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元年,经过了四年多漂泊流离生活的杜甫, 来到了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朋友的资助下,终于有了一个暂时栖身之所----草堂。这里恬静优雅的环境让诗人漂浮疲惫的心得以休息,那曾经千万遍思量的开济老臣怀抱却不时地跳将出来,敲击诗人渐渐平静的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杜甫收拾了一下行装,带着朝圣般的虔诚,去拜祭那忠心报国的两朝元老诸葛亮。但这并不是一篇游记之作,怀人的心情远远大于游览的兴致,所以杜甫给这首诗取的诗提是“蜀相”“而不是”诸葛祠“。

杜甫写给诸葛亮诗(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1)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开篇,杜甫就发问了,询问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呢?可能是杜甫就是经过了一番曲折的打探后,才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目的地,所以在诗篇开头有此一问,表明自己一路寻觅的波折。祠堂所在,肯定不是普通的地方吧。带着这份悬想,在锦官城外,诗人欣喜的发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柏树。在这片翠柏的掩映下,武侯祠也许还有几分”内敛“,未曾以一角面貌示人;或许已大大方方地显示了他的静穆和巍峨。这里,不写其他树木而独取翠柏,不正暗示了祠堂主人武侯的高洁品质吗?

杜甫写给诸葛亮诗(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瞻仰了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走出了后,诗人的心空落了。满院碧草,正一个劲的显摆它的色泽,隔着茂密的枝叶,传来了黄鹂声声清脆的鸣叫。但时间已经淘尽了无数风流人物,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这偌大的庙宇,除了瞻望游览的人群,就只有这碧草黄鹂与这位千古英雄为伴了。一种荒凉寂寞之感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涌上心头。

杜甫写给诸葛亮诗(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人从写景转入了抒情,武侯此时是寂寞的,但他生时是幸运的。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报了刘备的知遇之恩。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这也寄托了杜甫乱世思良相的爱国之情。

杜甫写给诸葛亮诗(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只是,汉家的基业的巩固太耗神耗力了,智慧忠诚如武侯,也没能最终完成他的匡助心愿。”出师未捷身先死“更是让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六处岐山和病逝五丈原等感人的事迹。”天下计“推崇其雄才大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诚。杜甫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了。

杜甫写给诸葛亮诗(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5)

有了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悲壮的哀哭之语”长使英雄泪满襟“,全篇显得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