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释意:一旦春天消逝,百花也就凋谢了。人的青春逝去,少女也便红颜消逝,白发如丝。人也会死亡,花儿人儿两不知!

正是[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这首诗既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的引子。也是林黛玉自已的"诗谶"。它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以花拟人,将花喻人,字字伤感,读之令人心碎。也是整部红楼中众人公认的艺术成就最高的诗。

葬花吟讲的什么(葬花吟浅析)(1)

正值黛玉宝玉二人同看《西厢》,情愫初生之始,在书中二十六回中,黛玉去找宝玉,遇晴雯正与碧痕拌嘴生气,没给开门,

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在外边又听到宝钗在里面的笑声,越发让她生气又伤心,联想到自已客居此地,孤苦无依,体验到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不觉悲上心头。

葬花吟讲的什么(葬花吟浅析)(2)

  • 二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一曲悲歌

全诗字字血泪,声声伤痛,无一字不发自肺腑,无一字不血泪铸就。诗中"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表达了黛玉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悲伤之情,宝玉听到后也不觉恸倒在山石上: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是点头感叹,次后听到“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葬花吟讲的什么(葬花吟浅析)(3)

  • 三 《葬花吟》全诗″我情注物,物移我情。"

全诗明写花,实写人。以花拟人,将花赋于人的情感。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紧的联系起来。明是控诉风雪对花的严相逼,紧摧残,暗写扼杀人的封建势力的残恶。将人的遭遇与命运、感情融入到物、景的描绘之中,表达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不甘低头屈服的性格。整首诗表达了林黛玉的生命理念与人生价值观。

葬花吟讲的什么(葬花吟浅析)(4)

《葬花吟》的基调是“伤春”,在哲理内涵与诗歌形式上都借鉴了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并加之改造,润色,使之成为一首杰作。
  • 《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此诗表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之意,在主题上,两者是相通的。甚至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富含同样的人生哲理。只不过《葬花吟》侧重表达黛玉身世飘泊之苦,而后两首侧重表达人生易逝的哲理意蕴。

葬花吟讲的什么(葬花吟浅析)(5)

结语:全诗血泪凝聚,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对命运的不甘,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