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可以说是十分发达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清,只要是有文化发展,诗词就从来都是被沾光的那一个。尤其是唐朝,诗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在当时,任何东西都能够转化成几个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而其中,很多性情中人都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诞生了许多的千古名篇。比如咱们熟悉的这句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直到现在都是代表着人们的情感表达的一道巅峰。无论是千年前的文人下课还是现在的我们。都会为了这么一个情字来束缚我们的内心,在现在情窦初开到现在,找到一个能相知相守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如果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命中之人的话,该是多么幸运。但是有谁能够达成这一种美好姻缘呢?

唐朝最冷门的十首诗(在唐朝的一个秀才)(1)

在很多的才子佳人里面,很多失去爱情的人们,都痛彻心扉,面对情伤的时候都不可自拔。在想不开的时候还会自杀。这也是代表了一种性情中人的人性,他们即使文采出众,面对世间的情字,也是落回人间,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

而上面提出的那句话,其实在历朝历代中也有体现。在唐朝的一个诗人崔郊便用自己的经历去体会了这两句话的意义。这个人相比于李杜来说,在诗词上的造诣远远不如。而且在历史中,他的记载也不是很多,从各种史书中也近视寥寥数笔带过。仅有的一些集中篇幅,就是他曾经是一个读书人。在当地的科举考试中考中了秀才的名位,之后就没有关于他爵位的记载了。不过他曾有一段凄美的爱情。

唐朝最冷门的十首诗(在唐朝的一个秀才)(2)

他自小家境贫寒,父母也是平民百姓,但是他的姑姑却是十分有钱,在少年的时候,他到姑姑的家中做客的时候,偶然发现姑姑的贴身侍女,长得十分美丽,而且端庄谨慎,站在那里,就已经吸引了当时情窦初开的崔郊了。

崔郊为了能够多接触心上人,于是就在姑姑家住下了。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侍女并不愿意和崔郊多说什么,但架不住崔郊的多番接触,于是便和他交谈起来。在当时崔郊正值少年,在当时的年纪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而且崔郊的样貌也是十分帅气,加上他读书所添加的一些书卷气,在交谈之后很快也吸引了侍女的注意。侍女也是情窦初开的哪一种,对他也有了爱慕之心,但双方都没有感情经历,不敢向对方表达心意,只把这份情感埋在了心里。

唐朝最冷门的十首诗(在唐朝的一个秀才)(3)

终于有一天,在晚饭中,崔郊和侍女在府中的花园之中相见,这一回崔郊终于将自己准备的多时的话,一股脑的倒了出来。而侍女在听完崔郊的话之后,对他也是十分欣喜,自然点头答应。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了恋爱。不过崔郊已经在府中住了半个月,再不回去就不合适了。在回去之前,崔郊正式提出要去侍女的请求,他姑姑听完之后没有说什么,就打发回去了。

而他姑姑总是觉得自己的侄子和侍女结婚有点掉价,在其后不久就把侍女加到了襄州司空的府上,而官老爷得到侍女的时候给了不少的银子。当崔郊知道这件事后,便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后,如果不是父母的苦苦相劝的话,崔郊可能就已经阴阳两隔了。而此后他一心读书,也从不与人说话。

唐朝最冷门的十首诗(在唐朝的一个秀才)(4)

后来他路过襄州司空府的时候,正好那个侍女出来了,两个人互相对视,却一言不发。后来崔郊回到客栈后便提笔写了一首《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写完之后便送给了侍女,就离开了。后来这个官老爷看到这首诗之后,首先欣赏崔郊的才华,然后又被诗中的故事打动,于是他便将崔郊叫到了府中,将侍女交给了崔郊,两个人最后幸福的在一起厮守终身。

在这句诗里面,这两句“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诗句,至今让人听完,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