核心,也不是编剧自我的认知。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了这部电影辩解,说不要带着原著的眼光去看这部电影,而是要当做一部新电影。没有原著的先入为主,会更容易接受,毕竟这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本小说。

这个说法到底有多站不住脚跟暂且不说,就单凭该影片宣传初期就打着“张爱玲”的旗号,就不能怪观众先入为主。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4)

既然说要改编张爱玲的小说,又是改编的张爱玲的名作《第一炉香》,那就需要尊重这部小说的核心。《第一炉香》本就不是单纯地说爱情,而是通过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将人性一点点地撕碎给人们看。

《第一炉香》本就不是说葛薇龙爱的多肤浅,也不是说乔琪乔到底有多宅男,而是说这两人从头到尾的变化,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的人性到底如何蜕变、陨落。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5)

书中的葛薇龙,是那种为了物质会自甘堕落的人,她会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甘愿成为交际花。而乔琪乔也是那种纯粹的渣男。

但很可惜,在改编的电影中,编剧之浮于表面,给观众呈现出男女主如何相爱相知,却忘记了其背后的本质。

马思纯遗憾眼神(从第一炉香到第一炉钢)(6)

张爱玲的作品难拍,一个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角色。诚如诸多观众所言,乔琪乔这样的人,不适合太健硕的人来,最符合的人应该是尊龙、张国荣。二是难以拍出故事本身的内核,无法准确的抓住张爱玲想表达的思想。

所以,通过彭于晏和马思的《第一炉香》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接戏,即使要拓宽戏路,也要找适合自己的角色,乱接戏的后果就是,票房惨淡,口碑受损,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