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吐槽小宝宝不好带,除了睡眠不规律还有饮食问题,但老人们听到基本会告诉妈妈们,小娃娃满了周岁就好带多了,他们睡眠规律、吃饭也香。
确实,小宝宝在1岁时能吃的辅食种类是越来越多,不用像刚添加辅食那样处处细心,更不用担心宝宝营养摄取得不够全面。
邻居小李的女儿已经1岁3个月了,胖嘟嘟的脸蛋任谁看了都想捏捏,大家都夸宝妈辅食喂得好,纷纷讨教都给宝宝吃啥了。
谁曾想,孩子妈妈说宝宝最不喜欢吃的就是辅食,面条、粥、米糊等都不爱吃,每天还是喝的奶粉,一个月6罐的奶粉都快喝不起了。
于是,各种“劝说”和“支招”开始,就是想让孩子能够接受辅食。
1岁是饮食过渡分水岭,宝宝是以辅食为主还是以喝奶为主呢?
支持以辅食为主的妈妈觉得:奶少喝,辅食多吃,甚至多吃点辅食练习咀嚼,为吃饭做准备;
支持以喝奶为主的妈妈觉得:牙都没长齐,多喝奶对孩子好,消化快吸收也多,少吃辅食一样养出白胖宝宝;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要怎么选择,我们先来看看专家给出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逐步增加辅食,因为母乳或者配方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
而针对1岁后的宝宝添加辅食情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1-2岁宝宝的喂养,需有一半以上的能量是来自辅食和每天500毫升左右的奶量。
也就是说,6个月后宝宝是以奶为主,适当增加辅食;满1岁之后,饮食结构就要改变了,以吃饭为主,以喝奶为辅。
具体安排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6个月后的宝宝:
辅食占饮食总量的10-20%,母乳或者奶粉占80-90%,每天的奶量为700-800毫升。因为这个时候添加辅食不是为了让宝宝吃饱饭,而是让他们适应除了奶以外的食物。
所以,刚开始添加辅食不用定时、定量让孩子吃辅食,在宝宝喝完奶之后适当给他们吃两口辅食当零食就可以。
宝宝接受辅食需要循序渐进,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最终过渡到将辅食作为正餐。
10个月后的宝宝:
辅食占比提高到30-40%,每天可以安排3顿;母乳或者奶粉占60-70%,大概是600-800毫升。
这个阶段可以定时让孩子吃辅食,也就是一日三餐,但还是要先喂奶,辅食安排在两顿奶之间。
1岁后的宝宝:
这阶段宝宝辅食的占比要多很多,大概为75%;母乳或者奶粉降低到25%左右,大概是500毫升。
随着宝宝吞咽、咀嚼、消化的逐渐完善,每天辅食多样化安排,从糊状转变为泥状或者颗粒状。
而且,妈妈们在宝宝1岁半之后也要慢慢锻炼宝宝自己拿勺子吃饭,一方面可以增进精细动作,一方面可以让宝宝提升吃饭的兴趣。
2岁后的宝宝:
这时候的宝宝可以跟大人吃饭了,但妈妈们尽量把口味做清淡些,以免孩子以后重口味。同时,这个阶段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教会孩子吃饭前要洗手,逐步养成饭前自觉洗手的习惯。
- 培养孩子学会饭前等待,就是等一家人到齐再一起就餐,这对孩子以后良好的人格形成有好处。
- 随时帮孩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边吃饭边看电视、要大人喂饭、挑食偏食。而作为大人也要注意,吃饭时别训斥、责骂孩子,别担心孩子吃不饱而追着喂。
- 在做饭或者买菜时多跟孩子互动,告诉他们每种食物都有它的好处,对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
孩子不爱吃辅食,妈妈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改变烹饪方式:不喜欢清蒸就改用小火煎、不喜欢吃米饭就捏饭团、不喜欢咸的可以吃点甜的。
辅食多样化:不喜欢吃鱼可以吃虾;不喜欢吃叶子菜可以吃根茎类,比如土豆;不喜欢吃苹果可以吃葡萄。
准备一套宝宝专属的可爱餐具:小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吃饭的餐具可以也是一样,妈妈们可以让宝宝自己挑选,并告诉孩子以后就用它吃饭。
最后
1岁前以奶为主,一岁后以奶为辅,妈妈们记住这个转变,适当做出调整,为孩子的健康多一份呵护。
文:阿布提说育儿
#2022育儿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