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简称为什么应该是鄂(湖北的简称缘何是)(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就目前很多省份的简称,比如山西省的简称“晋”,陕西省简称“秦”,山东省简称“鲁”,四川省简称“蜀”等,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中,就湖北省,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疆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湖北省简称“鄂”,而不是“楚”呢?

湖北省简称鄂,已是人所共知。但若简称“楚”,就有名不副实之嫌。其理由如下: 1.传承性。

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代楚国别称荆,故史载有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保康南漳境),国号为荆,直到公元前689年文王都郢时才改为楚(一说鬻熊之后熊绎受封后就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见张正明《楚文化史》)。更何况春秋战国时的楚国疆域广大,最大时曾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近两广,北及陕南,其国都有丹阳(无考,一说今湖北秭归或枝江)、郢(今湖北荆州)、鄀、鄢(今湖北宜城)、陈(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省阜阳)、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等。此外历史称楚国的还有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的项羽(以示区别称西楚),五代十国都潭州(今湖南长沙)的马殷(以示区别称南楚)以及西汉地节元年(前49年)由彭城郡复名的楚国。可见楚国历史繁杂,并不具有传承性,显然也不局限湖北一地。相反,即便“鄂”在湖北虽然出现的时间比“楚”稍晚,并在春秋中期被楚灭亡,成为楚国的一个封邑,但鄂这一地名却保留下来,从鄂国-鄂邑-鄂县-鄂州一脉相承,延续时间更长,人文渊源更广,因而更能代表湖北。

湖北简称为什么应该是鄂(湖北的简称缘何是)(2)

2.地域性。

“楚”并不单指湖北。无论是元设湖广行中书省,还是明设湖广布政使司,均简称“湖广”,虽治所在武昌(今湖北武昌),但辖地包括今湖北湖南全境,甚至元时还包括今广西、海南全省及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而“湖广”在明代就简称“楚”,如张居正在给湖广地方长官的书信中多称“楚抚”、“楚院”、“楚布政”等,只是到清康熙三年(1664)从湖广布政使司中析出湖南省,为与湖北区别,湖南就简称“湘”,如“督鄂”、“抚湘”等,但仍归湖广总督节制,不过,民间仍保留称湖南为楚的习惯,就连“唯楚有材”匾额也挂在岳麓书院。可见“楚”和“湘”都有特定的历史界限。 3.生活习性。

“鄂”在金文中写作“噩”,是鳄鱼的意思,说明先民傍水。“楚”字在甲骨文中上半部是一个“林”字,下半部是一个“足”字,寓意在深山密林中艰难地跋涉。结合楚人崇“凤”,说明先民依山而居,二者作为图腾并不能说明“楚”字比“鄂”字有内涵,相反,湖北今天多水已为世人所知,扬子鳄也生存至今,更符合湖北的特性。不过,随着传说中“凤凰”的消失,扬子鳄濒临灭绝,倒提醒我们,人和动物要和谐共处。

湖北简称为什么应该是鄂(湖北的简称缘何是)(3)

4、鄂成为古国名

那么,问题来了,湖北省为什么简称“鄂”,“鄂”对于湖北省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鄂,古国名,为湖北最早的古国之一,楚王熊渠灭鄂国后,封其子熊红为鄂王,修筑鄂王城,曾为楚国国都。对于历史上的鄂国,就位于今湖北省一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带设立鄂县。到了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东吴权改鄂县为武昌,此为武昌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并且,孙权还在武昌称帝,正式建立东吴。

湖北简称为什么应该是鄂(湖北的简称缘何是)(4)

最后,自三国时期,武昌、鄂州这两个名称曾多次交换,武昌县曾长时间隶属于鄂州。到了元朝时期,开始推行行省制。在元朝和明朝时期,今湖北省一带主要属湖广行省,省治为武昌,而对于历史上的武昌一带,曾隶属于鄂州。清朝康熙年间,湖广行省分为湖北省和湖南省。就湖北省来说,省会依然在武昌,而因为武昌和鄂县、鄂州之间的关系,所以,湖北省开始被人简称为”鄂“。一定程度上,湖北省简称“鄂”,类似于江苏省简称“苏”,而不是“吴”。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