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我就读初三。其时,广州一朋友因知我爱好武术,建议我有机会的话,学到永春拳就更好了。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州、佛山、韶关、肇庆、广西等地,但凡知道永春拳的人,都称之为“女人拳”。到今天,人们仍有此一趣说。

谁创造了永春拳(永春拳是女人拳)(1)

吞桥(又称摊手)

其实,说永春拳是女人拳,实为戏说。究其原因,不外两者:

一、传说在川滇地区,深山尼姑庵居住的五枚师太,常观得蛇鹤相搏(一说狐鹤),而研创出的象形拳,传于女子严咏春。及以降,皆奉上两女性为本门师祖。既为女性创拳,故称之为“女人拳”。

二、永春拳之风格,与雄强彪悍、虎虎生威、踨蹦窜跳的其他南北各派拳术风格迥异。演练起来,让旁人观之,会觉得娇手娇脚,慢吞吞软绵绵,毫无气势与威猛。也因此被认为女人拳。不明内涵者,还会带有轻视的态度。若仅从外在流露的风格评议,自会带有戏说的成份了。

当然,对事物明理之人,是不会仅凭外在的表象,去确定内在的本质的。永春拳是否是女人拳,对于一个学艺者而言,是不太注重的,注重的是深切理解拳法内的攻防技术要领,并刻苦训练至触类旁通,得心应手,法无定法的境界。

永春拳到底是什么拳术,历来众说纷纭:

有说是五枚师太研创的。

有说是福建南少林之佛门拳法。

有说是佛门尼姑专学专用,以防身御侮的拳术。

有说是南少林研发的专门对付少林叛徒的拳术。

有说是明朝锦衣卫的杀人秘技。明亡后,少数忠心义勇的锦衣卫加入洪门,以助反清复明之举。

有说是清朝初期,洪门帮会内的高手秘技。等等。

谁创造了永春拳(永春拳是女人拳)(2)

扣手(又称伏手)

以上说法皆可保留,有待后人一一考证。无论如何,永春拳之种种神秘面纱,从清初一直掩面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得以昭示天下。经笔者研究发现,我国还没有哪一家哪一派的拳种能秘密保持如此长的年代,这绝对是个经典奇迹!而当其惊现时,其不花俏、重实用、灵敏、多变、狠辣的技击术,竟然赢得中外无数武术爱好者的青睐、认同与叹服。

今天我们可以下个定论了:永春拳不是女人拳,只是适合女性学练的拳术而矣。相较之其它拳种,永春拳更能实现以弱抗强、以巧妙制猛烈。可以说,比许多拳种更适合于儿童、妇女甚至中年人习练。

永春拳,确实是“永远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