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克服了唱歌的困难(我登上了唱歌的)(1)

第一次登上这个“舞台”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2018年的夏天,因为腿疼不能跳舞,就在这里当起了观众。每天等到最后他们表演小合唱的时候,我也站在队伍当中滥竽充数。有一天,在这里唱歌的同学邀我参加唱歌。我说我不会唱歌,同学说不会唱就学嚒!就这样我就进了这个“天天把歌唱”的群。第一次登这个“舞台”,着实让我下了很大决心。当主持人报出要唱歌的人是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拿着话筒的手不住地颤抖 ,整个人仿佛是在油锅里煎熬。这个舞台虽然高不过10公分,大小不过二十来平方米,观众最多也不过五十来人。但这毕竟是舞台,是一个人站在正中间,单挑儿,简直太需要勇气和实力了!我终于把歌儿唱完了,我如释重负一屁股坐在花池边的台子上,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为了能把歌唱得差不多。我开始了刻苦学习,我把那歌词抄了一遍又一遍;把那歌曲听了一遍又一遍;在那K歌平台上录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跑到旷野上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唱。我觉得练得差不多了,可是到了唱歌的地方又忘了开头的调是什么了。于是又开始紧张,我常常调侃,这是给自己找刺激。在这里唱歌,心情如同过山车,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一首歌唱完了,自己感觉唱得差不多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得意,但是如果一首歌唱完了,不能令自己满意,就会感到非常地伤心。有一次我唱完了一首歌,我看到我的同事微笑着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她是在鼓励我,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我在微信中给她回到:“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唱歌让我回忆起很多的往事。比如唱京剧,我想起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常常听到大喇叭里唱京剧。我们村子旁边有一个工厂,厂子里经常表演京剧,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京剧表演:《沙家浜》、《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英雄赞歌》是在我们村里下乡的一个女干部在田间地头教给我们唱的。她还给我们讲电影《英雄儿女》里边王芳和王成的故事。所以现在我唱这首歌的时候,脑海里常常出现英雄王成的形象。《牡丹之歌》是一九八零年大喇叭里经常播放的一首歌。小的时候最高兴的事是跟着大人们看电影。除了在自己村里看电影,只要听说附近村里放电影就跟着大人跑去看。故事里的情节引人入胜,电影里边的插曲我们也记住了,回家的路上就哼哼起来了,《地道战》、《地雷战》里的插曲是我们经常哼唱的歌。记得最清楚的是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我记得电影还没开始的时候和电影散场的时候,都能听到《歌唱祖国》的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以前我不懂得这首歌词的意思,只感觉到它的旋律是那样的雄壮有力。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更加坚信 :中国共产党会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现在,我登上了唱歌的舞台。我要把握好每一次演出。因为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一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

我克服了唱歌的困难(我登上了唱歌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