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拳练完后,就可以练习五行连环拳了,五行连环拳是形意拳中的第一个套路,是由先贤们将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用过渡式有机地连接而成,有人说只要练习单操就可以了,还有人说套路是用来表演的,这些说法都有些偏颇。光练习单操,在劲道的转换上开拓空间有限,而套路也不只是为了表演的,它表现形式虽然是一式接一式,但在式式转换的过程中会涉及劲路的转换,以及势与势的调整与承接,前辈们经常教导后学:练拳要在转折中求东西。这句话是真谛呀!只因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套路中藏着很多转折变化 ,与人相较于生死之间,局势瞬息万变,适应变化,驾驭变化才是王道。单操与套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孙禄堂老先生有言:“前者五行单习,是谓格物修身,而后者五行拳合一演习,是谓连环,这齐家,有克明德之理。”。我个人理解即通过单操的反复练习可以达到通晓道理的程度,而练习套路则可以在道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演化并发挥作用。

套路中各式均有很形象的名称,泛称拳谱,孙式五行连环拳也不例外,其拳谱为:起式,拗步右崩拳,退步左崩拳(青龙出水),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白鹤亮翅,右步左炮拳,退步左劈拳,包裹式,狸猫上树,左步右崩拳,回身式(狸猫倒上树),重复回演。每式的动作详细过程此处不再描述,只是对各式中师傅交待容易忽视的地方及我自身的体会做些提示,有不妥的地方还望各位朋友海涵。

首先是起式,它由无极式、太极式(虎抱头)、三体式组成,演练中要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接着就是崩拳的一马三箭,单操时易做到用腰胯发劲,但在套路中容易丢掉,师傅经常批评我的一马三箭腰胯拧裹不到位,后来我留意了,才勉强达到师傅的要求,青龙出水退步中还有一个偷步动作,即在后的右脚向后撤半步,形意拳中有些词字用法很讲究,此处称为“偷步”,意指不让别人知道,如何不让别人知道呢?动作幅度要小,怎么做才小?上身不动,右脚擦着地面向后平移,很多人是抬着脚向后撂过去的,动作失去了隐蔽性。形意拳中的脚步移动很多都是擦着或蹭着地面的,李仲宣先生在《逝去的武林》中也有阐述,这样的好处除了有隐蔽性,还有就是能快速借助地面形成转动支点,以便调整身势。(待续)

孙氏形意拳之五行连环拳(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之五行连环拳-1)(1)

三体式 拗步右崩拳

孙氏形意拳之五行连环拳(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之五行连环拳-1)(2)

青龙出水

孙氏形意拳之五行连环拳(孙式形意拳五行拳之五行连环拳-1)(3)

黑虎出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