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一的我对未来焦虑(焦虑狂要自己办学校)(1)

送女儿去上学,发现学校都不怎么样:灌输式教育,缺少个性化,教师严厉得都跟判官似的,搞不好还校霸横行……

怎么办?搁在我们身上,可能也就唉声叹气两下,最多再骂骂政府不干人事,也就忍了,该干嘛还干嘛。

可当这事摊在文迪拉身上,人家就不干了——直接从谷歌高管位置上辞职,自己创办了间学校!他一本正经的当起了校长,还弄到了1亿美元的投资。

PayPal创始人彼特·泰尔;硅谷投资传奇安德森·霍洛维茨;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乔布斯妻子Laurene Jobs——这所名叫AltSchool的学校上,投资者个个拎出来都名震八方啊。

不安分的创始人

“美国大部分孩子所受的教育,还是 1970 年的那套模式”

上大一的我对未来焦虑(焦虑狂要自己办学校)(2)

在牛人马克斯·文迪拉(Max Ventilla)看来,当今传统的中小学有几个严重而难以自愈的问题:

第一,就是“工厂教育”模式的“多数人暴政”,几乎所有教学设计针对的都是大多数“中等生”,无法兼顾到所有人。

第二,是教学改进速度太慢,频率太低。传统学校,判断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一门课程对学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可能要一学期、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反馈出来。

第三,优质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文迪拉坚信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大众化”的,不应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受到。

AltSchool采用的是网络社区化“微型学校”的形式,每个学校有80~150个学生。微型学校结合了在家上学的好处和课堂体验的优点。

一方面,一个教师只负责很少的几个学生,可以像父母在自己家一样,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同时,每个教室都由互补型的同学组成,因此他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许多自己缺少的东西。

因为规模小,微型学校能够灵活地适应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有家长谈到,在AltSchool 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班化的微型学校里,家长们都互相熟悉,孩子们也更容易成为朋友,所以相比大学校让人更放心。

微型学校建设起来也相对容易,即便是位于旧金山SOMA的AltSchool 总部(及学校),也不过是不起眼的两层小楼而已,与我们印象中包含教室、活动室、操场等形态的学校有很大差别。

学校即社区

“学校不应该用围墙自囿其中,它本身就是社区的一部分”

上大一的我对未来焦虑(焦虑狂要自己办学校)(3)

虽然学校本身很小,但是它的教育空间却很大。文迪拉认为,学校不应该用围墙自囿其中,它本身就是社区的一部分,社区也应该是学校学习的一部分场所,让学校、家庭、社会成为教育交织相容的一体,也就是“学习即生活”。

“社区—学校”一体化是AltSchool 一直倡导并采用的模式,为此它们采用了如下一些方式:

每月组织一次家长议会,让家长们在一起讨论一系列话题——从家庭教育策略(例如怎样让孩子在家继续学习或怎样为高中做准备)、学校教学方法到学校课程建议,再到为家长开发新产品。

每个AltSchool 班级都有一个在线社区,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在这里随时分享生活点滴,比如即将来临的学生演出、艺术项目的完成、最近校外活动的照片。

每一周都会有1 ~ 2 天校外活动,学生们走出校门到校外学习,比如探索博物馆、旧金山动物园、加州自然科学博物馆和芳草地滑冰中心。

AltSchool构建的个性化不仅在学生体验当中,也在家长体验当中。学校鼓励家庭分享他们的特长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比如接待新生、给新的家庭提建议、作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志愿服务于课堂。

通过AltSchool 的网络,教师们持续不断地共享课程、评估策略和最好的课堂实践经验,所有微型学校的老师都可以相互学习。缺乏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会得到不断地支持,并随着时间成长。

越多教师创建“学习清单”,越多学生使用它们,AltSchool 就能知道哪种“学习清单”最适合哪类学生。学生在“学习清单”中留下的轨迹越多,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学习清单”的模板,让那些有相似兴趣、学习风格和目标的学生可以直接使用同一个模板。

传统的学校要有所改进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教育实施者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哪些方法比较有效,更不用说官僚主义的限制了。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学校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AltSchool的每个人——从设计师、工程师到教学实施者——都专注于加速改善学生和家长的教学体验。举例来说,每当完成“学习清单”中的一个活动,学生和老师都要同时提交一份他们对这项活动的体验和思考,而他们反馈的内容将会马上体现在下一周的“学习清单”中。

无时无刻不在测量、分析和改进,AltSchool能够以天,甚至以小时为单位来适应每个人的学习体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至关重要,不仅从学业上,还有学生的满意度、参与感、快乐感受。

重构课堂

“倡导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学习”

上大一的我对未来焦虑(焦虑狂要自己办学校)(4)

AltSchool倡导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学习,他们会在家具店里上设计课,在博物馆里上艺术、历史课……

上设计课的老师会带着班里的学生去PotteryBarn(北美连锁家居店品牌)。带他们去看那些漂亮的家具和家居设计,从中获得设计自己教室的灵感。

老师带着学生们观察灯和陶器的形状、线条,同他们一起欣赏这些设计中的美感,看看哪些能够用在自己的教室里,把它打造成一个结构井然、实用而又美观的场所。

上艺术课的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导游带他们参观南亚艺术,给他们讲述印度的历史和民间故事。

AltSchool认为,学生在“真实世界”体验,能帮助孩子们对世界的思考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在真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只有当儿童学会观察真实的世界,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对于育人,文迪拉有三个核心原则:

第一,育人应该是整体性和因人而异的。孩子是一个整体,不要分成数学学生、英语学生、艺术学生。在与世界的交互活动中,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方法。

第二,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且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坐在整齐的课桌前按照同样的进度学习。

第三,学习应该是严格而精准的,应该严格地对孩子们的学习树立正确标准。标准太容易他们会泄气,标准太难他们又会感到无聊。标准应该便于他们持续不断地进步和认识到“我做得真好,我表现得真棒”。

与之相适应的,AltSchool 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特别宽容,鼓励创新。至于教学效果,则通过各种监测手段来进行评估,快速迭代,快速改良。

AltSchool的计划是不断扩张它的“微型学校”的网络,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加入其中。

同时,AltSchool 还计划将其开发的教育科技产品授权给其他学校,帮助他们进行定制化的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文迪拉看来,这才是21 世纪的教育应有的样子。

“我母亲退休后,也去搞艺术了。其实,我母亲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而且从她的例子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并没有那么多职业选择的限制。”文迪拉感概道。

文迪拉在很多场合都提到,希望能建立起一套教育系统为2030 年的世界做好准备,最初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自己的一双儿女就要在那个时候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

《新校长》 2015年第10期 “跨界改变教育”

《外滩画报》 “专访Altshcool 创始人兼 CEO 文迪拉: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大众化的”

爱范儿 AltSchool:旧金山湾区的一场教育实验

本文由造就|编辑 整理,其他媒体如有转载需求请留言征询,谢谢!

“造就”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投稿请邮件:alisawang@xingshuchin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