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当年,杜甫也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可惜他一生飘零,理想也最终只定格为了理想。一首《蜀相》,杜甫以览胜之名,赋诗缅怀兴蜀名臣诸葛亮。既感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之忠;又惜其出师未捷而身死之憾。既有老杜对诸葛亮的追忆,也有其自伤。
尤其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所有壮志难酬的“英雄”读后都会感同身受、泪湿衣襟。
史载:唐代著名政治家王叔文改革失败后,反复吟诵此句,常常是泣不成声;南宋抗金名将宗泽临终前,竭力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后高呼三声“渡河”,愤然离世。
不过,诸葛亮比杜甫、王叔文、宗泽幸运,因为他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即遇到了刘备,他的抱负、才华也得到了施展,至于北伐未竟而身死,“时也运也命也”。
因为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君不疑臣,充分尊重、充分信任,言听计从;臣不欺君,忠心事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不但得以成为一代名相,更是后世敬仰的贤臣典范。
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在隆中生活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自比管仲、乐毅,志存高远,慕效先贤。诸葛亮读书却是务大略,去细碎,追本源,忌庸俗,一切以经世济民为目标。
当刘备三顾茅庐时,年仅26岁的诸葛亮就能了如指掌地指点江山,纵谈天下大事,为刘备制定了详尽的事业规划。
一是长期目标:三分天下,割据一方;
二是中期目标:是夺取荆州、四川;
三是短期目标:联吴抗曹。
在当时对于刘备而言,一统天下只是理想,而不是目标,所以,诸葛亮就把实现割据当作长期目标。所以,《隆中对》最后完全实现了:
一年以后,因为交好孙权,借助东吴力量取得赤壁大战胜利;
两年后,刘备夺取荆州四郡。
七年后,刘备夺取四川,实现了割据一方的目标。
两朝开济老臣心茅庐三顾,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心,这颗心是忠臣赤子之心,是无私奉献之心。
诸葛亮出山前,刘备一直都是打败仗,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诸葛亮上任后,协助刘备东和孙吴,北拒曹魏,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治理川蜀内政,发展农业经济,六出祁山(史料记载是四出祁山),七擒孟获,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才有了蜀汉基业和三分天下之势。
白帝城托孤,刘备跟诸葛亮说,孩子争气还好,不争气可取而代之,不管刘备的虚伪,只看诸葛亮在后期大权独揽之后,还能保持对刘禅的君臣之分,尽心办事辅佐,就能表现出他的忠诚,诸葛亮没有像曹操那样加九锡,自封王。
最终,诸葛亮将毕生的事业付诸蜀国,直至病死在北伐途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且,诸葛亮死后并没有荫蔽子孙后代,死前推举的都是对蜀国有用的人——
刘备初入蜀时,任命蒋琬为广都长,有一次刘备外出视察,突然来到广都,他见蒋琬“众事不治,时又沉醉,大怒,将加罪戮”。
这时,诸葛亮出面为蒋琬求情,他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劝刘备重用蒋琬,使刘备对蒋琬刮目相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刘备兵力不足,“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正在犹豫之际,其僚属杨洪进言“无汉中则无蜀”,劝诸葛亮马上发兵。
诸葛亮见杨洪见识不凡,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杨洪推荐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略,诸葛亮便请刘备任命何祗为广汉太守,“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仍不忘推荐蒋琬和费祎先后担任掌管国家军政的大司马一职,使蜀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稳定。
也正是诸葛亮的知人善任,才保证了在他死后,纵使无能如刘禅,也能再稳坐十几年的江山。
夫人知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心书》
诸葛亮出茅庐跟随刘备创业,虽然深得刘备倚重与信任,但从未膨胀,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辅佐刘备成就霸业的谋士、军事,辅佐型人才,这是诸葛亮未出山时就给自己定位好的,之后数十年,一直未曾偏离,“献策不决策、用权不专权、在位不越位”,就连刘备死后,刘禅照样可以一纸诏书就能把前线的诸葛亮召唤回来。
老臣之心,是一颗赤胆忠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五次北伐,一为先帝遗志,一为蜀汉自保。可惜天不假年,即将成功之际星落五丈原,功败垂成。
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
其实,诸葛亮先后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义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
但是第一次北伐,汉军除了在街亭略损兵马外,其他情况并没有损伤,而且还将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军民全部迁往了汉中,大大扩充了蜀汉国力。
至于第五次北伐,汉军的最大损失就是诸葛亮的去世,其他的情况也没有受到任何可以动摇国本的伤害。
“出师未捷身先死”,说的就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发动十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
结果,孙权的进攻失败。无奈,诸葛亮想尽早与魏军决战,多次挑衅,甚至讥讽司马懿是闺中妇人,但是司马懿始终稳守营垒,不予理睬。
双方僵持了百余日。
不幸的是,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命丧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定计封锁他去世的消息。并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以“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这就是鞠躬尽瘁的一代贤相诸葛亮,油尽灯枯之际,也不忘定下这人生最后一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英雄们壮志难酬、感同身受的自伤自悲,更多的,是对这位贤相的惋惜。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诸葛亮平时生活相当俭朴,以一国之相做到“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诸葛亮病重期间,向刘禅呈上一份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奏表,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死后,丞相府清点财产,“卒如其所言”。廉洁从政往往要由俭朴的生活作风来支撑。在平定南中诸郡的叛乱中,“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其艰苦程序可想而知。诸葛亮一生南征北讨,戎马倥偬,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统一大业,至死“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给后世留下了为政清廉的典范。
诸葛亮不仅生前生活俭朴,也是丧事从简的倡导者和带头人。
他“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魏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写在最后一首《蜀相》,语句奇简,容量阔大;五十六个字,写尽诸葛武侯一生。
是的,在诸葛亮身上,我们无疑能看到中国传统政治人物达于其极至的光辉形象。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智慧与道德的双重象征活在人们心中,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名臣。在《三国演义》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明阴阳、晓八卦、懂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一个介于人神之间近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成为智慧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