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余雯雯

今天(11月6日),“奋进新时代 建设新天堂——2022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交流发布会在拱墅区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举办。

发布会从“共同富裕、提振经济、智慧治理、喜迎亚运”四大维度,盘点了代表一年来杭州生活品质和建设发展成就的十大现象、人物、事件、区块,并用点评这种方式,呈现了杭州经济社会各领域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杭州未来宜居城市(2022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十大现象揭晓)(1)

现象一:交通互联,夯实共富基底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与骨架,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梦想。随着杭州被赋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新定位,立体多样的交通图景逐步展开:杭州地铁集齐并不断扩大“七色彩虹”队伍,迈入运营里程“500公里俱乐部”;集“未来”和“科技”元素的杭州西站揭开神秘面纱,将点亮浙西、浙北铁路交通网;杭州快速路网实现从“200”“300”到“400”的“三连跳”,纵横交错间密织出一张资源互通、机遇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网……以路为媒,杭州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将多个板块连起来,让每一寸土地活起来,串起一条条通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线。

区块:杭州西站

事件:杭州高架密织成网

事件:杭绍线、杭海线开通

人物:童锋发

现象二:城乡互动,构筑共富图景

不断崛起的美丽城镇,精心雕琢的美丽乡村,紧密联结的城乡经济,日益美好的百姓生活,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未来乡村共同体……在杭州,城市与乡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联村抱团发展的新路径,到携手城市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思路,再到新乡人带动原乡人、归乡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新形态……这样的变化,与杭州城乡共富共美新格局的构筑息息相关。杭州于全省率先开启美丽城镇集群化发展的探索,已形成美丽城镇集群15个,通过联动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串联全域城、镇、村,形成城乡相互渗透、互促互利的共生循环体系。

区块:“禹上稻乡”共富体

事件:淳安胡家坪村联手房企创造美丽经济

人物:陆炜强、娄敏

现象三:公益慈善,探索共富路径

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力量,公益慈善被赋予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内涵。近年来,杭州出台各类政策和举措,加大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力量,机制创新成为动力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支撑点,建成了14家慈善基地,其中省级示范型基地7家,市级慈善组织227家。全国首个互联网公益大脑“云上公益大脑”在杭州梦想小镇上线;打造“慈善杭州”应用场景,动动手指即可向感兴趣的公益慈善项目捐款,以数字赋能慈善,精准对接慈善供需。在推进“两个先行”的探索实践中,公益慈善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人皆可善,处处皆是善”。

区块:都市快报“快公益”推动建设公益慈善生态圈

事件:文明帮帮码提升市民幸福感

事件:“娃哈哈·春风助学”开出职业体验训练营

人物:韩凯、王坤森

现象四:文化生活,实现精神共富

城市因文化而精彩,生活因文化而美好。杭州有着赓续千年的文明传统、山水园林的美学典范、“诗意中国”的东方意境,奔竞不息的创新活力,历史与现实交汇,自然与人文交融,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40年,杭州的文化韵味体现在对城市文脉的赓续保护之中,体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持续深入之中,体现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之中,更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精神共富的丰富实践之中。

区块:杭州国家版本馆

事件:“宋画里的生活”宋韵系列活动

事件:全省首个2亿规模区级文艺发展专项基金发布

人物:德寿宫遗址项目设计团队

现象五:动态帮弱,力推群体共富

幸福是什么?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是所有人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昂首挺进。近年来,杭州通过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创新推进老年人意外险理赔直达、智慧养老院等服务项目,全市老年人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不断加大优质普惠幼儿园、托育机构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拓宽发展思路,为孩子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托育服务,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2022年,杭州启动实施“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多的幸福成果将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区块:富阳区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应用场景

事件:拱墅区全国首创“一老一小阳光相伴”养老托育普惠服务

事件:上城区启动“星级家长执照”工程

人物:金晓宇

现象六:硬核实力,凸显杭州力量

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到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再到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近年来,杭州以科技创新激发发展动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战略科技力量矩阵。10家省级实验室占7家,杭氧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两处国家大科学装置获批在建,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611人……杭州的创新能力指数已跃居全球第21位、全国第2位,一座高水平“创新策源地”正在加速崛起。

区块:良渚实验室

事件: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自主研发“贝壳芯片”助力北京冬奥会干血点检测

人物: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

现象七:贴心举措,提升营商环境

先后5轮优化578项营商环境举措,连续两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名列前茅,18项指标被评为“全国标杆”,连续三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排名第一,荣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近年来,杭州在打造国内最优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交出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单。作为一座“最具幸福感城市”“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一直是杭州不懈的追求。2019年10月成为世行营商环境备选样本城市,2021年9月成为国家首批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杭州正奋力向全球最具活力的宜商宜业之城迈进。

区块:杭州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

事件:杭州入选国家首批六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事件:“安心充电”撬动产业数字经济

人物:陈静

现象八:常态防控,印刻杭州智慧

丰沛的数据资源,改变着城市管理的决策机制。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的各领域改革,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疫情以来,杭州以疫情防控倒逼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持续深化“城市大脑”应用,强化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开启健康码多次示范性升级——扫一次场所码,实现“四码一屏”,新增核酸检测时间倒计时模块,科学动态调整“三区”设置及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因地制宜布局一万多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精密智控机制,创新“网格疫管通”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在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之路上,杭州智慧的迭代提升,筑起这座城市智慧、温暖、有韧性的“防疫墙”。

区块:一万多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

事件(活动):网格疫管通防控“快、准、轻”

事件(活动):杭州让外卖封签成为“标配”

人物:杭州市疾控中心首席流调员

现象九:数字治理,催生效率变革

“数字”之于杭州,是一场治理能力的“破旧立新”,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涉网新型犯罪侦防、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智治应用等等,这些场景都是杭州这座“数字治理第一城”呈现的效率变革。借助城市大脑等数据化平台,杭州数字治理化繁为简,打破政府内部数据孤岛、重塑业务流程、革新组织架构,打造出权责明确又精简、高效、统一的数字政府;同时,数字治理反哺更广阔的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既为市场增效,又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办到更多传统治理模式下办不了的事,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区块:云上东站(数字孪生)

事件:杭州市实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

杭州“涉网新型犯罪侦防”应用大幅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率

人物:城市大脑研究院

现象十:场馆开放,共享亚运红利

亚奥理事会宣布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亚运延期背景下,杭州亚运所有建设场馆(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于2022年7月1日起陆续惠民开放。杭州全民健身中心、杭州游泳健身馆、大小莲花、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桐庐马术中心、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亚运场馆的惠民开放,最大限度发挥了亚运场馆在体育竞技、全民健身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也将为杭州亚运会赛事举办和赛后利用积累宝贵经验。

区块:拱墅运河体育公园

事件: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对外开放

绿色亚运配套项目——萧山国际机场三期能源中心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成

人物:“亚运在线”工作专班、赵国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