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沿海群众习以为常的海鲜,对内陆人民来说,品尝更多的则是冷冻食品、鱼干等深加工产品现在,内陆吃货也有机会品尝到活蹦乱跳的海鱼了近日,浙江海洋大学冷链物流研究所师生共同研发出“鱼体冷冻‘复活’技术”,一时间在行业内声名大噪通心粉社区独家揭秘,带您走进这项神奇的低温速冻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冻鱼检测项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冻鱼检测项目(冻鱼复活技术)

冻鱼检测项目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沿海群众习以为常的海鲜,对内陆人民来说,品尝更多的则是冷冻食品、鱼干等深加工产品。现在,内陆吃货也有机会品尝到活蹦乱跳的海鱼了!近日,浙江海洋大学冷链物流研究所师生共同研发出“鱼体冷冻‘复活’技术”,一时间在行业内声名大噪。通心粉社区独家揭秘,带您走进这项神奇的低温速冻技术。

青年创客牛刀小试 冻鱼能“死而复活”

韩志博士是浙江海洋大学冷链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带领下,十人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经过两年努力,研发出一种能使鱼体“复活”的活体冷冻机,并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那么,什么是鱼体“复活”呢?韩志博士介绍,鱼体“复活”是指运用快速低温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30℃的深度冷冻,力争鱼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保持鲜活。

这项技术适用于所有鱼类吗?鱼解冻后的存活率呢?会影响卖相吗?韩志博士在接受通心粉社区记者采访时表示,“鱼运输时的冷冻时间取决于鱼的种类和大小。这项解冻技术目前适用于扁平状、个体小的鱼,如鲫鱼、泥鳅等生命力顽强的种类,可适当帮助延长存活时间。”

依靠鱼体冷冻技术“复活”的鲫鱼

鱼体活体冷冻机

值得注意的是,鱼解冻后存活的时间一般不长,因为它已经受过一次冷冻伤害,这项技术的原理是把它冷冻在这个临界点,降低鱼身的代谢能力,并且对鱼的表面无损伤。只是冻结鱼身,因此对肉质和风味也不会有影响。

冻鱼复活技术早就存在 应用于市场尚有瓶颈

其实,复苏鱼技术在行业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了。今年年初,上海华晶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苗教授也参与研发冻鱼复活的技术。但时至今日,真正推广应用到市场上的几乎没有。

其中最重要的瓶颈是“复活”效果、能耗和食品安全性,韩志博士介绍,“尽管还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且对于名贵鱼种,冷冻复活值得持续应用研究。但是目前来说,更应该关注在此研究过程中,保鲜效果的提高。”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强在听闻此项技术时表示,思路及方法都很好,但现阶段没有可规模化使用的方法,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远远不足。因此,如何运用推广、降本增效,是很多高校、科研单位正在攻克的难题。

浙江海洋大学韩志博士及其学生创业团队

对于此项技术未来的发展,韩志博士坦言,“目前研究所侧重于该技术的保鲜发展之路。消费者其实真正希望收到的是新鲜的商品。我们希望消费者拿到冻品,解冻后的风味接近于鲜活。低温速冻是水产保鲜的有效措施,也是市场急需的保鲜手段,提高该过程节能和安全是我们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等到低温速冻保鲜技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也会促进复活技术进步。”可以看出,水产活体运输的发展之路依然充满着无限可能与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冻鱼 “复活” 冰鲜 物流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