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宝年间,玄宗一朝达到鼎盛,正当所有人都在享受盛世太平的同时,超过15万边境骑兵突然杀奔长安——安禄山反了!有关安史之乱的起因,各种研究汗牛充栋,有人说是“玄宗昏庸无道”,也有人说是“宰相杨国忠弄权”,但不管后世如何解读,安禄山本人的野心一定是其中最大的主观因素。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谁发起的(安史之乱掀翻盛唐)(1)

如果联想到安禄山在进入大唐朝廷中枢之前仅仅是北境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互市牙郎”,那么对比其后来在大唐帝国翻起的滔天巨浪,我们会不由得感叹此人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而究其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字:赌!

起先安禄山与史思明均为“互市牙郎”,也就是今天的“贸易中介”,其能够进入大唐军队也纯粹是出于偶然。不过英雄不问出处,凭借着胡人独有的精明和狡猾,二人很快在朝廷站稳脚跟并逐步向权力中枢——皇帝与贵妃靠拢。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谁发起的(安史之乱掀翻盛唐)(2)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富贵,有些人却贫贱,但安禄山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关键只在一点:豁出去!作为来自北方边地的外来户,安禄山结交权贵和编织关系网的手段非常简单,那就是厚礼相赠。你说你不喜欢胡人,我给你送钱送到你喜欢为止;你说你看不起我的出身,我堂堂七尺男儿可以认杨玉环当干妈。

从最初的“互市牙郎”开始,安禄山本就一无所有,哪怕后来得到金山银海,也同样可以作为下一场赌局的资本,所以他敢放手去赌一把大的,他更不在乎这场豪赌无论胜负都要搭上亿万生民的性命。此刻的安禄山已然得到范阳(亦称卢龙)、平卢、河东三个军镇的节度使职位,算得上位极人臣,不论其内心究竟作何打算,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当朝皇帝所赐,所以我宁愿相信他对李隆基多少还是带有一丝感激的。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谁发起的(安史之乱掀翻盛唐)(3)

对于玄宗这位褒贬不一的皇帝,或许我们唯一的遗憾就是他活得太久了,从早年间的神龙政变扳倒祖母武则天,到后来的诛杀太平公主、搞垮上官婉儿,李隆基的前半生几乎都在和这些有权势的女人作斗争。

终于平定四海之后,大唐迎来了旷古未有的繁华,令后世无比向往的“开元盛世”从英明的皇帝手中诞生。假使这个时候李隆基忽然死了,相信这必定是一位名望和功绩丝毫不次于秦皇汉武的伟大君王。可惜他活得太久了,而更要命的是他遇到了安禄山,于是大唐在巅峰之际忽然跌落,从此变得支离破碎。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谁发起的(安史之乱掀翻盛唐)(4)

为了让老皇帝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任,安禄山充分利用了皇权的漏洞,并且不惜与太子为敌。讲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着重说明一下古代权力交接的微妙之处:尽管为父子,但皇帝与太子往往存在权力的矛盾冲突,如果太子干的不好,那是“竖子无能”;如果太子干得太好,皇帝又会心生疑虑,你小子要抢班夺权?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段位极高的赌徒,安禄山把全部的赌注都押在了皇帝李隆基的身上,以至于太子李亨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而接下来就出现一个十分古怪的现象,太子越是控诉安禄山要起兵造反,皇帝反而越加宠信安禄山,后者更加高枕无忧。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谁发起的(安史之乱掀翻盛唐)(5)

在安史二人的计划里,只要老皇帝一朝驾崩,造反的大旗立马在北方升起,届时根本用不着害怕新皇帝对自己秋后算账。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在群臣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谏下,玄宗皇帝终于对安禄山产生了怀疑,于是这个昔日的“互市牙郎”不再等到皇帝晏驾,开始向南出击。公元756年,安禄山攻下洛阳并随即称帝,国号“大燕”,此后八年便是唐军与燕军的殊死鏖战,盛唐一去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